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格莱斯顿与两次爱尔兰自治法案 姓名 苏昕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世界史 指导教师 赵军秀 20040501 首都帅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内容提要 纵观英国与爱尔兰的历史进程 格莱斯顿提出的爱尔兰自治法案是两国关系史 上一个重要分水岭 对其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 在历史唯物主义 的指导下 笔者对格菜斯顿提出两次爱尔兰自治法案的背景 过程及影响进行了研 究和探讨 本文一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1 9 世纪中后期随着爱尔兰形势的发展格莱斯顿对爱尔兰自 治的态度转变及其原因 这一时期 爱尔兰大饥荒的爆发推动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 动的迅猛发展 大饥荒使爱尔兰人民意识到社会与经济的不平等源于政治上的压迫 要求推翻英国的恶政 在饥荒中 育而生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渐成体系 指导民族运 动的发展 同时 爱尔兰人民积蓄的愤怒通过爱尔兰民族激进派所发动的芬尼亚运 动爆发出来 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统治 正如历史学家肯尼思 摩根所说 爱尔兰 问题的暴烈影响威胁到英国本土的生命与财产 大饥荒所产生的后果一方面为自治 的萌发提供了推动力 理论指导和最初的组织基础 另一方面也促使格莱斯顿改变 传统的高压手段转而通过废除国教和颁布1 8 7 0 年 爱尔兰地主和佃户法 等安抚政 策来解决平息爱尔兰骚动 但是到1 9 世纪7 0 年代末由于爱尔兰所出现的新情况 结合自身的政治考虑 格莱斯顿认识到自治已是大势所趋 于是在1 8 8 6 年和1 8 9 3 年先后两次提出了爱尔兰自治法案 第二章探讨了格莱斯顿提出两个爱尔兰自治法案的过程 为了使自治法案能得 以顺利通过 格菜斯顿曾设想让保守党在自由党的支持下去承担自治重任以减少阻 力 但是索尔兹伯里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拒绝了格莱斯顿为其设计的角色 在这种情 况下 格莱斯顿只得与爱尔兰自治党联盟提出两次自治法案 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 自由党内部的分裂 分别以张伯伦和哈廷顿为首的 4 部分激进派和辉格派自由党 人退党 组成了自由党合并派 他们与保守党人联手破坏爱尔兰自治 直接导致自 治党领袖帕内尔倒台和自治党的分裂 同时 保守党人力图凭借高压法令 土地法 令和建立人口密集委员会等措施 仁慈地扼杀自治 结果 第一个自治法案在下议 院遭到否决 而第二个自治法案也终未逾越保守党所控制的上议院的阻碍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两个自治法案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总的来看 除了自由党 和自治党先后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治联盟的力量以外 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 因使得自治法案最终未能实现 即格莱斯顿政策应用所出现的失策 反自治联盟的 发展与强大 英国所存在的强烈的民族偏见及帝国思想 格莱斯顿两次提出爱尔兰 自治法案虽然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它们对后来英 爱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 长久的 首先 自治对英国政治造成不小的影响 英国政党格局开始发生改变 同 时 爱尔兰议员也成为了英国议会中一支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 其次 爱尔兰民族 主义运动开始向两端发展 新芬党的诞生和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将自治的目 标延续下去 最后 英爱关系因自治法案的失败进 步恶化 综合看来 格莱斯顿两次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是多方面因素汇集而成合力的结 果 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 十九世纪中后期爱尔兰民族意识觉醒 民族 主义日益成为一种群众力量 应该说自治是这一变化的自然结果 是顺应历史发展 的趋势 从这一点来看 格莱斯顿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它体现 了英爱关系调整的历史必然性 也为未来英爱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格莱斯顿爱尔兰自治法案帕内尔自由一自治党联盟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G l a d s t o n ea n dH i sG o v e r n m e n to fI r e l a n dB i l l s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h a sm a d ea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0 Dt h ew h o l ec o u r s eo fG l a d s t o n e s p u t t i n gf o r w a r dG o v e r n m e n to fI r e l a n dB i l l s i nl8 8 6a n d18 9 3w i t ht h ep u r p o s et o a n a l y z ei