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pdf_第1页
考研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pdf_第2页
考研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pdf_第3页
考研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pdf_第4页
考研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考研考研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应试精华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考题精选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2 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 路德维希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中指出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中指出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3 3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 所以立天地者所以立天地者 水也水也 成天地者成天地者 气也气也 水土之气水土之气 升而升而 为天为天 这是 这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朴素 唯物主义的观点 4 4 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 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 由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 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 它由体温推动 由 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 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 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 终于躺下 死去食料支持 没有食料 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 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 终于躺下 死去 这这 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好学网 5 5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剩余价值论B 阶级斗争理论C 辩证法D 科学的实践观 6 6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7 7 狼孩没有意识 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狼孩没有意识 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且是社会的产物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 象 C 是社会的产物 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8 8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 实践B 运动C 静止D 时间和空间 9 9 主张 主张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 的观点 属于 的观点 属于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 精细物质 的 机械唯物主义 1010 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 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 A 时间B 空间C 绝对运动D 相对静止 1111 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 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发展的本质是 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 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发展的本质是 A 变化B 增加C 创新D 运动 1212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 这是 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B 形而上学的思想C 诡辩论的思想D 唯心主义 的思想 1313 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同一性和斗争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对抗性和兼容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性 1414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 互相否定 1515 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 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 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A 形而上学观点B 诡辩论的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法的观点 1616 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A 与本质无关的现象B 纯粹偶然的现象C 人的主观错觉D 以歪曲颠倒的 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1717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 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 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结论这一结论 是 是 A 唯心主义观点B 辩证法观点C 相对主义观点D 机械论观点 1818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在强调 这是在强调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1919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 整个流体静力学 托里拆利等 是由于进 整个流体静力学 托里拆利等 是由于 1616 世纪和世纪和 1717 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 而产生的 这说明 而产生的 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 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20 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 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 眼见为实眼见为实 对 对 眼见为实眼见为实 的哲学评价正确的是 的哲学评价正确的是 A 它肯定感性认识的正确性B 它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 C 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D 它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12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认识的本质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2222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 选择论B 反映论C 建构论D 创造论 2323 古希腊哲学家说 没有理性 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古希腊哲学家说 没有理性 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 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 认识的辩证统一 C 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 是错误的观点D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 用 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2424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 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 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 深入水底觅得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 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 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 深入水底觅得 骊珠骊珠 从哲学上讲 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从哲学上讲 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 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B 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 展 C 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D 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 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525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对真理相对性的正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对真理相对性的正 确理解 确理解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 理 C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很多种的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626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真理是绝对的 谬误是相对的B 真理是有条件的 谬误是无条件的 C 真理是客观的 谬误是主观的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对事物的 歪曲反映 2727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 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 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 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 最后避难最后避难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所所 中驱逐出去 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中驱逐出去 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A 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 的D 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2828 恩格斯指出 恩格斯指出 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 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 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 一切理论观念 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 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一切理论观念 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 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 被引申出来的时候 才能理解被引申出来的时候 才能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 用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929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不同的 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A 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 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B 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C 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 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D 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3030 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 社会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这句话揭示了 A 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 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3131 马克思指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 马克思指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 现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要是对 现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 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3232 认为 认为 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这一观点是 这一观点是 A 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的错误观点B 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 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D 曲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错误观点 3333 认为 认为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 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 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 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 A 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B 否认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 体性D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3434 在历史转折时期在历史转折时期 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 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 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 A 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性B 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 发挥作用的条件性 C 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D 是 英雄创造历史 的 观点好学网 3535 认为 认为 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这一观点是 这一观点是 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3636 时势造英雄时势造英雄 与与 英雄造时势英雄造时势 这两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 A 都正确表达了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B 都否认杰出人物发挥作用从属 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C 前者是唯物主义命题 后者是唯心史观D 前者是唯心史观 后者是唯物 主义命题 3737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剧中人剧中人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 剧作者剧作者 这一观点属于 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 历史辩证法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 历史决定 论观点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3838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句话表明 这句话表明 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3939 在小规模范围内 以货币为交换媒介 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 交换商品以满足 在小规模范围内 以货币为交换媒介 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 交换商品以满足 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 这种经济形态是指 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 这种经济形态是指 A 自然经济B 简单商品经济C 发达商品经济D 市场经济 4040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 法国的小农法国的小农 还是英国的资还是英国的资 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 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 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 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 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得出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得出 A 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14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 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 