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品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节知识网络】【章节巩固与提高】一、选择题1、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解析】文蛤、蟹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离不开信息传递。【答案】a2、(2012泰州调研)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能量金字塔中表示生产者,、和表示消费者,分别代表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a项错误。图示的食物网可能有多条食物链,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故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c项正确。能量在食物链中只能单向传递,d项错误。【答案】c3、稻鸭萍共作是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解析】生态农业是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前提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同,均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是由红萍、水稻、鸭子、各种昆虫以及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组成;鸭子吃红萍时是初级消费者,吃有害昆虫时为次级消费者;生物群落中水稻与红萍的分层分布,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故c选项错误。【答案】c4、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网中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者吸收无机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费者与分解者利用氧气等。故a项正确、c项错误。食物网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错误。光能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热能可用于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答案】a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该生物的平均体重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b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和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若丁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乙和丙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上升d若甲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解析】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与该生物的平均体重的乘积。生物量大的营养级低,营养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丁、丙、乙、甲。丙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丁的数量下降,丙、乙、甲的数量都要下降;甲的数量下降,乙和丁的数量上升,丙的数量下降。【答案】b6、如图表示草原上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示被食关系,如“草兔”表示草被兔吃)。现因某种原因,蝗虫突然大量死亡,由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鹰数量会减少b.蜥蜴数量会明显减少c.小鸟数量会增加,蚯蚓会减少d.小鸟数量减少,蚯蚓会减少【解析】当蝗虫大量死亡时,蜥蜴和蛇会大量减少,小鸟和兔的数量因鹰的大量捕食而减少,蚯蚓的数量会增多。【答案】b7、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e则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答案】a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能量关系来看b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d/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它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以及(流入分解者中的能量)和通过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中部分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是食物残渣,属于生产者同化量;最高级消费者获得能量最少。【答案】d9、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w1d1d2【解析】由图可知,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1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w1a1b1c1d1;d1a2b2c2d2;由于呼吸作用消耗部分能量,所以w1d1d2。【答案】a10、在一个阴湿低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面有关对阴湿低洼草丛及其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湿低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b阴湿低洼草丛中的生物是一个群落c阴湿低洼草丛中的某种蚯蚓是一个种群d阴湿低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群落【解析】水、空气、土壤,腐木内含有各种微生物,另外还有杂草、苔藓等植物,动物包括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是生态系统。草丛中的全部生物是一个群落。草丛中同种生物(如某种蚯蚓)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选项a、b、c均正确。d不正确,阴湿低洼草丛中的动物虽然包括多个种群,但只有动物不能构成群落,群落应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答案】d11、(2012临沂一模)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稳态,一定做到的是 ()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动物产生的co2能够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a bc d【解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要有能量来源,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符合能量流动规律;四种成分具备,瓶底放鹅卵石并不是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答案】b 12、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光照强度适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但不能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海水深度不同,能透过海水的光的波长不同,分布的藻类不同。藻类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开始,同时也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答案】d13、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解析】从已给出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来看,显然是生态系统的成分,再进一步分析可得答案c。【答案】c14、(2012大连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2和丙2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解析】由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和丙是消费者,戊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群落包含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戊是分解者,有些动物如蚯蚓也是分解者;图中乙2和丙2有共同的食物资源丙1,存在竞争关系,乙1和丙1均以甲为食,它们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由图知丁的主要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而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是含氟的气体。【答案】b1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解析】x1过程为光合作用,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完成,少数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完成光合作用,故a选项错误;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故b选项错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故c选项正确;生产者、消费者体内的有机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转化为其他物质,故d选项错误。【答案】c16、(双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循环利用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行为信息d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其价值大于直接价值。【答案】cd17、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基本功能的是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b.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营养级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c.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解析】营养级是指在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级别的生物;一条食物链中总有一个营养级不被下一营养级取食,同时,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营养级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答案】c18、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a.群落甲 b群落乙c群落丙 d群落【答案】d1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解析】本题联系前面的知识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它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的重要性。生态系统成分按营养功能来区分,一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它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一旦生产者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题目中提供的几种结构看出,选项d中的甲、乙均为生产者,缺少其中之一,生态系统仍能存在,其他结构则不能。【答案】d20、(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答案】a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的co2和无机盐可以为绿色植物所用。【答案】b22、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解析】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与外界环境的生活条件、种群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并不是种群密度最大的种内斗争最激烈,故d项错。【答案】d23、“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生物从原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在新分布区能够繁殖、扩展形成稳定种群,并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破坏、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我国入侵物种数目的历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生物入侵”这一生态问题的有关分析,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入侵生物会增殖、适应、扩散和爆发,对人类的危害比化学污染更加具有危险性b入侵生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生物不一定形成入侵物种。引入外来生物应评估、监测c图像表明,我国入侵生物种群数量从18世纪后呈典型“j”型增长曲线,形势严峻d人类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答案】c24、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光照强度适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但不能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海水深度不同,能透过海水的光的波长不同,分布的藻类不同。藻类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开始,同时也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答案】d2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流入生态系统的co2量大于h(呼吸作用)产生co2的总量。生产者i的量大于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因为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排出,被分解者利用。流向分解者的k都是有机物,生产者不能直接利用。流经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26、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乙甲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27、(2012烟台模拟)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图甲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 (填字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动物的尸体、粪便可被图中的 (填字母)利用,然后把co2释放到大气中。(2)在图乙的食物链中,/的比值能否表示兔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和分别属于 和 (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3)在图乙的食物链中,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4)在图乙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的作用是 。(5)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影响很大,增加了co2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