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20(江西专版).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20(江西专版).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20(江西专版).doc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20(江西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江西专版)20课时作业(二十)散文阅读(一)时间:45分钟分值:42分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21分)黄山听雨熊召政(1)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挂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2)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3)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霭,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弘的构筑了。(4)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5)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6)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一阵子好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象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7)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8)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9)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的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惟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脱俗的花朵来。(10)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11)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12)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13)雨是越下越浓了。(14)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丈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15)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鳌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16)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17)酒尽了,兴犹未尽。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上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18)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欲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1阅读第(3)到第(8)自然段,请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答:_2第(10)自然段中,作者说:“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最少写出三点)(6分)答:_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5)自然段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_4.下列对全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首尾呼应,以游览黄山为线索,表现了黄山冷峻的境界,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b黄山听雨,使落拓诗人与古人相通,对黄山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观照。c雨中饮茶饮酒,既是助兴,同时也丰富了作者听雨时的感受。d由于黄山听雨对作者极有意义,他希望这雨能一直落下去,让他好好欣赏。e本文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描摹了作者在雨中所见、所闻、所感,心灵在雨的滋养下更为强健。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58题。(21分)草原陈世旭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眉头像未解的结,你的脚步疲惫而蹒跚。我把喧嚣的城市留在身后,我把拥挤的人群留在身后,我把所有的躁动和冲撞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给苍茫。你失落了什么?你要寻找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我问蓝天,我问大地,我问草原。草原,向我张开博大的襟怀。从两边涌到路上来的、被露水淋得透湿的花枝和草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古老而烂漫的草原,是埋藏无数卜骨、陶片、断简、残碑的土地,是屹立长城、寺庙、宫阁、废墟的土地,是供叱咤风云、如狼似虎的壮士演习杀戮的土地。王朝的连绵不断的营寨埋进深草。将军的鹿角枪炮没入沼泽。方尖碑如断锷。水泡子是饮恨苍天的眼睛。从刀光火石到金戈铁马,从血流漂杵到冠盖如云,都杳然如苍狼呜咽。帝王的霸业连同古战场一起退出历史,一个鞍马部族的史诗在季节的河道声息干裂。而草原依旧。真静啊。天地间是一片肃穆。远远的什么地方,好像有人在动情地唱歌。哦,那是幻觉。只有风,只有白桦林,只有不甘寂寞的杜鹃、野百灵和蜜蜂在私语。思想就像徘徊在辽阔的草原上的孤马。你会一再地想起那些似乎遥远的、已经忘却的过去,心里无端地涌起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却是幽深的甜蜜或忧伤。你会觉得好像早就有过这种体验,或者早就做过一个和眼前的情景极为相似的梦。但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在一生中的哪个幸或不幸的时刻,你怎样也记不起来了。生活就像流水一样,淙淙地从你身边流过。你失落了很多,却不知道失落的是什么。最远的地方,热浪蒸腾的高坡,号角悄然响起。最初是一对,然后是一簇,然后是一片。然后,草原生命交响的高潮赫然君临。大宛汗血天马从西极承灵威、涉流沙而来,从黄河负图而来。与犁铧一起耕耘生民的艰辛;与刀斧一起划破凝滞的血海;与香车一起装点贵胄的荣华。