t sc a u s e sa n d i n f l u e n c e I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o n em a k e s a n i n q u i r yi n t oG l a d s t o n e sc o n v e r s i o no nI r i s hh o m e r u l ea n di t s r e a s o n s D u r i n gt h em i d d l eo f1 9 t h eG r e a tF a m i n ei r l I r e l a n dg a v ei m p e t u st o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r i s h n a t i o n a lm o v e m e n t T h eI r i s hp e o p l ec l a i r e e dt oo v e r t h r o wt h e m i s g o v e r n m e n tu n d e rE r l 甜a n di no r d e rt or e m o v et h ep o l i t i c a lo p p r e s s i o na n df m a n c i a l p i l l a g e T h en a t i o n a lt h o u g h t sg r e w t om a t u r i t yg r a d u a l l y A n dt h ef o r c e f u le n e r g y e r u p t e d b y t h eF e n i a n sR i s i n gi m p e r i l e dt h er u l eo fE n g l a n d O no n eh a n d a l lt h ee f f e c t so fG r e a t F a m i n ep r o v i d e dt h ei n i t i a lm o t i v ef o r c e t h e o r e t i c a lg u i d e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b a s i s 0 n t h eo t h e rh a n d i tf o r e e dG l a d s t o n et r i e dt oo f f e rs o m en e wm e a s u r e st op a c i f yt h eI r i s h g r i e v a n c e W i t h 也e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I r e l a n da n dh i s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t ot h ei n t e r e s t so f E n g l a n d G l a d s t o n er e a l i z e dh o m er u l ew a si n e v i t a b l eo u t c o m ea n dc h a n g e dh i sa t t i t u d e t oI r i s hh o m er u l ef i n a l l y S o G l a d s t o n ep r o p o s e dG o v e m m e n to f I r e l a n dB i l l st w i c e C h a p t e rt w os t u d i e st h ec o n r s et h a tG l a d s t o n ec a m eu D i t ht w oI r i s hG o v e r n m e n t b i l l s G l a d s t o n ed i dn o tm a k eh i sc o n v e r s i o nk n o w nt op u b l i cf o rt h es a k eo f d e c r e a s i n g t h eo b s t r u c t i o n H eh o p e dt h a t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v eP a r t yC a l lc a r r yh o m er u l eo u ti nI r e l a n d b yt h ea i do f t h eL i b e r a lP a r t y B u ti tc a m et on o u g h t A tl a s t t h eL i b e r a lP a r t yf o r m e da n a l l i a n c ew i t hI r i s hP a r l i a m e n t a r yP a r t yl e a d e db yP a r n e l lt op u r s u et h et a r g e t T h ea c t i o n I e dt ot h es p l i to fL i b e r a lP a r t y T h es e c e s s i o nc a 1 e dL i b e r a l U n j o n i s tc o m b i n e dw i t l l C o n s e r v a t i v eP a r t yt oo p p o s i t eI r i s hh o m e r u l e T h e ya t t e m p t e d t ok i l lt h eh o m er u l e i t l l k i n d n e s sb yu s eo fc o e r c i o n l a n da c t sa n d C o n g e s t e d D i s t r i c t sB o a r d A sar e s u l t t h ef i r s t I r i s hG o v e r n m e n tB i l lw a sv e t o e di nt h eH o n s eo fC o m m o n sa n dt h es e c o n do n ec a n tg o b e