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课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1).doc_第1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课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1).doc_第2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课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1).doc_第3页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高中历史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课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单项选择题 1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最能说明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 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2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 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3“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4 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1819年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两则材料读完后,你的结论是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 b.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 d我国科技战滞后于西方5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哪个最不适宜?( )a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d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6.“(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8.以下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印刷术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火药将欧洲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c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9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10. 中国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 “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1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 b c d12. (2008嘉善高中月考一)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13.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14.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三国史15. 明末清初,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交相辉映,东西文化碰撞交汇。对下图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儒家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b西学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16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汜胜之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1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18.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体验了传统中医的神威。以下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基础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19.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东汉的末年到两宋时期)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印刷术 灌钢法 齐民要术 “简仪”的发明 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a b c d20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材料二 到了16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开始进入了近代科学时期。17世纪下半叶,牛顿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牛顿力学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它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材料三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浆,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 单项选择题 1 dbcad 6 ccaad 11 aaaab 16 dbbdd二、非选择题 21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中西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的差异。(1)(2)问,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问,在回答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时,要对比西方发展迅速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来理解和分析。参考答案: (1)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或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内容:牛顿运动三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4分)原因: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