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4.知道湿地综合治理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湿地的意义和保护 难点:探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自主学习一、湿地的概念与分布1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_地表或为_覆盖的土地.。2湿地的特点:地表_,属于_之间的_地带。3湿地的类型天然湿地:_、_、_、_、_等人工湿地:_、_、_等4湿地的分布:从_,从_,从_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南方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二、湿地的生态价值(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三、湿地资源问题突出问题产生原因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过度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排放生活、生产废水四、保护湿地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居民的_环境和区域的_。2保护湿地的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_效益,提供更好的_环境。3保护湿地的措施:退耕还林、_、退田还湖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_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搞好流域内的植被恢复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课外补充湿地的形成原因:例:请解释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形成沼泽地的原因。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纬度位置高,地处湿润地区,水分蒸发弱; 地下有冻土层,阻滞地表水下渗。例: 解释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原因: 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地势高,蒸发小,高原环境有高原冻土的形成,水分下渗受阻,在相对平坦和低洼的地区形成沼泽地。合作探究51、 理解湿地概念。 辨析: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判断:海洋、冰川是否属于湿地?2、列举四个我国的湿地?3、探究湿地资源问题以洞庭湖为例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洞庭湖湿地的功能?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洞庭湖区人民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保护洞庭湖的措施?d课堂检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湿地的是( )a.海南岛红树林 b.鄱阳湖 c.长江下游稻田 d.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青海湖 三峡水库 东海滩涂 日本海 尼罗河a.b. c.d.3.2010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的作用有()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调节气候提供大量木材a. b. c. d.4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5我国西北地区湿地人为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开发导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b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c在沼泽区开挖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破坏了自然生态d人类活动过量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用水不足 6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79题。7.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森林面积减少 环境污染 城镇建设 兴修水利a.b.c.d.8.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危害人体健康 增加酸雨的频率 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a.b.c.d.9.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a.b.c.d.10.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 (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通道:大东湖水系;武湖水系;府河水系;后宫湖水系;青菱湖水系;汤逊湖水系。读“武汉城市规划图”,回答1112题。11打通这些湿地通道,将改善武汉市 ()a主城区热岛效应 b主城区水上旅游状况c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城市工业区的布局12武汉市夹两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a兴建高档观景(江)建筑 b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兼顾防洪之需要c大力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修建城市立体交通运输网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此时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此时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c丙图中洞庭湖此时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142004年以来,水文站观测数据表明,长江径流量较以前稳定,最主要的原因是()a营造长江中下游防护林,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2002年洞庭湖开始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d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15、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10分)(2)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8分)预习反馈:(1)青海湖 鄱阳湖 (2)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3)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 围湖造田 (4)利于在洪水期分洪、泄洪15(1)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4分) 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3分) 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3分)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