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
34页 14000字数+说明书+12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A1梁架式测量仪 方案2.dwg
A2三角底架测量仪 方案1.dwg
A2框架 方案2.dwg
三角底架 方案1.dwg
弹簧 方案2.dwg
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说明书.doc
旋转柱 方案1.dwg
框架 方案1.dwg
横杆 方案1.dwg
横杆 方案2.dwg
测量尺 方案1.dwg
测量尺 方案2.dwg
电动推杆 方案2.dwg














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1
1. 课题的来源…………………………………………………….......1
2. 研究的意义………………………………………………………...1
二 课题设计的技术要求………………………………………….2
1. 弹性旁承与下心盘安装的技术要求………………………………….2
2. 课题设计的总体要求……………………………………………….3
第二章 基于不同要求两种方案的设计..........................5
一 手工检测装置总体设计的方案………………………………5
1. 方案结构图………………………………………………………...5
2. 检测作业说明……………………………………………………....6
二 自动检测装置总体方案的设计………………………………6
1. 方案结构图………………………………………………………..6
2. 检测作业说明………………………………………………………7
第三章 三角底架检测装置的设计..................................8
一 三角架式检测装置的组成...................................8
二 各部件的设计…………………………………………………..8
1. 三角底架的设计……………………………………………………8
2. 旋转柱的设计……………………………………………………..10
3. 横杆的设计……………………………………………………….11
4. 框架的设计……………………………………………………….12
5. 测量尺的设计…………………………………………………….13
6. 锁紧螺钉………………………………………………………....14
7. 数显装置…………………………………………………………14
第四章 梁架式检测装置的设计...............................15
一 梁架式测量装置的组成..................................15
二 各部件的设计…………………………………………………15
1. 梁架的设计......................................15
2. 弹簧的设计.........................................17
3. .横杆的设计.............................................19
4. 测量尺的设计...............................20
5. 滚花不脱出螺钉..........................21
6. DG型电动推杆...............................21
7. 位移传感器...................................22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23
一 三角架式检测装置的优点与缺点…………………………...23
二 梁架式检测装置的优点与缺点………………………………24
三 对比与分析……………………………………………………..25
结论....................................................26
谢辞............................................28
参考文献......................................29
摘要
弹性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垂直距离检测是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走“蛇”字形路线的时候不发生侧翻。在这里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游标卡尺的原理设计的,第二种方案是根据当三点呈一线的时候,如果有一点凹下去的话,那么这个距离就是所要检测的距离。经过对两种方案的对比,得出,第一种方案在满足精度要求下,成本比较低,手工作业,适用于少量的检测;第二种方案自动化程度较高,适合与大批量的检测,并可作为工艺检测,流水线作业。
关键词:垂直距离、测量、安全运行、精度。
1.弹性旁承与下心盘安装的技术要求
弹性旁承与心盘的安装要求如下:转K4型弹性下旁承组成的检修有下列8项要求:
(1)旁承弹簧自由高为80mm,超限或折断时更换.同一转向架的旁承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mm,同一旁承的弹簧高度差不大于1mm;
(2)旁承弹性橡胶块的橡胶与钢板剥离,橡胶永久变形大于3mm时更换;
(3)尼龙下旁承体裂损,顶面磨耗大于3mm或侧面单册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4)尼龙磨耗裂损或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5)钢制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1mm时更换;
(6)下旁承弹簧座侧面磨耗大于3mm时焊修后磨平;
(7)钢弹簧更换时,须将同一转向架上的旁承更换为橡胶弹性旁承;
(8)钢弹簧弹性旁承组成更换时须采用橡胶弹性旁承组成.
心盘磨耗盘检修有下列5项要求:
(1)心盘磨耗盘使用时间满6年时更换;
(2)心盘磨耗盘允许有1处从周边至中心孔的裂纹或2处以上长度之和不大于150mm的裂纹,裂纹超限时更换;
(3)转8AG,转8G型心盘磨耗盘立面与底面磨耗后剩余厚度小于3mm时更换;
(4)转K1,转K2,转K4型心盘磨耗盘立面与底面磨耗后剩余厚度小于4mm时更换;
(5)从心盘衬垫内侧距上边缘径向15mm处测量,球面心盘衬垫破损或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垂直距离不符合要求时调整方法有以下4种:
(1)转8AG,转8G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应为(92+_2)mm,不符合时可调整下旁承座及下旁承垫板,下旁承底座部高度不大于30mm,下旁承垫板总厚度为2-14mm,数量为1-2块;
(2)转K1,转K2型转向架下旁承下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应为(86+_2)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下旁承调垫板总厚度为2-25mm,数量为1-3块;
(3)转K3型转向架下心盘底平面至下旁承顶面的距离为(131+_2)mm,不符合时可增减下旁承垫板,但不得超过3块;
(4)转K4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为(71+_2)mm.不符合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
2.课题设计的总体要求
由于火车的组件是相当的多,因此在检测的时候就要求检测的效率要搞,在现代化的科技社会里,要是能充分利用计算机,那么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就可以瞬间完成。在这里就要求我们能设计出能够智能检测的测量仪器,达到这一要求需要用到传感器、计算机、PLC编程等技术。另外考虑到要检测对象的成本和价值,不能只一味的追求高科技而忽略了所设计测量仪器的成本,要根据不同的部件设计出即经济又高效的产品。火车上的各组件都是精密器械,所以对其精度要求是比较搞的,在这里要求测量仪器能够精确到0.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