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锱铢/辎重 召见/沼泽 宽宥/保佑 叱咤/栅栏b湮没/殷红 东莞/莞尔 愆期/悭吝 桎梏/痼疾c涟漪/罗绮 信笺/缄默 甬道/怂恿 赊欠/奢靡 d酣畅/鼾声 邂逅/松懈 福祉/扺掌 惬意/怯懦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郭敬明被法院裁决其作品构成抄袭后,仍进入了作协。一位自称为“热血”的文学青年给作协发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他对作协这一决定的看法。他认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文学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作为一名热衷于文学的莘莘学子,他依然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一切只源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然而作协的这一做法却极大地伤害了文学青年的热情和自尊,让许多坚持写作的文学青年感到寒心。a 义正词严 b物欲横流 c莘莘学子 d笔耕不辍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4按顺序排列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菠有凝炼。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a b c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兰陵王臧既受诗,以事孝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今上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上,累迁,一岁中为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绾为御史大夫。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馀,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后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者十馀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至胶西内史,夏宽至城阳内史,砀鲁赐至东海太守,兰陵缪生至长沙内史,徐偃为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为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于大夫、郎中、掌故以百数。言诗虽殊,多本于申公。(节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注】胥(x)靡:禁锢。王:指鲁恭王刘余。轺(yo)传:一马或二马拉的驿站之车,供使者乘用。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令申公傅其太子戊 教导 b.戊不好学,疾申公 嫉妒c.学官弟子行虽不备 完美d.言诗虽殊,多本于申公 不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a.申公者,鲁人也。 弟子为博士者十馀人b.独王命召之乃往 臧乃上书宿卫上c.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 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d.申公耻之 天子问治乱之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当年汉高祖经过鲁国时,申公带着弟子跟着他的老师到鲁国的南宫拜见过汉高祖。b.申公到长安交游求学,与刘郢同师受业。后来刘郢做了楚王,就请申公教育他的儿子刘戊。c.刘戊被立为楚王后,就把申公禁锢起来。申公感到耻辱,辞职回了鲁国,隐退在家中教书,不出家门。d.申公的弟子中人才辈出,做博士官的有十多个人,官至大夫、郎中和掌故的人也有百余人。9断句和翻译。(9分)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绾 臧 请 天 子 欲 立 明 堂 以 朝 诸 侯 不 能 就 其 事 乃 言 师 申 公 于 是 天 子 使 使 束 帛 加 璧 安 车 驷 马 迎 申 公 弟 子 二 人 乘 轺 传 从 至 见 天 子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眼眉儿 左誉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1)这首词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2) 有人评价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2) 中原北望气如山. , 。 (陆游书愤)(3) , 。又闻子规啼夜月。 (李白蜀道难)(4) 故曰:至人无己, , 。 (庄子(逍遥游)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田松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科学的”东西,就相当于“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照此理解,中医要有科学依据,就等于说中医要有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依据。中医有科学依据吗?提出这种质问的理由无非是中医的理论与来自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不能对接,比如中医的经络至今找不到解剖学的依据,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子式,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予以解释言下之意就是:中医没有西医的科学依据!但是,中医为什么要有西医的科学依据呢?我们在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科学依据是不是唯一的依据?在科学依据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比如“经验的依据”或“历史的依据”?人们的生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的?实际上,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是很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需要了解科学;你能否骑好自行车,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学好了牛顿力学;中国工匠李春没有学过科学,也能造出赵州桥。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是技术,而技术并不需要有科学在先,完全可以凭借经验的累积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体是一个接受刺激反应的生物体,一个正常的人在他的生长过程中,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对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我们能够一望而知或三思而知,不需要包括科学在内的任何理论的依据就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依据”做出判断,而科学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最直接的判断依据是经验依据,而历史依据则可以看作是长时段的集体的经验依据。毫无疑问,这个依据是与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比如刀耕火种,从最直观的想象和缺省配置出发,我们觉得它会破坏环境,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如此,从长时段来看,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地方应该留下一片片荒山秃丘才对。然而实际上,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也就是说,“刀耕火种破坏环境”这种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中医也是这样。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在理论上,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在实践上,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相反,按照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现代西医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现代西医虽然有科学依据,却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比如四环素,相信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有幸享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还有那个著名的“反应停”,只用了几年功夫,就导致了上万名婴儿畸形。当然,科学卫士们会说:“反应停”之所以酿成悲剧,恰恰是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如果我们把“充分”理解成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又有哪一种医术比两千年的中医更加充分呢!说到这儿,我已经获得了二个诡异的结论: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如果从狭义的具体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选自社会科学家茶座2006第1期,有删改)【注】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3)美国杰出医学家。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对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更多是由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技术,并不是科学。