y o n dt h e o b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L o r d sc o n t r o l l e db y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v e s C h a p t e r o n e 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h er e a s o n so f b i l l s f a i l u r ea n di t si n f l u e n c e I ng e n e r a l t h e r ea r et h r e em a j o rf a c t o r sb r i n g i n go u tt h er e s u l t T h e ya r et h em i s t a k e so ft h ep o l i c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h ep o w e r o fa n t i h o m er u l ea l l i a n c ea n d 也en a t i o n a lp r e j u d i c ea n di m p e r i a l i d e a si nE n g l a n d T h o u g hn e i t h e ro ft h e mc o m e si n t op r a c t i c e i te x e r t sa 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 o nt h eh i s t o r yo f E n g l a n da n dI r e I a n d F i r s t t h eh o m er u l eI e dt ot h ec h a n g eo fB r i t i s h p o l i t i c s S e c o n d l y I r i S hn a t i o n a lm o v e m e n tm a k e st h ew a y t ot w op o i n t s T h i r d l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E n g l a n da n dI r e l a n dh a sd e t e r i o r a t e df n r t h e r I nc o n c l u s i o n v a r i o u sf a c t o r sw h i c ha r ec o m b i n e d t o g e t h e rb r o u g h t o u tt 1 1 ef o r m a t i o n a n da b o r t i o no f t h eb i l l s S e e nf r o mt h ep o i n to f v i c w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B r i t i s ha n dI r e l a n d t h eI r i s hG o v e m m e n tB i l l sf o r e b o d ean e wt u r ni nt h e 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t w oc o u n t r i e s K e yw o r d s G l a d s t o n e G o v e r n m e n t o f I r e l a n dB i l l P a r n e l l t h eP a m e l l i t e W h i g A l l i a n c e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顼士论文 j 一 再U舌 本文论述的主要是1 9 世纪后期格莱斯顿爱尔兰政策中最为激进的自治政策 对1 9 世纪后期的爱尔兰而言 自治意昧着建立一个民族的议会 为爱尔兰争得管理内政 的权力 1 9 世纪7 0 年代兴起的爱尔兰自治运动与土地运动相结合 在以帕内尔为首 的自治党领导下 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运动 爱尔 兰问题的严重性迫使英国政治家们直面爱尔兰的要求 威廉 尤尔特 格莱斯顿改变 了以往以高压为主的政策 愿意用比较平等 务实的态度来对待爱尔兰 并与帕内 尔的自治党结盟 于1 8 8 6 和1 8 9 3 年先后两次在英国议会提出爱尔兰自治法案 尝试 解决爱尔兰问题 国内对英爱历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 北爱尔兰问题的根源及 2 0 世纪初爱尔兰问题的发展研究上 对于十九世纪的爱尔兰问题 目前我国史学界 还没有人进行详细 深入的专门研究 笔者以格莱斯顿与两次爱尔兰自治法案为选 题应该是较为新颖的 国内涉及本题研究的著分编译和独立研究两类 前者有爱 尔兰史学家艾德蒙 柯蒂斯的 爱尔兰史 2 苏联学者w E 拉比诺维奇的 大不列 颠和爱尔兰 3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爱尔兰地理 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后者主要是北京大学高岱的 英国通史纲要 4 中第八章六节筒赂阐述格菜斯顿的爱 尔兰自治法案的提出过程 当然 这三本书并非专著 只是涉及到与本题相关的一 些内容 国内相关的两篇论文的研究则更深入一些 它们是高照明的 论格莱斯顿 的爱尔兰自治政策 和吴瑞 顾复的 格莱斯顿与爱尔兰问题 9 论文都以格莱斯 顿的整个爱尔兰政策为背景 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爱尔兰自治法案 限于篇幅 都 未进行具体论述和深入分析 英美史学界对本题的研究相对来说要深入得多 无论是专著或论文都更加丰富 研究的角度和深度都比我们更胜一筹 在本题研究方面较有造诣的史学家有艾伦 奥 戴 D G 博伊斯 F S L 莱昂斯 尼古拉斯 曼瑟 托马斯 E 哈奇 L P 柯蒂斯 杰里米 史密簸 T w 