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1 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1 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1 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1 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1 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地理卷专题11 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 (时间:45分 总分:100分)考查知识点试题难易分布基础中档稍难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3、4、5、6、8、9、11、26 2、7、10、27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2、14 13 15 荒漠化的防治 16、17、18、2021 19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2、23、2524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图3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 bf地表崎岖、降水少c. ce光照充足、风沙大 d. dg气候湿润、林地多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据此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bcd 4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草原开垦 过度放牧 大量捕杀 种群退化 ab cd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56题。5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6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 bbcaccab dbac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7-8题:7.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地势较低,交通便利a. b. c. d.8.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图1和图2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9-11题。图1 图29图1中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10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11. 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图7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13题。12.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答案】c【解析】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只能显示瞬间交通状况、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做到对事故地点的定位,二者属于数据的采集系统,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事故次数的统计,故只能由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形成。13.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忠信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14-15题:14.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15.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升高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17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破坏植被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 b c d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8-19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18.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19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c d【答案】:18.d 19.b【解析】:第18题,分析表格中泥沙量数据即可得出答案。第19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的径流量和泥沙量最大,说明不利于水土保持,其生态效益最差,即可排除。把“荒草地”和“油松幼林地”的两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荒草地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可排除。图2所示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最终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回答2021题。2,4,620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b侵蚀 c搬运d沉积21图中首选植树的地点为abc d新华社巴西利亚2010年8月31日电巴西环境部8月31日公布的数字称,自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12个月中,巴西亚马孙雨林的毁林率同比下降至6年来最低。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据此回答22-24题:22.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a.b.c. d.23.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2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25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放氧除尘、吸毒杀菌降低噪声、减轻污染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划分车道、隔离交通提神醒脑、减少事故a bc d【答案】a【解析】道路绿化带不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共二大题,2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2)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答案】(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2)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1:为了搭建荒漠化治理全民参与的平台,动员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荒漠化治理这一公益事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与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联袂打造的公益事业品牌甘青宁运营中心2011年11月11日上午在兰州举行了挂牌仪式。材料2:甘肃省地理简图。材料3:20002010年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化。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19.644.835.62003年18.446.734.92005年15.643.441.02008年14.646.339.12010年14.548.237.3(1)下列关于甘肃这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区域界限模糊b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c具有明显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和其他省市没有任何联系(2)根据材料3,分析甘肃省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3分)(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回答)(8分)【答案】: (1)c(2)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其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更明显,第三产业波动较大。(3)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或巩固西北地区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