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大附中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 科 试 卷 考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第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75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电脑机读卡上)1.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右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b23 c13d602.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女性人口比重b男性人口比重 c生产力发展水平d自然资源的多少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34题。3.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4.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 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期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据此完成6题。6.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d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7右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呈负相关b.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正相关c.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正相关,与环境污染呈负相关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89题。 图2 图38.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9.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 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总抚养比(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下表为“20042008年东北地区及全国平均抚养比(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 关于东北地区人口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小于少年儿童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和 b0-14岁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c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低于全国水平 d三省均未进入老龄化社会11. 东北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可能引发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稀缺 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abcd阅读材料: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1213题。时间1949195419781980199019921996200020022006城市人口比重10.615.3517.9219.3926.4127.6329.3736.2239.0943.912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3 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读图6北方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与该城市某季节地面so2浓度分布图,回答1415题。14 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中,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行政办公区15 该城市大气so2地面浓度最大的区域,其污染物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c.矿产开采带来的废气 d.冬季取暖排放的废气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5),回答1617题。16图中阶段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加速发展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加大17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b地表水下渗增多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18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9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c动植物的尸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0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的大片的生物礁,近年,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 co2 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地方性因素),回答21题。21、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位于新西兰某地 b位于欧洲某地c位于东亚某地 d位于阿根廷某地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2223题。22. 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3. 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回答2426题。24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25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26若甲城市在北京市,乙城市在海南省,则阶段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2728题。27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市场的需求变化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28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图中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改造较为明显的是a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地形 c机械、科技 d灌溉水源、大棚29近20年来,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 b气候 c水源 d市场30决定下列农业生产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 b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c地形 国家政策 土壤 科技 d土壤 热量 国家政策 地形二双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电脑机读卡上)31.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a.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出生率c.人口的死亡率d.人口迁移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3233题。32. 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a. 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 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c. 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d. 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33.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c.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4下列气候区不属于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区的是a温带季风区 b热带季风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35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些现象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a.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b.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c.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d.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第卷 综合题(25分)36.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每空1分)(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b、d的对应关系。 落叶阔叶林带 针叶林带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b_,d_(填序号)(2)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 , 。(3)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 。(4)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的原因是_。37图12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每空1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 ,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 。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 。 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3分)38读“浙江省西部某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每空1分)(1)该地产业调整前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粮食作物主要是_,影响该地种植该种粮食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机械化程度 ,商品率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是 。中大附中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科答题卷题 号363738总分得 分评卷人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 效。36题(7分)(1)填序号:b d (2) , (3) , (4) 37题(12分)(1) , (2)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 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 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 , (3) (3分) 38题(6分)(1) , , , , ,(2) 中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_科 答 题 卷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181920得 分评卷人一. 题( 分)得分评卷人二. 题( 分)得分评卷人三. 题( 分)中大附中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75分)36(7分,每空1分)(1);(2)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3)海拔高,气温低或降水少(4)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aacbd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dbdccc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bccdadda题号3132333435答案adcdadcdab37(1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