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热学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热学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热学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热学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热学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 热学教学案(教师版)【2013考纲解读】【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固体、液体、气体微观量的估算1固体、液体微观量的估算(1)分子数、分子质量的计算分子数nnnanana分子质量m,其中m0为摩尔质量,v0为摩尔体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分子体积(分子所占空间)的估算方法每个分子的体积v,其中为固体(或液体)的密度(3)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如果把固体分子、液体分子看成球体,则分子直径d;如果把固体、液体分子看成立方体,则d.利用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层分子膜,可得油酸分子的直径d,其中v、s分别为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2气体分子微观量的估算(1)物质的量n,v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其单位为l.(2)分子间距的估算方法:倘若气体分子均匀分布,每个分子占据一定的空间,假设为立方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则每个小立方体的边长就是分子间距;假设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为球体,分子位于球体的球心,则分子间距等于每个球体的直径特别提醒:(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因此求出的数据只在数量级上有意义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二、分子力做功及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力的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 (1)rr0时表现为引力; (4)r10r0以后,分子力变得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如图111. 图1112分子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所有势能都有同样结论: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图112由上面的分子力曲线可以得出如果以分子间距离为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而变化的图象如图112.可见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变化,分子势能也变化 3物体的内能及内能变化 项目 内容 备注 内能分子 动能 分子动能各不相等 分子总动能由分子个数和温度决定 温度是分子 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 势能 rr0时,ep最小 总ep与分子个数、分子种类、物体体积有关 分子力做正功,ep减小 分子力做负功,ep增大 分子力做功时,ek和ep相互转化,但二者之和不变 内能的改变 做功 没有热传递时,wu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实质: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 没有做功时,qu 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特别提醒:内能与机械能不同前者由物体内分子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决定,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具体值难确定,但永不为零;后者由物体的速度、物体间相互作用、物体质量决定,可以为零;内能和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气体性质的比较 项目 内容 备注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很弱 对理想气体,温度tek,内能ut 分子间碰撞频繁,分子运动混乱 向各个方向 运动的分子数相等 分子速率分布呈 “中间多,两头少” 项目 内容 备注 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 tt273 k t与t间隔相等,起点不同 用于解释气体定律 压强 产生原因:大量分子频繁碰撞器壁 微观决定因素: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密集程度 四、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分子的大小可用油膜法估测:将油酸分子看成一个个紧挨在一起的单分子层,若用v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油膜面积,则分子直径(大小)d.(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现象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者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且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变化得比较显著分子力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当rr0(数量级是1010m)时,分子力为零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平均作用力其微观决定因素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宏观决定因素是温度和体积3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距决定;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摩尔数)、温度和体积决定五、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uqwuwq正值负值正值负值正值负值内能增加内能减少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2.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涉及内能的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1)克劳修斯表述(热传导的方向性):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开尔文表述(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六、气体实验定律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气体实验定律: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p1v1p2v2;等容变化查理定律:;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只适用于一定质量的气体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c(恒量)适用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1.分子动理论是整个热学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均有所体现,几乎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涉及分子微观量的估算、分子热运动的规律和对布朗运动实质的理解、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以及分子力做功情况的讨论等 2微观量估算时注意的问题 (1)在估算问题时,必须熟悉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联系,要善于从问题中找出与所要估算的微观量有关的宏观量,如摩尔体积、密度、体积、面积、温度等. (2)要求会构建合理的体积模型,在估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大小时,一般采用分子球体模型;估算气体分子间距(不是分子的大小)时,一般采用立方体模型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 例1、用可放大600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碳)体积为11010 m3,碳的密度是2.25103 kg/m3,摩尔质量是1.2102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试估算小颗粒中的分子数和碳分子的直径?(取1位有效数字)【答案】51010个31010 m【变式探究】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意见中要求,教师在学校的禁烟活动中应以身作则、带头戒烟,通过自身的戒烟,教育、带动学生自觉抵制烟草的诱惑.试估算一个高约2.8 m,面积约10 m2的两人办公室,若只有一人吸了一根烟.求:(1)估算被污染的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另一不吸烟者呼吸一次大约吸入多少个被污染过的空气分子(人正常呼吸一次吸入气体300 cm3,一根烟大约吸10次) 考点二 物体内能变化问题分析 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做功和热传递都可能引起物体内能的变化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恒量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不计,故其内能只由分子动能决定,即只由物体的温度决定温度变化,则内能发生变化3已知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分析做功情况,气体膨胀,则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压缩,则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体积不变,则只能由热传递引起内能的变化 例2、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但要引起其他变化,a选项对.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b项只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没有考虑热传递;c项只说明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没有考虑做功情况,故b、c选项均错,d选项对. 【答案】ad 【变式探究】如图113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图113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 【答案】bd.【解析】因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对外界不做功,由uwq知内能不变,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稀薄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其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气体的内能不变,温度也不变,由p1v1p2v2和v1p2,即气体压强变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考点三 气体的状态方程应用 1气体状态变化关系(1)等温过程:pvc或p1v1p2v2(玻意耳定律).(2)等容过程:c或(查理定律).(3)等压过程:c或(盖吕萨克定律).(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或.2状态方程的应用 确定要分析气体的初状态量和末状态量,建立状态方程,若是两部分气体,还应找出状态量间的关系,若是两个过程,应注意衔接状态,求压强时,通过对活塞或液柱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出 例2、如图114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l/4.现有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l/2,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解析】设当小瓶内气体的长度为l时,压强为p1;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p2,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3,由题意知p1p0gl(2分)由玻意耳定律得p1sp2(ll)s(5分)图114 式中s为小瓶的横截面积联立,得p2(p0gl)(7分)又有p2p3gl.(8分)联立得p3p0gl.(10分)【答案】p0gl【变式探究】如图115,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两汽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v0、温度均为t0.