穆迪和D A 哈默等 他们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格莱斯顿的爱尔兰自治法案 第一个角度是从英帝 国的殖民地自治化角度来研究 以D G 博伊斯为代表 D G 博伊斯在 1 7 7 5 1 9 9 7 年的殖民地自治化与大英帝国 中对作为帝国三大支柱之一的爱尔兰在帝国中的作 用进行了细致分析 指出格莱斯顿的1 8 8 6 年 1 8 9 3 年以及后来1 9 1 2 1 9 1 4 年自治危机 都是对帝国完整的挑战 与当时奉行的帝国统一原则相违背 因而遭遇失败 同时 也指出在帝国逐渐衰败的背景下 自治是不可避免的 尼古拉斯 曼瑟 托马斯 E 哈奇 T w 穆迪和F S L 利昂斯等人从爱尔兰民族主义意识与爱尔兰自治运动的互 动关系角度研究来探究此问题 尼古拉斯 曼瑟在 民族主义与独立 7 一书中从爱 孙晶 4 试析克伦戚尔远征爱尔兰及其影响 辽宁师专学报 1 9 9 9 年第5 期 李敏 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 新探 昭通师专学报 1 9 9 5 年第1 期 李景卫r 北爱尔兰的问题实质何在 人民论坛 1 9 9 8 年第9 期 王国璋 北爰尔兰宗教流血冲突的由来 世界宗教研究 1 9 9 4 年第2 期 社凝 历史书写中的北爱尔兰冲 突与和平 读书 t 9 9 8 年第 期 高岱 劳台 乔治与爱尔兰问题的发展 史学月刊 1 9 9 0 年第4 期 刘金源 爱尔兰问题在一战期间的发展 世界历史 1 9 9 9 年第4 期 2 艾德蒙 拇蒂斯著 江苏师范学院翻译组译 爱尔兰史瓠江苏人民出版社 1 9 7 4 年 3 1 1 E 拉比诺维奇著 天津大学外语教研室译 太不列颠和爱尔兰 天津人民出版社 1 9 7 7 年 4 高岱 英国通史纲要 安教人民出版社 2 0 0 2 年 5 高照明 论格莱斯顿的爱尔兰自治政策 山西师大学报 1 9 9 6 年I O 月 吴瑞 顾复 格莱斯顿与爱尔 兰问题 史学月刊 1 9 9 5 年第2 期 6 D G 博伊斯 1 7 7 5 1 9 9 7 年的殖民地自治化与大英帝国 D G B o y c e D e c o l o n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B r i t i s h E m p i r e 7 7 5 一 9 9 7 伦敦1 9 9 9 年版 7 尼古拉斯 曼瑟 民族主义与独立 N i c h o l a sM a n s e r g h N a t i o n a l i s ma n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科克1 9 9 7 年版 第1 更共3 8 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属硕上论文 尔兰反英的传统 民主主义意识的萌发研究自治的根源 指出自治是爱尔兰民族主 义的体现 是其暴力反抗传统的延续 在与英国的合并和分离之间是没有中间的选 择 自治被抛弃 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暴力 而格莱斯顿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提出自 治法案 托马斯 E 哈奇的 不列颠和爱尔兰分离主义 从芬尼亚到自由邦 1 8 6 7 1 9 2 2 年 和 爱尔兰民族主义之我见 2D G 博伊斯的 爱尔兰的民族主义 3 和T W 穆迪的 爱尔兰历史的进程 4 的相关章节侧重研究了民族主义的强硬派一芬 尼亚者在争取爱尔兰自治中的作用 认为其为自治运动提供了武力后盾 F 8 L 莱 昂斯在其名著 帕内尔的衰落 5 中运用详实的史料研究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另一派 以帕内尔为代表的议会温和派 作者通过阐述帕内尔争取自治的斗争过程 认为议 会派力图使爱尔兰的民族权利通过法律形式得以保障 将爱尔兰自治运动从土地斗 争的无序状态发展上升到由爱尔兰自治党领导的一场范围广泛的有组织 有目标的 民族斗争 议会斗争是争取爱尔兰自治法案的务实手段 第三个角度则是以艾伦 奥 戴 L P 柯蒂斯和D A 哈默为代表 从英国政治斗争和策略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艾伦 奥戴 1 8 6 7 1 9 2 1 年的爱尔兰自治 6 L P 柯蒂斯的 1 8 8 0 一1 8 9 2 年对爱尔 兰的高压与让步 7 和D A 哈默的 1 8 8 6 1 8 9 4 年爱尔兰问题和自由党政治 8 都论述 了英国政治的变化发展对爱尔兰自治的影响 艾伦 奥戴认为爱尔兰自治法案成为 英国两大政党斗争的工具 以自由党失败告终 L P 柯蒂斯则认为高压和让步两种 手段的循环 是英国政策的特征 这一政策体现了英国政治圈对爱尔兰问题的误解 直接导致英国对爱尔兰自治问题处理的失败 D A 哈默分析格莱斯顿提出爱尔兰自 治法案的原因 指出格莱斯顿希望用爱尔兰事务来遮蔽国内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并 且掩盖自由党内存在的混乱和分歧 通过投身自治得到喘息的时间以寻求解决党内 问题的办法 从总体上看 国外的研究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 远胜于国内 虽然国外史学家对格莱斯顿的爱尔兰自治问题有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但本人认 为该题仍有挖掘研究的价值 原因如下 第一 国外学者对本题的时代背景研究不 够 比如 他们对彼时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趋势与爱尔兰自治法案产生问的联系并未 给予重视 本人认为正是英国十九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为爱尔兰自治党进入英国议 会争取自治法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二 英国学者对爱尔兰的民族主义研究还不 够 他们多局限于民族主义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具体斗争 