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doc_第1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doc_第2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doc_第3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doc_第4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儿童复原力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生 刘霞 指导教师 戴艳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从长远来看,这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对流入地经济和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所处的学习、生存、人际等环境以及家庭教育都不利于起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出现了心理发展规模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这就是说有部分流动儿童出现了心理复原的现象即个体心理发展未收到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的一种发展现象。本文旨在运用国内外复原研究成果对流动儿童复原力现状和作用途径进行探索。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多元芳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健康青少年复原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体表现为复原力环境支持量表和内在特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达到了0.920和0.846,其结构效度良好,基本符合Bcnard 提出的原理论模型,这说明该量表适合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使用。(2)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包括留守儿童和其他本地儿童)的复原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流动儿童男生,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小学五年级,独生子女家庭流动儿童非独生子女家庭流动儿童,私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并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4)复原力环境支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积极应对方式、焦虑水平,其中间接的方式为主要方式,即复原力环境支持通过对复原力内在特制的影响实现起对自尊、积极应对方式、焦虑水平的影响作用。而复原力内在特质则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积极应对的方式、焦虑水平。 关键词:流动儿童 复原力 量表修订 作用途径目录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流动人口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的流动向家庭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足以“举家迁徒”的形式进行流动。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的明显增强,流动人口中16岁及以下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流动儿童的出现是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必然存在的现象。流动是艰辛的,“居无定所”的流动特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成长和生活,这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对流动儿童现象的关注可以帮助理解“流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儿童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其实质就是考察环境与人的发展间的关系问题。如今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已经不再是那种“逆境发展不足”的病理学模式,研究者已将儿童视为在其所处生态环境中积极活动的个体,注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机制。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启发,青少年复原力研究逐渐成为各种身处风险(at risk)的青少年适应个体差异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正是基于发展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考察流动儿童的复原力现状和作用途径,为家长、教育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工作者帮助流动儿童获得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2 有关流动儿童的文献综述21流动儿童的界定 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群体,要理解流动儿童就得先理解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形成的。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多种多样,导致产生了一些内涵相近而外延有别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概念,例如流动人口、移动人口、外来人口、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农民工、民工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的“流动人口”的条目是这样界定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短期迁移人口。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虽然流动人口和钱仪容口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而流动相对而言则是短期的、往复的、不导致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改变。可见,流动人口,主要是只还没有实现移民的社会移动人口,即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具体而言,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流动人口”是指户籍不在本地,但在居住时间长度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背景之下,流动人口尤指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几亿游离于土地的中国农民。由此,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界定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的半年以上6-16岁的少年儿童,与流动儿童概念相对应的是本地儿童,包括户籍在农村的和城市的所有儿童。其中农村儿童又包括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村儿童。22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流动儿童处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7-12岁和12-18岁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7-12岁的儿童心理发展内容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12-18剩余的心理发展内容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然而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教育条件共同决定的。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条件则规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社会生活方式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朱志贤,1989)。简而言之,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将带来良好的心理发展结果,反之则带来心理发展问题甚至障碍。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对“流动”给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如下:2.2.1学习环境 为了实现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许多学者和专家做了大量相关政策和现状分析,这为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仍然在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从目前来看,流动儿童基本上能够找到相应的学校进行学习,这类学校一般分布在城市周边,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研究表明这两类学校都不太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比如公路学校离得流动儿童更容易感受到自卑和孤独感(周浩,2001),私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低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孙晓莉,2006)。不过从教学环境和条件上来看,公立学校更好,通过访谈了解到如果有条件家长还是很愿意将孩子送进公立学校学习,但是公立学校的学生多是本地儿童,因此流动儿童面临适应公立学校特有的教学和学习氛围。