你为文明所依赖,你也为文明所驾驭;你为文明所恩宠,你也为文明所束缚。什么时候,文明放逐了你?什么时候,文明又解放了你!于是你重又成为草原的王者、至尊。自由与奔放重又成为你的特权;铺张扬厉的野性重又回到你的身上。天风滚滚,海山苍苍,万象在旁啊,你又重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走云连风,吞吐大荒。狂舞的铁蹄在我的血管里奔腾,惊心动魄的轰响是冰河破裂、一泻千里的声音。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沉重。在地震般的战栗和闪电般的快乐的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的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挣脱欲望的缰索,卸下诱惑的鞍辔,去呼应草原生命大气磅礴的抒情一种另样的、博大的情怀,即爱生活、爱生命、爱大地,直到永远!夜要来了,多情的落日在吐力根河对岸向草原告别。暮色像紫丁香,有一个骑手在火红的天边向远方顶礼。这一天多么好!整个世界像在童话里变了样子。这样的日子一生也许只能遇见一次。这样的日子一生只要遇见一次。感谢你,草原!感谢你金灿灿的光,蓝湛湛的水,甜丝丝的风和轰轰烈烈的生命。在怒放的花丛中尽情流连吧,在熊熊的篝火前尽情跳跃吧,在生命的潮水里尽情徜徉吧。火在战栗,酒在燃烧,舞在踢踏,灵魂在腾飞。当黎明再来,金子般的朝霞又会喷薄而出,而我又将远行(原文有删改)5请概括文章画线部分的内容,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5分)答:_6“花枝和草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的什么情绪?(4分)答:_7文中说“感谢你,草原!”从全文看,“我”为什么要感谢草原?(6分)答:_8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大宛汗血天马”所蕴涵的作者的价值判断。(6分)答:_课时作业(二十)1答案 从作者认为“已不能参观黄山胜景”的“遗憾”,到只能“听雨”的“无奈”,再到认为“黄山只肯用雨来搪塞自己”的“抱怨”,到最后觉察出自己不曾受到尘世玷污的“坦然”“释然”。(6分)(如果只是简答成遗憾无奈抱怨释然,只能给3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散文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就要抓住作者表达心情的句子,如“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弘的构筑了”,从这句可看出,作者乘兴而来,遗憾的是竟然下起了雨;从“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中“只能”两字可看出,作者有些许的无奈;“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这个反问句显示出作者有几丝的不满与抱怨;最后“正因为我的落拓黄山才迎我以雨”,作者又因有另一番理解而释然。2答案 雨给作者以动力,令他明白有磨难的人生才有光彩。雨中饮酒,使他与自然亲近,从体悟自然中感悟永生。雨给了他豪情,使他超越了俗常人事,超越古今。雨使他明白了人生虽然苦难酸涩却也充实饱满。(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散文内容的理解与梳理能力。解答此题一方面要“瞻前顾后”,从句子前后寻找答案;另一方面,答案的要点一般要引用或组合或概括文章的句子,不可脱离文章天马行空的讲。从原文的“所以说”看出,本题答案的要点应在此句话之前,然后要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进行问法转换。今夜的黄山雨为什么是为我下的?也就是今夜的黄山雨给了我哪些新的感觉与感悟。结合第(9)段内容,答案就很明显了。3答案 (1)通感:如“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以触觉写听觉;“并细细品味:哪是鳌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以味觉写视觉,表现黄山的雨令我陶醉,使我回味无穷。(3分)(2)排比,表现了黄山自然景观之雄奇与美丽。(2分)解析 本题考查散文的表现手法中的修辞手法。回答此类题的常见模式是: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句子具体分析手法的表现效果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ce解析 a项,“以游览黄山为线索”错,文章中作者并没有开始登黄山,只是写自己在农户听黄山之雨。b项,“对黄山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观照”错,作者还没有观赏黄山美景,只是一种听雨的联想与感悟。d项,“让他好好欣赏”错,文中的意思是“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而非现实中的好好欣赏。5答案 内容:写了草原文明的沧桑巨变。(1分)意图:和下文描写草原的自然风光“依旧”构成对比,突出了草原风光的亘古永恒。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写自己面对永恒的自然风光而产生人生感悟作铺垫。(每点2分)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本段内容写的是草原文明的变迁,结构上是个典型的过渡段,上文写作者走进草原和产生的历史文明联想,下文则描写草原永恒的自然风光,抒写人生感悟。分析语段在文中的位置,是把握语段作用的重要入口。6答案 修辞手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情绪:明写“花枝”和“草”的殷勤相迎,暗写“我”登上草原的喜悦之情。(2分)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抓住句中的两个关键词“殷勤”“拂着”不难判断出使用的修辞手法。第二问实则考查衬托的手法,作者明写花草,实则借助花草传达自己的感受。7答案 当“我”失落、疲惫、焦躁时,草原张开博大的胸襟接纳了我。草原使“我”的灵魂大彻大悟,使“我”领悟了生命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每点3分)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主要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属于典型的原因概括题。回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全文的脉络: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七个自然段写“我”因疲惫走进草原;后面的段落则写了“我”面对草原的所见所想所感,归结一下,便可总结出答案。一定要借助文中的关键语段把握有效信息,比如第一段“疲惫”“蹒跚”,倒数第五自然段“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沉重”“我忽然领悟了生命的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等语段。8答案 “大宛汗血天马”为历史文明付出过血与汗,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2分)当它与现代文明发生碰撞后,它又回归自然,回归铺张扬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