其实爱尔兰民族主义意识 的产生与自治运动的发展是 个互动的过程 同时也是自治运动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 国外史学家对自治法案的影响也可以拓展 在笔者看来 爱尔兰自治法案不 仅对自由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 对工党的兴起也不无作用 此外 国外研究的某磐观点存在可商榷的地方 例如笔者认为格莱斯顿的自治政策并非对 帝国完整的挑战 而恰恰是为维护帝国统一而提出的一种新对策 此外 格莱斯顿 托马斯 E 哈奇 不列颠和爱尔兰分离主义 从芬尼亚运动到自由邦 1 8 6 7 1 9 2 2 年 f r h o m a s E H a c h e v B r i t a i n a n dI r i s hS e p a r a t i s m F r o mt h eF e n i a r i gt ot h eF r e eS t a t e 1 8 6 7 1 9 2 2 华盛顿1 9 8 4 年版 2 托马斯 E 啥奇 爱尔兰民族主义之我见 T h o m a s E H a c h e y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i TI r i s hN a t i o n a l i s m 莱克星顿1 9 8 9 年 3 D G 博伊斯 爱尔兰的民族主义 D G B o y c e N a t i o n a l i s m i nI r e l a n d 伦敦1 9 9 1 年版 4 T W 穆迪 爱尔兰历史的进程 f r W M o o d y T h eC o u r s eo f I r i s hH i s t o r y 科克1 9 9 4 年版 5 F S L 莱昂斯 帕内尔的衰落 F s L L y o n 孤e 而 o f P a r n e 伦敦1 9 6 0 年版 6 艾伦 奥戴 1 8 6 7 1 9 2 1 年的爱尔兰自治 叫a n O D a y I r i s h H o m e R u l e 1 8 6 7 1 9 2 1 曼彻斯特1 9 9 8 年版 7 L P 柯蒂斯 1 8 8 0 1 8 9 2 年对爱尔兰的高压与让步 L P C u r t i s C o e r c i o n a n d C o n c i l i a t i o n i n I r e l a n d 1 8 8 0 1 8 9 2 普林斯顿1 9 6 3 年版 8 DA 略默 1 8 8 6 1 8 9 4 年爱尔兰问题和皂由党政治 f D A H a m m e r t h e I r i s h Q u e s t i o na n d L i b e r a l P o l i t i c s 1 8 8 6 1 8 9 4 H i s t o r i c a l J o u r n a 0 历史杂志 1 9 6 9 年第1 2 期 第2 页共3 8 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就自治提倡的政治道义也并非虚伪的政治宣传 本文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格莱斯顿对爱尔兰问题的处理 侧重于 1 8 8 6 年和1 8 9 3 年的两次爱尔兰自治法案 笔者试图从当时英国的时代特征和爱尔 兰的社会现实两方面着手 探究格莱斯顿的两次爱尔兰自治法案的背景 过程和原 因 英国的政治民主化 帝国殖民地政策 英国政治家的个人见解与爱尔兰民族意 识的觉醒 十九世纪末农业危机导致的爱尔兰经济恶化 爱尔兰领袖的个人作用等 多方面因素共同促使格莱斯顿的爱尔兰自治法案的产生 法案虽然以失败告终 却 对后来的英国和爱尔兰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治是 爱尔兰历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近代英爱关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爱 尔兰自此走上了要求自治的民族独立道路 面英国则丧失了一次消除 爱尔兰冤屈 的宝贵机会 研究这一选题 无论对于以后的英爱关系发展或当今北爱问题及恐怖主 义都是有意义的 第3 页共3 8 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第一章格莱斯顿与爱尔兰自治运动 威廉 尤尔特 格莱斯顿是十九世纪英国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先后四次组阁 出任首相 1 他所领导的四届政府都与爱尔兰问题2 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最开始关注爱 尔兰而采取的安抚政策 到1 8 8 6 年和1 8 9 3 年不惜内阁垮台先后提出的两个爱尔兰 自治法案 格莱斯顿在处理爱尔兰自治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并为此付出了巨 大的努力 然而也遭到了其政治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 格莱斯顿最初着手处理爱尔 兰问题主要是由于1 9 世纪4 0 年代术的爱尔兰大饥荒恶化了原本严峻的社会形势 大饥荒进一步坚定爱尔兰人民推翻英国统治的决心 促使爱尔兰民族主义意识的勃 发 推动爱尔兰民族运动向新阶段迈进 这三个结果互相作用从而为爱尔兰自治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爱尔兰民族运动所爆发出的能量使英国强烈感受到了它的 震撼力 在英国看来 大饥荒以后的爱尔兰如同一个即将爆发的活火山 似乎处在 了革命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 格莱斯顿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来处理爱尔兰 问题 最终倒向了自治 第一节格莱斯顿对爱尔兰的关注 一 大饥荒和爱尔兰自治运动的产生 自1 2 世纪英国入侵爱尔兰将其掠为自己第一块殖民地以来 爱尔兰就像时时发 作的痉挛 让整个英国不时感到它的震撼 尽管英国在1 