b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一定都要依靠相关的科学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或生存发展。c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和仅一百年历史的西医,因历史的巨大差距而势成水火。d受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医无需采用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e集体的经验在长期的沿用中所形成的历史依据,就足以证明中医存在的合理性。f“反应停”导致上万名婴儿畸形的事实,说明这种西药的历史依据仍然不够充分。13作者认为,判断事物是否合理,未必要有“科学依据”。据此,以下事实运用了“科学依据”的一项是 ( )(3分)a李春造出了赵州桥 b西药四环素的发明c判断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 d刀耕火种并没有破坏环境14文中画线句子“中医也是这样”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4分)答: 15作者为什么既说“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又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请作简要说明。(4分)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洗 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的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16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4分)答: 17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答: 18“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在悼念人群中,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80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有删改)19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0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分) 美元持续走软也导致按美元标价的油价不断上升。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兑许多国家的货币比值都已创下多年来的最低,而自从美联储9月18日降息以来,美元的下跌趋势越来越快。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是在有意放任“弱势美元”,以此刺激出口的增长。 22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回答问题。(6分)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幸福指数认为学习最重要关心学习成绩有金钱和打工意识认为“能过上普通的生活就满足了”美国50.5%87.8%63.3%63.3%83.8%韩国50.9%88.2%70.7%52.2%73.3%日本46.2%74.1%52.2%70.7%77.4%中国80.6%93.4%45.8%45.8%82.7%(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得出一点结论(不要出现数字)。(4分)答: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2分)答: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次,一个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以一种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请围绕“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这句话,联系历史。社会或自身作文,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9答案: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见天子(错断、漏断共计2次扣1分,扣完为止)原文: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见天子。申公用诗经为规范来教授,没有阐发经义的著述,自己有疑惑的就空着,不强作解释。(训,规范,准则,1分;阙,缺少,空缺;句意通顺,1分)太皇窦太后喜爱老子的学说,不喜欢儒家思想,她找出赵绾、王臧的过失来责备皇上。(说,喜欢,高兴,1分;让,责备,责怪,1分;句意通顺,1分)【翻译】申培是鲁国人。当年汉高祖经过鲁国时,申培以弟子的身份跟着他的老师到鲁国的南宫拜见过汉高祖。吕太后执政的时候,申培到长安交游求学,与刘郢同师受业。后来刘郢做了楚王,他请申培教育他的儿子刘戊。刘戊不好学习,憎恨他的老师。等到楚王刘郢去世,刘戊立为楚王,就把申公禁锢起来。申培感到耻辱,辞职回了鲁国,隐退在家中教书,终身不出家门,又谢绝一切宾客,唯有鲁恭王刘余招请他才前往。当时不辞遥远到他家里求学受教的有一百多人。申培用诗经为规范来教授,没有阐发经义的著述,自己有疑惑的就空着,不强作解释。兰陵的王臧跟着申培学诗以后,用它事奉孝景皇帝,曾做太子少傅,后来又被免官了。当今皇上刚即位,王臧就上书请求入宫为皇上值宿警卫。他不断得到升迁,一年中做到郎中令。代郡的赵绾也曾跟着申培学过诗,后来做了御史大夫。赵绾、王臧请示皇上,想建造明堂用来召集诸侯举行朝会。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个做法,于是就向皇上推荐了他们的老师。皇上立即派遣使臣携带贵重的礼物束帛和玉璧,驾着驷马安车去迎请申培,两个徒弟自己也乘着驿站的马车跟着一道去迎请申培。申培进京后,拜见了皇上。皇上向他询问了一些有关治理国家的问题,这时申培已经八十多岁了,人老了,他说:“治理国家的人不必多说话,而是要看他怎样身体力行罢了。”当时皇上正喜欢儒生们的一些花言巧语,现在听到申培这么说,默然不乐。但既已把他请来了,于是就封他做了一个中大夫,让他住在鲁国的驻京办事处里,商量如何建立明堂的事情。但是太皇窦太后喜爱老子的学说,不喜欢儒家思想,她找出赵绾、王臧的过失来责备皇上。皇上因此停止商议建造明堂的事,把赵绾、王臧都交付法官论罪,后二人皆自杀。申公也以病免官返回鲁国,数年后逝世。申培的弟子做博士官的有十多个人:孔安国后来官至临淮太守,周霸官至胶西内史,夏宽官至城阳内史,砀郡的鲁赐官至东海太守,兰陵的缪生官至长沙内史,徐偃官至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官至胶东内史。他们管理官吏和百姓都廉洁有节操,人们称赞他们好学。其他的学官弟子,品行虽不完美,但是官至大夫、郎中和掌故的人也有百余。他们讲解诗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多都依循申公的见解。10(1)答案:这首词上片写作者眼前的景色。通过杏花寒、斜月、栏杆、燕子、征雁、画角等意象,表达了思乡怀人的感情。上片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杏花寒、斜月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栏杆、燕子、征雁、画角等意象,引发了游子的思念。(2)答案: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写作者眼前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渲染出凄凉的氛围,为下片作了充分的铺垫。上片是实景,下片想象联想的虚景。“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 想象此刻在家乡闺中人对作者的思念情形,人在窗前迎东风眺望,对这春景洒泪生闲愁;“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联想两人分别时的情形,闺中人泪水盈盈,眉似春山,脉脉含情,难舍难分的样子一直镌刻在游子的心中。11.背诵默写14. 【要点归纳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就可以判断其是否合理,并不需要所谓的(西医的)“科学依据”。2分。“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3分,“不需要科学依据”1分。】15.【内容分析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所谓“科学的”东西,是“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因此,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中医已经具有科学依据。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是水火不相容的,仅以西医理论作为科学依据来判断中医是不恰当的,因此,从狭义的意义上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5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四、18. 答案: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洗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栀子炒焦炮制技术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中遗产继承补充条款
- 夫妻双方共同债务承担及房产过户补充协议范本
- 《个性化定制离婚协议模板: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
-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待岗及薪酬保障协议
- 竞业限制及保密协议范本:离职员工竞业限制细则
- 离职员工竞业限制协议及违约责任认定范本
- 高端设备研发成果保密及技术转移合同模板
-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环境质量担保书
- 精美的古风课件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第7章 创业与创业历程
- 班主任育人故事经验分享陪伴每一名学生慢慢成长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