(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 (3).docx_第1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 (3).docx_第2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 (3).docx_第3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 (3).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饶河农场小学教师 杨春雪课标要求与分析: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中指出: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条是技能目标,行为动词是:掌握、写;学习水平是:独立操作;学习内容是:汉字。第二条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积累,学习水平是:了解,学习内容是:课文中的词句。前提条件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教材分析:端午粽是2017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家人”,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通过前一课前两课教学的铺垫,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上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训练学生仿照例子积累词语,训练说话。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以后学习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优势: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活泼、求知欲强,平时注重朗读的练习,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劣势:由于一年级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语不多,口语习惯不够标准,一部分学生说完整话有困难。教学重点: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材分析中指出:“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将此定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归类积累和运用。教学难点: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但从学情分析中看出,由于一年级的孩子阅读量少积累的词语不多,口语习惯不够标准,一部分学生说完整话有困难。通过对课标和学情的分析,将此定为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归类积累和运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归类积累和运用。通过自由读、品读、观察图画,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能力目标:通过示范、讲解,学生会写“真”“豆”2个字。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学生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流程:1、 激情导入。(预设时间2分钟)清明节刚刚过去,我们在节日期间缅怀先烈,听了许多英雄的故事。眼看着端午节离我们越来越近,还记得端午节是哪一天吗?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端午粽。板书课题。 二、复习词语,回顾内容。(预设时间4分钟)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 ?1、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2、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粽子 糯米 鲜肉 红豆 总是 中间 十分 带回去知道 据说 纪念 端午节【设计意图:汉字的学习是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学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三、品读词句,感悟内涵。(预设时间20分钟)师:课文中的生字都记牢了,现在我们就跟着小朋友去品尝外婆包的粽子吧!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2、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总会”是什么意思?“盼望”体会到外婆什么心情?师:外婆就是用这种急切的心情等着我们回去。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一段。3、 指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外婆包粽子用什么原料,味道怎么样? 仿照“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说几个这样的词。 仿照课文,用“一就”练习说话。 小结:粽子颜色漂亮闻一闻吃一口 4、指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你还吃过哪种粽子? 仿照课文,用“除了还有”练习说话。“美滋滋”写出了我们吃粽子时什么样的心情?外婆为什么要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展示朗读第三自然段。 5、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 (1)指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2)屈原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用吃粽子的方式纪念屈原呢? (欣赏动画故事。) 师:从古到今,人们都特别崇敬有气节、爱祖国的人,这些人物的名字世代相传。 (3) 齐读第四自然段。【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仿照课文练习说词、说话,达到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的目标。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通过此环节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及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四、总结全文。1、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在理解课文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端午节,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让学生对端午节这个民族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巩固情感目标。】三、指导书写。(预设时间10分钟)1、重点指导“真”“豆”。2、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主要笔画的特点,重点位置的壁画。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4、学生练习书写。5、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6、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7、展评学生的字。【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教师示范,指导小朋友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写字质量。通过此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