8 0 0 年将爱尔兰正式合并 但是爱尔兰人民的反抗斗争并未减弱 尤其是在1 9 世纪4 0 年代末大饥荒后的半个 世纪中 关注爱尔兰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政治显著的时代特性 1 8 4 5 1 8 5 0 年因马铃薯减产而引发的爱尔兰大饥荒是在欧洲历史上和平时期所 发生的最大一次饥荒 被视为爱尔兰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它给一个人口迅速增 加而仅靠土地来维持基本生活的爱尔兰人民所带来的灾难是前所未有的 从宗教属 性来看 爱尔兰富有的地主通常是来自英国的新教徒 而贫穷的爱尔兰农民绝大多 数是天主教徒 大饥荒对于爱尔兰天主教农民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新教地主以 佃农不缴租金为由将其从土地上赶走 在1 8 4 9 1 8 5 2 年间有5 8 4 2 3 户被驱逐 即 使扣除后来通过种种形式而被重新接纳的家庭 驱逐数仍高达4 8 2 9 5 户 3 这些 可怜的住户被拖到路上 茅屋的房顶被掀掉 土墙被推倒 尖叫的妇女 半裸的 孩子 瘫痪的祖母和蹒跚的祖父全都被拖出来了 4 丧失生产资料的爱尔兰农民除 了饿死以外 唯一的选择就是向海外移民 短短几年内 爱尔兰人口从之前的8 5 0 1 格莱斯顿 1 8 0 9 一1 8 9 8 的四次内阁 第一次1 8 6 8 1 8 7 4 年 第二次1 8 8 0 1 8 8 5 年 第三次1 8 8 6 年2 月一 7 月 第四次1 8 9 2 1 8 9 4 年 2 英国保守党首相迪斯雷里绘爱尔兰问题的定义是最精辟的 处于极度贫苦中的稠密人口居住在 个小岛上 而在那里确立的国教却不是它们的宗教 富有的地主则居住在遥远的都市里 因此 只有饥饿的人口 遥领地 主 异族的宗教以及世界上最糟糕的行政体制 那就是爱尔兰问题 见L P 柯蒂斯 1 8 8 0 1 8 9 2 年对爱尔兰 的高压与让步 普林斯顿1 9 6 3 年版 第2 页 3 乔治 丹杰菲尔德 棘手的问题 英爱关系研究 G g o r g e D a n g c r f i e l d T h eD a m n a b l eQ u e s t i o n AS t u 咖i n A n g l o I r i s hr e l a t W n s 波士顿1 9 7 6 年版 第1 5 页 4 塞西尔 伍德姆 史密斯 大饥荒 C e i l W o o d h a mS m i t h T h e G r e a t H u n g e r I r e l a n d l 8 4 6 1 8 4 9 伦敦1 9 6 2 年版 第3 6 6 页 第4 页共3 8 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万降到6 5 0 万 到1 8 8 1 年只剩下5 0 0 万左右 1 大饥荒对其后爱尔兰自治运动的萌发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 爱 尔兰人民认为大饥荒不仅仅是自然灾难 更是一场政治灾难 第一 英国实行的经 济制度是大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 英国将爱尔兰变成廉价的粮食供应地 并限制爱 尔兰的产业发展 爱尔兰农民完全依赖租种马铃薯活命 在其它方面毫无出路 土 地不仅是他们最大限度的收入来源 也是生活的基本框架 正如恩格斯所言 宪兵 僧侣 律师 官吏和地主满目皆是 无论什么工业一点也没有 如果没有农民的贫 困跟这种情况相应的对照 那就很难明白所有这些寄生虫是靠什么生活的 2 在这 种体制下 爱尔兰农民首当其冲成为任何饥荒的牺牲品 第二 英国对爱尔兰饥荒 持漠视态度 救援不力 早在大饥荒前的1 8 0 0 一1 8 3 3 年期间 1 1 4 个皇家调查团弄1 1 6 1 个议会委员会先后被委派去调察爱尔兰境况 3 所有的报告都预见到即将降临的灾 难 建议政府针对爱尔兰的状况采取补救和改善措施 而这些报告只是对历史学家 有用 对英国政府并未产生应有的实际效果 饥荒爆发后 英国政府所拨的救灾款 不超过一千万英镑 而花在克里米亚探险的经费则高达七千万英镑 41 8 4 7 年 以后 即使此类援助也主要依赖于私人救济了 例如当地救济委员会和宗教组织的 慈善救援 第三 英国在这一时期的立法加重爱尔兰农民的苦难 为了制止因收回 租地而引起的农民暴力行动 英国政府颁布高压法和停止执行人身保护法 此外 1 8 4 9 年的 积债地产法令 允许破落户出售地产 从而导致土地投机现象严重 更 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由此可见 英国 在极其需要的时期 对爱尔兰置之不理 5 爱尔兰人民完全有理由认为 大饥荒是英国政府漫不经心地对待它费尽心力得来的 联合王国而产生的致命后果 是 英国自私地决定把爱尔兰丢在一边所造成的 6 所以 爱尔兰人民要求 切断与英格兰的联系 即我们所有政治灾祸的来源 恢复 爱尔兰人对自身事务的控制权 7 这就为自治运动的萌发提供了最初的动力来源和 力量准备 其次 大饥荒在爱尔兰激起了从愤怒直至起义的种种情绪 刺激了爱尔兰民族 主义思想的发展 为包括自治在内的爱尔兰民族运动提供了理论来源 1 9 世纪4 0 年 代出现了爱尔兰民族主义激进派 青年爱尔兰 派8 作为爱尔兰第一批真正的民族 主义者 他们以 民族独立 为纲领 坚持 爱尔兰人民是一个民族 它应该被当 成民族来对待 的思想 9 青年爱尔兰 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理论化 并利用 民 乔治 丹杰菲尔德 棘手的问题 英爱关系研究 第1 1 页 2 卡尔 马克思 弗雷德里克 恩格斯 爱尔兰和爱尔兰问题 限a r l M a r x F r e d e r i c k E n g e l s I r e l a n d a n d t h P I r i s h Q u e s o n 纽约1 9 7 2 年敝 第8 3 页 3 乔治 丹杰菲尔德 棘手的问题 英爱关系研究 第1 1 页 4 特里 伊格尔顿 历史中的政治 哲学 爱欲 马海良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 9 9 年版 第3 6 1 页 5 M K 弗林 意识 动员和民族 O d K F l