因为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 人类生存 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 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242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 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B 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4343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A 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B 两种不同的商品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 C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D 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44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它是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它是在 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中实现的 4545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效率 它特指的是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效率 它特指的是 A 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 抽象劳动的生产率C 个别劳动的生产率D 社会劳 动的生产率 4646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 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商品交换的实现C 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 出现D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4747 马克思认为马克思认为 一种商品变成货币一种商品变成货币 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换句话说换句话说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这句话说明了 这句话说明了 A 货币的本质B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一回事 C 货币的基本职能D 只有货币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4848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 其特点是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 其特点是 A 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B 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C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D 可以是支票或电子货币 4949 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 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 A 市场机制的作用完成的B 政府的宏观调控完成的C 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的 D 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的 50 50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其根据是资本不同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其根据是资本不同 部分 部分 A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D 周转速度的不同 51 51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200200 万元 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万元 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 100100 万元 购买劳动力万元 购买劳动力 部分为部分为 8080 万元 生产出商品价值万元 生产出商品价值 300300 万元 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万元 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 300 B 200 C 150 D 100 52 52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 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通常会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 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通常会 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 值的生产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C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D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 价格 53 53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 压力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 从而占有压力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 从而占有 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 54 54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指出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指出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 同时在另一极 即在把自己的产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 同时在另一极 即在把自己的产 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 是贫困 劳动折磨 受奴役 无知 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 是贫困 劳动折磨 受奴役 无知 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 累累 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A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C 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 本质地 必然地联系在一起 D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就是 机器排斥工人 的过程 55 55 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在资本积累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在资本积累 过程中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过程中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A 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B 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下降 56 56 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 100100 万元万元 其资本有机构成是其资本有机构成是 4 14 1 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 商品价值为商品价值为 120120 万元 其剩余价值率是 万元 其剩余价值率是 A 20 B 80 C 100 D 120 5757 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 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 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 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 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A 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B 在金融资本的 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D 瓜分世界的资 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858 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 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 用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用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 国际卡特尔B 混合联合企业C 跨国公司D 国际康采恩 5959 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 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 从根本上说是 生和发展 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 国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B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C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加强垄断统治的结果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结果 60 60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资本论 第一卷的发表B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C 共产主义同盟的创立D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6161 人的依赖性关系人的依赖性关系 和和 物的依赖性关系物的依赖性关系 分别是指 分别是指 A 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原始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资本主义社会和原始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 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2 62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A 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B 经济斗争C 暴力革命D 政治斗争 63 63 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首次指出中首次指出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 一下子一下子 同时发生的行动 在经验上同时发生的行动 在经验上 才是可能的 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才是可能的 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这说明 这说明 A 无产阶级革命不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一定会失败 B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 C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 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同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一时期发动革命 D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一起 同时发动革命 64 64 列宁的列宁的 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 的依据是 的依据是 A 俄国的特殊国情B 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的产生C 无产阶级的新变化D 帝 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6565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建立和发展公有制B 支持世界无产阶级革命C 镇压阶级敌人D 消灭剥 削 消灭阶级 进入无阶级社会 6666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质和核心是民主集中制B 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 是全部人的民主D 其原则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没有历史联系 676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共同富裕C 公有制为主体D 社会和谐 6868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B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C 夺取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696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 A 先进性B 组织纪律性C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D 无产阶级 7070 无论如何无论如何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 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 在什么在什么 时候 用什么办法 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 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时候 用什么办法 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 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 和劝导的使命 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和劝导的使命 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表明 表明 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立场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 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1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D 欧洲 人文主义 2 2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国化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国化是 A 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B 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C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指导和运用于中国实践 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D 对 中国传统哲学批判继承的过程 3 3 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A 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展 片面扩大了精神的作用B 社会没落反动阶级的 拥护和利用 使其得以保存和广泛流传 C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 直线型和片面性 死板和僵化D 片面夸大概念理性 4 4 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B 世界统一于存在C 万物皆在我心中D 绝对 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5 5 黑格尔认为 自然界只是观念的 黑格尔认为 自然界只是观念的 外化外化 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 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 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 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 己的多样性 因此 它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发展阶段同时地和一个挨着一个地展示出来 己的多样性 因此 它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发展阶段同时地和一个挨着一个地展示出来 并且注定永远重复总是同一的过程 黑格尔这个观点是 并且注定永远重复总是同一的过程 黑格尔这个观点是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主观辩证法D 形而上学 6 6 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这是因为 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B 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C 实践构成了人的特殊生命形式D 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7 7 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 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 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 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 A 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B 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C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8 8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 马者马者 所以命形也所以命形也 白者白者 所以命色也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命色者 非命非命 形也 故曰 白马非马形也 故曰 白马非马 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 普遍和 特殊的关系 9 9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010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 