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株洲县五中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下列选项直接体现“仁政”思想的是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2. 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在他的专著读史的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 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 的一页,道家科研成果则是最 的一页。”与试题要求能一一对应的选项是a. 刻毒、聪明、深刻 b. 深刻、聪明、刻毒c. 刻毒、深刻、聪明 d. 深刻、刻毒、聪明3.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对这段史料价值的理解和评述较为恰当的是 a正史之言,客观真实 b提倡“仁政”,真实可信c“三纲五常”,不得不信 d“天人感应”,不足为信4.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思想。主要是因为董仲舒a.认为君主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b.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c.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一主张属于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6六祖法宝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与慧能思想最相近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7. 当读到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c宋明理学对儒学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8.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 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9 “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 a“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d“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10朱子曰:“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的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a“理”是一种客观物质 b. 人性与天理一致c主张“知行合一” d. 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11.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 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 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12. “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去予以抵制,为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谁的观点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普罗泰格拉 d. 苏格拉底13. 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14.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a.泰斯勒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5. 关于公元前5世纪出现的智者学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b.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c.主张美德即知识d.创立了逻辑学16.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 b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封建农奴制对农民的长期压制引起了强烈反抗 d宗教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教义17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这是基于这场运动a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其文化主张 b从恢复被天主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c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 d忽视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8. 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实际上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19. 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罚太苦,受不了了。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金银入库,灵魂起舞。”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得又亲切又便宜。”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罗马教会主张信仰得救b. 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榨取钱财c. 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d. 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控制20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 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b. 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 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d.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21诗人彼得拉克在致教廷中写道:“悲哀的逆流/恶毒的寺院/异端的教堂和谬误的学校/泪水的泉涌/从前的伟大的罗马/现在只有各种罪恶的巴比伦/各种谎言的熔炉/阴暗的牢狱/在幸福消失的地方/恶魔将会大大成长/主真的不会惩治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 对欧洲古典文明的无比崇敬 对神学和封建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提倡进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渴望a b c d22. 文艺复兴运动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似之处是a. 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 b. 矛头都指向奴隶制残余c. 都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新内容 d. 都在思想领域中重视人的作用23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24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 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 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 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 使理性与思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 d.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26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是针对a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倡导人民主权 b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开明自由 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d伏尔泰提倡“公权”设想,卢梭提倡开明专制27. 我国古代历法 成果丰硕,阅读下列图表,从中可以看出时期夏朝商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制定的历法夏小正“殷历”“太初历”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 a、我国古代重视“天人合一” b、我国古代历法越来越精确c、制订历法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d、历法的频繁制订是政治动荡的表现28.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石氏星表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29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30. 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由此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 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工具 b. 指南针在北宋主要用于迷信活动c. 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d. 萍洲可谈的作者发明了指南针31. 书圣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草圣张旭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诗圣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古人喜用官职指代名人说明 a官本位文化影响深远 b中国人称谓的复杂性c读书人倍受人们的尊重 d科举文化渗透到生活领域32.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词。因问:“我词与柳永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苏东坡赞成幕士的形象说法,是因为他 a.善于恭维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的不同风格c.扬苏贬柳d.知道两人词都流传民间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纸风,必偃。” 论语颜渊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4分)分析其原因。(2分)(1)思想:为政以德(2分) 发展:提倡大一统;(2分)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原因: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2分)(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的建树。(4分)(2)注重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2分)和历史使命感(2分)(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3)不同点:朱熹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2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 原因: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加强思想控制,急需重树儒学的正统地位;(2分)明代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产生了早期反封建思想。(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4)原因:儒学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材料二“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人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我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论法的精神材料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所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1)不矛盾。在资产阶级看来表达自己观念的权利是基本的人权,观念的不同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二者互不排斥,是统一的。(3分)(2)你对材料二中的“政治自由”有什么看法?(2分)(2)“公民”受法律保障的权利不受侵犯,但也不能去侵犯其他“公民”的权利。(2分)(3)材料三中的“自然的自由”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理解“社会契约”?(4分)(3)“不受限制的自由”。“社会契约”是指体现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和法规。(2+2分)(4)材料四提出的是什么政体?核心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6分)(4)“三权分立”的政体。(2分) 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积极意义:在当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任一点,2分)35(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引自后汉书宦官列传材料二 造纸术发展大事记公元 大事记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618907年手工纸施胶与染色问世1637年天工开物载入造纸术工艺793年阿拉伯第一座手工纸作坊在巴格达建成。继而传遍欧洲各国:西班牙、西西里、意大利、法国、德国1680年荷兰式打浆机发明1807年长网式造纸机在法国问世1809年圆网式造纸机在英国问世18401870年1840年德国首创用机械方法处理木材制浆造纸;1870年投入商业运作,生产首批机磨木浆1854年英国首创利用氢氧化纳处理木材、制浆,称为苏打法制浆1874年瑞典及德国开始采用亚硫酸盐法制浆1884年 亚硫酸盐法制浆在德国问世1897年长网造纸机最高车速达160m/分钟1920年 长网造纸机最高车速达320m/分钟1920年以后制浆造纸技术飞速发展,主要技术有化学回收技术,连续蒸煮,连续漂白,连续打浆,夹网造纸机等。近代造纸机车速已达15002000m/分钟;卫生纸车速已高达2500m/分钟以上 引自戴家璋中国造纸技术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356-2025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要求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弹簧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公务员2025年行测模拟试卷
- 2025年职高化妆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防台防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甲评审院感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共140题)
- 海南省2025年公务员笔试专项训练卷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押题卷
- 202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样本
- 生物育种方法
- 建筑企业法人a证考试及答案
- 2025年秋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测试题(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鸡蛋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医院进修人员培训报告
- 冬季燃气管道施工安全方案
- 化工仪表维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宠物经济市场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小水电站全厂失压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