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浙江专版).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浙江专版).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浙江专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浙江专版)17课时作业(十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间:45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 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1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4分)答:_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6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尊卢沙宋濂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zh:捆,绑)之。尊卢沙曰:“慎勿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寘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槃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y,割鼻)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然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3简析文中尊卢沙这个人物形象。(4分)答:_4本文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三、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大龙湫记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馀,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馀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5本文描绘了大龙湫两种不同性质的美,分别是什么?(4分)答:_6第一段作者是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大龙湫进行描写的?(6分)答:_课时作业(十七)1借景抒情或以景衬情。诗人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十年前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运用对比。用十年前愉悦的心情与十年后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伤痛。2(1)老当益壮的情感。“鬓华虽改心无改”,正说明诗人年岁已老,但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不愿服老的情感溢于言表。(2)抑郁、矛盾的心情。重听旧曲,却“犹似当年醉里声”,不难体会到词人豪放话语中的抑郁与矛盾:眼前虽然壮心不已但苦于无法施展。3尊卢沙是一个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爱说大话而无实际能力的人;他自以为是,要做楚王的老师;他发誓能使楚国强大,结果落得个被割鼻子的下场。4语言描写。本文为了突出尊卢沙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一特点,多处描写他的口出狂言,以呈现其装腔作势之态和诳人的本质。言为心声,通过语言揭示人物的性格本质。5阳刚之美。阴柔之美。6先从听觉进行描写,侧重写水声之大,撼人心魄,如“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馀,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借水声之大来渲染水势,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接着,又从视觉的角度对山景进行描摹,极为精彩,且动静相间:“作人俯势”是动,“如大楹”是静;“两股相倚立”是动,“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则为静中之动。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对大龙湫进行侧面烘托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