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 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B 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C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D 千 里之堤 溃于蚁穴 1111 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A 冰 水 汽B 生产粮食 粮食被人消费 生产粮食 C 团结 批评 团结D 光的微粒说 光的波动说 光的波粒二象说 1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彻底划清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彻底划清了 A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界限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D 辩证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反映论 的界限 131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 一般的抽象的人B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 一定的集团和社会D 处 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141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 实践关系B 认识关系C 价值关系D 审美关系 1515 对于同一棵大树 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 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 植物学家看到的 对于同一棵大树 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 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 植物学家看到的 是它的形态特征 这是由于 是它的形态特征 这是由于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1616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 道尔顿断言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 道尔顿断言 物质是最终的 不可再分的单元物质是最终的 不可再分的单元 整整个个 1919 世纪 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 但是世纪 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 但是 18971897 年电子的发现 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年电子的发现 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 这时 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这时 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 19001900 年的 元旦献词 中声称年的 元旦献词 中声称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 厦中厦中 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电子再不可分了电子再不可分了 但随后基本粒但随后基本粒 子的大量发现 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 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子的大量发现 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 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A 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B 绝对真理是不存在 的 C 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D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 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1717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 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B 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 目标 C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 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 践检验 1818 下列事物中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下列事物中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范畴的有 范畴的有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191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主要表现在 系的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主要表现在 A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B 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 会的性质和面貌 C 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D 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 作用 但不是决定作用 2020 马克思曾指出马克思曾指出 如果说如果说 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 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 起起 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 那么那么 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同时也认为同时也认为 生生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这说明 这说明 A 从一定意义上说 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B 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 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 直接的要素D 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 性 2121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 度及设施 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是 度及设施 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组成B 政治上层建筑是意识 思想 的 物质的附属物 C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D 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 建筑的前提和基础 2222 马克思指出 科学 马克思指出 科学 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 A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B 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 定的好学网 C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D 科学技术具有多方位的社会 功能 2323 同自然规律相比 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同自然规律相比 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A 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B 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C 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D 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科 学上的预见 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2424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 它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是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 它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是 A 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B 商品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劳 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C 商品经济是开放型 开拓进取型经济D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 形态 2525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下列关于使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下列关于使用 价值与价值的表述 正确的有 价值与价值的表述 正确的有 A 使用价值是永恒范畴 而价值是历史范畴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 属性 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 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D 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相互 依存 互为前提 又相互对立 26 26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 缺一不可 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 缺一不可 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A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B 生产者既实现了商品的使 用价值 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C 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D 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 值 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 2727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的区别在于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的区别在于 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 抽象劳动是一般的人类劳动B 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 同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2828 马克思指出 马克思指出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把金银等贵重金属从商品世 把金银等贵重金属从商品世 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因为 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因为 A 金银是贵重的稀有金属 具有价值B 金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 C 人们偏好拥有金银等贵重金属D 金银是天然的 不需要付出劳动 2929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 价值 价格 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 价值 价格 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价格受价值影响 随供求关系变化而 变动 C 价格由价值决定 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 价格由价值决定 受供求关系影响又 制约供求关系 303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它是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它是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继承和发展B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C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D 是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分 配的理论 3131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对资本主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对资本主 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 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 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3232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影响资本积累数量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影响资本积累数量 的因素有 的因素有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33 33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 下列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说法正确的是 A 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B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 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 C 资本主义工资小于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新价值D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 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 3434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 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 平均利润 的形成D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535 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 单个资本的增大B 科学技术的进步C 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D 平均利润 率的下降 3636 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 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 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 不过它具有一个神不过它具有一个神 秘的形式 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秘的形式 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 恩格斯也指出恩格斯也指出 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 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 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 淆淆 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 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D 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737 列宁说 列宁说 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 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 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 与与 之并存 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 磨擦和冲突之并存 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 磨擦和冲突 垄断并不能消灭竞争垄断并不能消灭竞争 其其 原因在于 原因在于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生产社会化B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C 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D 不存在 绝对的集中 和 纯粹的垄断 3838 在商品经济中 价值规律始终发挥作用 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价 在商品经济中 价值规律始终发挥作用 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价 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3939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 形式 因为 形式 因为 A 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B 按垄断低价的买卖行为 仍然是等价交换 C 从整个社会看 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D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4040 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明显表现有 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明显表现有 A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 国际金融交易的总额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的总额D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投资格 局多元化 4141 马克思指出马克思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是决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 高效高效高效高效 分享分享分享分享 好学网 400 0919 456 不会灭亡的不会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