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汽缸a中气体的体积va和温度ta. 图115 【难点探究】难点一微观量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分子的质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等微观量可利用摩尔质量m、摩尔体积v等宏观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求解:(1)分子质量:m0;(2)分子的大小:球体模型v0d3,立方体模型v0d3;(3)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v0 (固体和液体可忽略分子之间的间隙,v0表示一个分子的体积;对于气体,v0表示一个分子的活动空间的体积);(4)物质(质量为m、体积为v)所含的分子数:nna,nna.例1、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 kg/mol,密度0.895103 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 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 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vd3,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变式探究】“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以下选项中不作为本次实验的科学依据的是()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b将油膜分子近似看成球体或正立方体c考虑了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d油膜的体积等于总的分子体积之和【答案】c【解析】 本实验没有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而是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故选项c不是本次实验的科学依据难点二 气体状态变化图象问题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容、等压图象变化过程变化规律图象等温变化遵循玻意耳定律pvc.pv图象为双曲线,对同一气体,pv乘积大的图线对应的t高,即t2t1;p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对同一气体,斜率大的图线对应的t高,即图中t2t1等容变化遵循查理定律c,pt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对同一气体,斜率大的图线对应的v小,即图中v2v1等压变化遵循盖吕萨克定律c.vt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对同一气体,斜率大的图线对应的p小,即图中p2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在rr0阶段,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表现为引力,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选项a正确;在rtt (c) (d) 4(上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解析】因为,从图像上看,所以,选项a正确.5(四川)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a 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 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6(新课标)【物理选修3-3】(15分)(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de 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o=70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解:设玻璃管口向上时,空气柱压强为p1p0+gl3式中,和g分别表示水银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玻璃管口向下时,原来上部的水银有一部分会流出,封闭端会有部分真空。设此时开口端剩的水银柱长度为x,则p2gl1,p2+gxp0式中,p2为管内空气柱的压强。由玻意耳定律得p1(sl2)p2(sh)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s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由式和题给条件得h12cm从开始转动一周后,设空气柱的压强为p3,则p3p0+gx由玻意耳定律得p1(sl2)p2(sh/)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由式得h/9cm7(上海)如图,绝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气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温度均为。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中气体的体积和温度。b气体玻意耳定律b气体体积a气体a气体体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a气体温度【解析】设初态压强为,膨胀后a,b压强相等 b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 a部分气体满足 【答案】 8(山东)(8分)物理物理3-3(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14cm。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44cm。(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hg)求恒温槽的温度。此过程a内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9(江苏)(选修模块33)(12分)(1)如题12a-1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2)如题12a-2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v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0.895103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d (2)增大; (3)1101 m2【解析】(1)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二定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a项、b项错误。叶片吸收热水中的热量一部分转化为叶片转动的机械能,一部分散失在空气中,c项错误、d项正确。(2)本题考查理想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加热过程为等压变化,体积增大,则温度升高,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即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内能增加量为。(3)本题考查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逆向应用。求得一个分子的直径,体积与直径即油膜厚度的比值为油膜的面积。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由球的体积与直径的关系得分子直径最大面积10.(海南)模块3-3试题(12分)(1)(4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2)(8分)如图,容积为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答案:(1)bc (2) 11(福建)物理选修3-3 (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线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 (填选项前的字母)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 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答案:(1)b(2)d解析:(1)只有晶体存在固定的熔点t0,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曲线m的ab段、表示固态,曲线n的ef段不表示固态,曲线n的fg段不表示液态,选项b正确acd错误。(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大,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密度减小,选项d正确。12.(全国)(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试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盆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的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实验步骤为 (2)根据纯油酸的体积v和油膜面积s,可计算出油膜的厚度l,把油膜厚度l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则d=,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是,而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则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是v=,则根据题目要求保留1位有效数字可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5m。【答案】(1)(2)5m。【2010高考】12010重庆1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面,在缓缓放水的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势能,则胎内气体 a从外界吸热 b.对外界做负功 b.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d.内能增加【答案】 a【解析】胎内气体经历了一个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的过程。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a正确22010全国卷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答案】bc【解析】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0= r2。当r小于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a错bc对。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考点定位】分子间距于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关系4. 2010上海物理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答案:b解析:根据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选b。5. 2010上海物理22如图,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一定质量的气体被质量为2.0kg的光滑活塞封闭在气缸内,其压强为_pa(大气压强取1.01*,g取)。若从初温开始加热气体,使活塞离气缸底部的高度由0.5m缓慢变为0.51m,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_。答案:33解析:,t2=306k,t2=33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 9. 2010上海物理17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其中的延长线通过原点,垂直于且与水平轴平行,与平行,则气体体积在(a)过程中不断增加(b)过程中保持不变(c)过程中不断增加(d)过程中保持不变【答案】ab。 102010海南物理1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b)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当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它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答案】ade 【解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时,如果同时对外做功,且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内能减小,(a)正确;玻璃是非晶体,(b)错;多晶体也有固定的熔点,(c)错;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的密度都大于大气,因此分子力的合力指向液体内部,(d)正确;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决定气体的压强,因此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有关,(e)对。(2)(8分)如右图,体积为v、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