y n n I d e o l o g y M o b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N a t i o H 牛津2 0 0 0 年版 第4 9 页 6 特里 伊格尔顿 历史中的政治 哲学 爱欲 第3 6 2 3 6 3 页 7 T R 古维什和艾伦 奥戴 1 8 6 7 1 9 0 0 年晚期的维多利亚英国 f T R G o u r v i s h A l a n O D a y L a t e rV i c t o r i a H B r i t a i n 1 8 6 7 9 0 0 伦敦1 9 8 8 年版 3 1 8 4 2 年 托马斯 戴维斯 查尔斯 加万 达菲 约翰 米切尔和盾姆斯 芬坦 莱勒共同创办了 民旗 周刊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个 青年爱尔兰 派 青年爱尔兰 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为爱尔兰 自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指导 9 T A 杰克逊 爱尔兰自身 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的爱尔兰斗争史纲 f T AJ a c k s o n I r e l a n d H e r O w n A n O u t l i n P H i s t o r y o f t h e I r i s h S t r u g g l e f o r N a t i o n a l F r e e d o m a n d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纽约1 9 4 7 年版 第2 1 6 页 第5 页共3 8 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族 周刊将他们的民族主义思想进行了广泛传播 对爱尔兰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青年爱尔兰 派的思想主要分为三派 议会斗争派 暴力抗争派和土地革命 派 1 第一派思想主张在英国议会走一条独立于自由党和保守党之外的政治道路 通 过议会斗争谋求民族独立 查尔斯 力 万 达菲便是这 派的倡导者 他所提倡的走 议会道路的斗争方式为后来的爱尔兰自治运动所采纳 此外 达菲所强调保持爱尔 兰议员在议会中独立性的主张也得以实现 爱尔兰自治运动领袖查尔斯 斯图尔特 帕内尔领导爱尔兰议员实施的 议会策略 就是达菲这一思想的实践 以约翰 米切 尔为首的第二派提出完全独立于英国之外的分离主义思想 并强调不惜使用暴力以 达成目的 我复仇是要平复施加于我的祖国和我身上的冤屈 那些英格兰人 所 有的英格兰人通过其政府 凭着它所掌控的公众舆论 新闻界 演讲 传教士 议 会从过去 现在以及将来所强加给爱尔兰的不堪承受的不公正 她必须受到惩罚 我相信这种惩罚将由爱尔兰来实现 我极其渴望进行此类复仇 2 这一主张对爱 尔兰民族运动激进派 芬尼亚运动产生了重要作用 第三派代表人物是詹姆斯 芬坦 莱勒 他在 青年爱尔兰 派的宣传周刊 民族 上撰文称 在爱尔兰 谁该 拥有土地比取得政治独立更为重要 民族独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对佃农来说最 为紧迫的就是改变现存的土地制度 民族问题只有与土地问题联系在一起 否则不 足以吸引爱尔兰人民的注意 所以 莱勒指出 一个国家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这个 国家的人民 而这一首要的所有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 3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爱尔 兰土地运动领袖迈克尔 达维特创建了土地同盟 并在成立大会上宣称 爱尔兰的 土地属于爱尔兰人民 我们要求将士地公正地分配给那些依赖耕地的劳动成果谋生 的人们飘4 从 青年爱尔兰 派的不同思想中 我们能够清楚看出后来解决爱尔兰 问题的不同民族斗争方式的意识渊源 最后 大饥荒掀起了爱尔兰民族斗争的高潮 爱尔兰人民为捍卫土地采取以起 义和暴动为主的斗争方式 其中以1 9 世纪五 六十年代的芬尼亚运动 最具典型性 正是1 8 6 7 年芬尼亚武装起义的失败揭开了自治运动产生的序幕 每个芬尼亚者都必须宣誓 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共和政府 准备通过武 力达到恢复爱尔兰独立的目标 Q 芬尼亚者认为除了用暴力手段以外 英格兰是 不会妥协让爱尔兰民族取得完全独立的 因此他们积极建立秘密军事组织准备在英 国处于不利情况下发起一次武装起义 1 8 6 5 年4 月美国内战一结束 上百名来自 美国军队具有战斗经验的爱尔兰军官回国 准备参加对付英军的军事行动 但因应 诺的武器未运到 原定1 8 6 5 年的起义推迟了 至1 J 1 8 6 7 年时 英国政府已经掌握了全 参见托马斯 E 哈奇 不列颠和爱尔兰分离主义 从芬尼亚运动刊自由邦 1 8 6 7 1 9 2 2 年 第8 页 T w 穆 迪 爱尔兰历史的进程 第2 6 2 页 2 帕特里克 奥法霄尔 爱尔兰的英国问题 1 5 3 4 1 9 7 0 年问的英爱关系 P a t r i c k O F a n e l l I r e l a n d s E n g l i s h Q u e s t i o n A n g l o I r i s hR e l a t i o n s l 5 3 4 1 9 7 0 纽约1 9 7 1 年版 第1 3 8 页 1 T 杰克逊 爱尔兰自身 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的爱尔兰斗争史纲 纽约1 9 4 7 年版 第2 9 2 页 4 刘克华 一八四口一一九一四年的英国 商务印书馆1 9 8 7 年版 第8 0 页 5 t 8 4 7 年至1 8 6 1 年间 约有2 0 0 万爱尔兰人移居国外 为芬尼亚运动产生提供了土壤 1 8 5 8 年 爱尔兰民族 主义者在美国和爱尔兰分别创立了 埃米特运动协会 和 爱尔兰共和兄弟会 主要领导人由詹姆斯 斯蒂 芬斯 