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阶段测评(二).doc_第1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阶段测评(二).doc_第2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阶段测评(二).doc_第3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阶段测评(二).doc_第4页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 阶段测评(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习题:阶段测评(二)1下图是美国芝加哥为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a发现了美洲 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c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 d是殖民扩张的开始解析: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主要体现了整个世界开始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是其最关键的影响。故选b项。答案:b2(2012临沂模拟)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的开辟是()a偶然事件b必然结果c意外收获 d暂时成就解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它决定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故选b项。答案:b3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促使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发展促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abc 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还尚未形成,排除。答案:b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解析:随着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欧洲的企业家们为了获得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积极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这是新航路得以开辟的根本原因。故选d项。答案:d5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海军力量强大b法国军事力量弱小c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高d英国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活动解析:殖民霸权的确立依靠实力,而实力来源于社会发展的程度。故选c项。答案:c616世纪初,西班牙一官员在呈给国王的报告中列举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以下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当时社会变化的是()a西班牙主妇抱怨物价上涨b定额地租使工商业者破产c英、法向西班牙销售奢侈品d探险家兴奋地从海外归来解析:注意关键信息“16世纪初”。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大量金银被运回欧洲,引起“价格革命”;西、葡把掠夺来的金银大量用于向英、法等国购买奢侈品。a、c、d项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在“价格革命”中获利的阶级是新兴的工商业者,封建贵族、普通劳动者则日益贫困。b项正确。答案:b7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西欧封建阶级的衰落开拓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 b c d解析:由于殖民者对美洲原有居民印第安人的屠杀,造成美洲劳动力缺乏,因此当时贩卖的黑人奴隶主要是运往美洲奴隶主种植园,而不是为欧洲的手工工场提供劳动力。故选a项。答案:a8有人说,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因为它当时具备了很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因素。此“因素”主要是指()a最早开展资产阶级革命 b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c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d拥有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因素”。荷兰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a错误;b不是英国特有的;c项工场手工业在1416世纪就已经兴起。很多西方国家虽然也有殖民地,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最为广阔,市场需求大,故答案为d。答案:d9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c蒸汽机和内燃机 d内燃机和电动机解析:第一列火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架飞机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c正确。答案:c10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b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d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解析:注意关键词:“动力史上”。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促进火车机车、汽船的产生,为其提供蒸汽动力。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a项。答案:a11“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外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据18世纪末这一时间可判断当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它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需原料产地,因此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故选b项。答案:b12下面是英国煤炭产量增长曲线图,图示表明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下列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b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c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d水力资源日益枯竭解析:1830年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火车、汽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大规模使用大大促进了煤炭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煤炭产量的增加。水力资源并非日益枯竭,只是开发利用得少了,在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变小。故选d项。答案:d13世界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会步入近代后,中国人民也感受到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文明气息。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广州,你要出门经商,你可能享受到的服务有()通过电子商务发展业务用汽车运载货物看报刊了解信息乘轮船外出旅游a b c d解析: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本题考查人类对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而属于人类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应排除。故选c项。答案:c14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英国的兴盛与强大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理解。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体现不出,排除。故选c项。答案:c1519世纪以来,世界的变化速度加快,事实上欧洲达到顶峰的时候便已经预示它不可能长久不变。20世纪的世界已经不属于欧洲,与美国相比,它已经显得有些“老化”了。欧洲出现“老化”迹象的原因是()a英法创新动力不足b英法殖民霸权地位的丧失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d德国分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英法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消极,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影响了本国的科技创新,而美国积极采用新技术,促进了本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超过了英法,跃居世界第一位。故a项正确。答案:a16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表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国家 百分比 国家 百分比英国 0 俄罗斯 38德国 13 意大利 18法国 20 美国(1913) 30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解析:材料所给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排除b、c。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故选a项。答案:a17下图是摘自中国新闻网上的一幅反映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漫画,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垄断竭力保护竞争 b垄断不易形成竞争c垄断与竞争不相容 d垄断与竞争共存亡解析:由漫画中可看到在垄断形势下,竞争“不舒服啊!”,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b项正确。答案:b18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依靠殖民扩张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据材料中“19世纪后期”,“工业化国家”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正确。是18世纪之前欧洲列强的经济增长模式,应排除。故选c项。答案:c19(2011中山高一检测)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丁: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甲同学所论题目错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答案:c20“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缩小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c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项表述是错误的;b、d两项都说明了列强对外扩张带来的影响,但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整体”。只有c项才正确解释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本质含义。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由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地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污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材料四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经济史权威估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美洲白银18世纪产量约为74000吨,其中有52000吨运抵欧洲,其中40%约20000吨运往亚洲。另外留在美洲本土的白银约有3000吨横渡太平洋经马尼拉运抵中国。如果再加上日本和其他地方生产的白银,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弗兰克白银资本序请回答:(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材料二中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怎样的?(6分)(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所说的“公平交易”?(8分)(3)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过程回答即可,第(2)问主要通过材料具体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目的,第(3)问主要考查分析能力。答案:(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绕到东方。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是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既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3)美洲欧洲亚洲;美洲亚洲。当时,欧美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美又需要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因此只能用白银来购买。2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材料三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材料四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4分)(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4分)(3)依据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2分)(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4分)答案:(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容易破产。(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是为了增殖财富而从事生产的,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3)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4)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背景: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时代,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17世纪初,欧洲人就开始有组织地向北美移民。但在十七、十八世纪,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移民的规模还不是很大。美国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尽管迫切需要劳动力,对外来移民基本上持欢迎态度,但当权者对大量移民的涌入还有疑虑。在约翰亚当斯任总统期间(17971801年),美国政府颁布针对外国移民的法律,对移民的活动和归化实行限制。17841793年间,每年到美国的移民不多于4000人,1794年1万人。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对不列颠群岛和大陆进行封锁,英国以海上封锁作答。英法实行的政策阻碍了欧洲向美洲的移民。材料二18301850年美国人口动态表年代增长总人数(单位:千人)增长率(%)移民造成的增长(单位:千人)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