而在流动儿童学校普遍被认为“二流动”,流动的教师、流动的学生、流动的校址。不过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校址是比较稳定的。但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进入这一类学校的教师有三种类型,一是来自退休的公立学校教师,二是来自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三是来自条件较差的乡村教师。其中一类和三类相对与第二类教师老说比例较小。而第二类应届毕业生选择这样的学校工作多是将这份工作作为跳板,很少会长期在这样的学校工作。这是受私立学校工作待遇和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流动的学生是因为流动儿童常常跟着父母或者抚养人的工作地点的改变而流动,学校、班级、同学、教师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管是进入公立学校还是进入私立学校的流动儿童都面临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因此学习环境是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2.2.2 生存环境 流动儿童多是来自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或抚养者来到城市多是靠打临工或者做小买卖维持生活,其住房条件和物质条件等都不如本地儿童。在住房方面流动儿童家庭一般选择廉价的出租房生活,这些地方房子简单而窄小,流动人口也特别多。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表明90.47%的流动家庭是租房住,2.79%借房,其中79.24%的流动儿童没有自己的房间与大人同住。没有独立厕所和厨房的流动家庭分别占到45.24%和36.47%(邹泓,2004)。我国2001年城市居民生活调查发现,有浴室或厕所的家庭占75%(郭红,2000)。这表明在住房条件上,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有较大差距。另外流动儿童家庭耐用消费品占有情况表明拥有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的流动家庭的比重分别为39.99%、75.01%和37.21%(邹泓,2004)。城市户籍人口中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的家庭占有率已基本饱和。可见流动儿童家庭的物质条件明显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由次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家庭的物质条件两方面的生存环境来看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2.2.3 人际环境 儿童的人际环境包括学校、邻里、家庭、父母是会关系网等子环境组成。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每一个子环境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学校是流动的,那么学校里的教师、同学都是变化的。邻居也是变化的,因为租房住的往往都是流动人口。父母的社会关系最初都在农村,但随着进入城市后,农村的社会关系渐渐减少联系,城市了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流动儿童的人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因此流动的人际环境是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2.2.4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但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杨卉,2007),流动儿童父母普遍表现出较高的教育需求(张宁,2005)。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是家庭关注的焦点(刘南,2006)。在父母教育观念上,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但期望值过高(关颖,2002:;张宁,2005),特别是对学业期望方面,而在父母教育行为上,满足孩子与限制孩子发展并存(关颖,2002;张宁,2005)。总体来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少科学化的指导,方式落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少家庭学习的氛围;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平等的现象(刘南,2006)。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缺乏民主(高梅书,2004;石红春,2006;张宁,2005)。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为流动儿童受到的是与周围的现实环境,较为脱节的家庭教育,这不利于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故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也是构成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总的来说“流动”给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包括学习环境、生存环境、人际环境的环境方面,以及家庭教育跟不上“流动”带来的适应问题的不利因素。2.3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现状分析 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都不利于其心理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研究者也分别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自我、学习等方面揭示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3.1 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以心理健康作为主体对流动儿童进行研究的课题一般采用华东师范周不成于1991年修订的“心意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测验手段。该量表是按照焦虑反应的表现方式和场合来分类的,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从各个分量表的结果,可以诊断出个体的焦虑中,哪个方面问题较大。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一定的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钟爱萍,2004),并且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等方面都高于城市儿童(刘正荣,2006)。同时,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其中包括家庭因素(父母情况、经济情况、家庭素养)、学校因素(学校氛围、教师因素、生际关系)、社会因素(社会环境、邻居环境)、自身因素(适应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钟爱萍,2004);还有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揭示的影响因素,客观方面有父母职业状况、家庭关系的性质、生活空间场所的变动、进城后就读学校的类型、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性别、年龄等因素,主观方面有对就读学校的满意程度、对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自我身份认同情况等因素(刘正荣,2006)。2.3.2社会适应方面 社会适应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贾晓波,2001)。2.3.3自我方面 流动儿童自我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以自尊、自我意识、自信等为具体的研究内容。2.3.4学习方面 流动儿童多是属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心理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们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4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受到流动儿童心理发展不利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总体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自我发展、学习状态各方面都不如城市儿童。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流动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这表明流动儿童群体内存在心理发展差异。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确实存在差异,那么是什么因素引起这样的差异呢?这将带领着我们去寻找对流动儿童起着积极作用的复原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3复原力研究综述3.1复原力的概念界定 我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动态的和静态的操作定义。动态的操作定义强调复原的过程、经历等方面,而静态的操作定义强调复原的结果、品质等方面。动态和静态两种操作定义各有特点,因此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确定。本研究将复原界定为个体在压力或逆境中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复原力内在特质(自我观察、自我效能和同理心等)和环境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等),并强调二者的作用关系。3.2复原力的缘起于发展 复原力源于逆境研究,所以绝大部分的复原力研究对象都集中在处于逆境的个体,然而有研究者(于肖楠等,2005)认为复原力的研究不能仅仅限于逆境的情境下,顺境也需要复原力。复原力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但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