约翰 奥马奥尼和查尔斯 基克哈姆构成 他们所从事的争取爱尔兰独立的斗争被称为 芬尼亚运甜 芬尼亚者的目标是要使爱尔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起义和暴动是唯一的实现手段 6 M K 弗林 意识 动员和民族 第6 9 页 7 T w 穆迪 爱尔兰历史的进程 第2 7 8 页 第6 页共3 8 页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 0 0 4 届硕士论文 部的起义计划 逮捕了几乎所有的芬尼亚领导人 1 8 6 7 年的芬尼亚起义几乎在一夜 之间就被镇压了 暴力方式的惨败表明短时间内发动武装起义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 在凭借暴力手段的民族运动激进派暂时偃旗息鼓后 走合法的议会道路的爱尔兰自 治运动却如火如荼地兴起了 自治运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芬尼亚运动的影响 其一 曼彻斯特三烈士 克服 了爱尔兰政治中的地方主义 将民族概念进行了广泛宣传 自治运动正是在民族政 治意识大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其二 一些芬尼亚主义者亲身参与了自治运动 的创建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三 芬尼亚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真正得到民 众支持的民族主义运动 不同于以前的民族运动是 他的成员均来自无产者 农民 农业工人 店员工匠 到1 8 6 5 年几千名此类人成为芬尼亚者 为行动积聚力 量 3 这种 支持不仅来自爱尔兰国内 而且也来自因移居美国 英格兰而形成的 新爱尔兰 这为自治运动建立群众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模式 暴力抗争方式本身就决定了芬尼亚运动更多是对英国恶政的一种情绪的发泄 并非一次拥有严格组织的运动 而自治运动就避免了这一不足 爱尔兰自治运动建 立了自己的组织和政党 1 8 7 0 年5 月 爱尔兰新教律师伊萨克 巴特创立了 自治政 府协会 不久被改建为自治联盟 并成立了 爱尔兰自治党 亦称 爱尔兰 议会党 这为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提供了实现自治的立宪方式 它的目标是要通过 和平的立宪手段 建立一个民族的议会 为爱尔兰争得自治的权力 5 巴特因而被 称为 爱尔兰自治之父 应该说此时巴特领导下的自治运动仍属于小范围活动 在英国和爱尔兰都未引 起更多的关注 但是自此 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运动开始朝议会斗争的方向发展 要 求解除英国的政治压迫 这宣告英爱关系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二 英国传统的爱尔兰政策 1 8 6 7 年的芬尼亚起义虽然失败 但是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所爆发的巨大力量使 格莱斯顿开始关注爱尔兰问题 正如后来他所承认 1 8 6 7 年芬尼亚的恐怖主义促使 他 通过暴力的表面去探寻其产生的根源 以确定改革时机是否到来 即是否可以通 过持续的 建设性的改革使爱尔兰远离这种绝望的方式 6 在格菜斯顿看来 之所 以出现这样的暴力行动 与英国传统的对爱政策有着直接关系 自1 8 0 0 年合并法令 以来 英国对爱尔兰政策的模式就是 以镇压为主 辅以让步 格莱斯顿开始审视 1 曼彻斯特三烈士 1 8 6 7 年9 月1 8 日 芬尼亚者在曼彻斯特营救起义领导人时枪杀了一名英国警察 随后威廉 菲 利普 艾伦 迈克尔 奥布赖恩和迈克尔 拉金等人被捕 同年1 1 月1 日 他们三人目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实际 上是一名叫彼得 赖斯的人开的枪 事发后他与被营救的两位领导者逃到了美国 此后 三位烈士成为爱尔兰 的民族英雄t 被称为 曼彻斯特三烈士 马克思认为他们的牺牲为爱尔兰民族主义提供了永久性的象征 2 阿尔文 杰克逊 1 7 8 9 1 9 9 8 年爱尔兰 政治与战争 f A l v i nJ a c k s o n r e a n d 7 8 9 一 9 粥 P o l i t i c s 4 月d W a r 牛津1 9 9 9 年版 第1 1 0 页 T w 穆迪 爱尔兰历史的进程 第2 7 8 页 4 T w 穆迪 爱尔兰历史的进程 1 9 9 4 年版 第2 7 9 页 5 爱尔兰自治协会第一次会议公报 1 8 7 1 年6 月2 6 日 载米切尔和奥斯诺代编 爱尔兰政治文献集 A J l h u r M i t c h e l la n d P a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九月调研考试语文(含答案)
- 临时路口施工方案
- 农村电商发展方案
- 锯齿智能温棚施工方案
- 高校会计工作总结
- 江西车库混凝土施工方案
- 肥东网络品牌策划活动方案
- 德州桥梁钢结构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维他E-发尾修护液数据监测报告
- 河道钢绞线施工方案模板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
- 【MOOC】人格与精神障碍-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综合英语教程第二册课件
- NMR有机氟谱课件
- 急诊科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脚本
- 土地增值税培训课件
- JISG3506-2004高碳钢盘条(中文版)
- 老港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
- 张宗子《春在溪头荠菜花》阅读答案
- 白酒委托灌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