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1-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含2013年模拟、调研试题,含解析)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惠州模考)初学记引宋百官春秋说:“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汉因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中的彤伯与成王有血缘关系b秦朝承袭了周朝的封建宗盟制度c宗正的权力高于周成王d反映君主专制下对王族的管理解析:据“始选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信息,可以看出“宗正”是由同一血缘关系的族人担任,故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秦朝实行郡县制,故排除;由“掌王亲属”可以看出宗正只是管理王族事务的,故c项说法错误;d项错在“君主专制”。答案:a2(2013深圳二调)宗法制度是周代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全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据题干可知,西周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逐步无法维持分封建国的局面,说明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分封制逐渐崩溃。a项是祭祀活动;b项反映宗法血缘关系遭破坏,诸侯相互争夺,符合题意;c项与周代史实不符;d项公卿大夫世袭,不是官僚体制的表现,排除。答案:b3下面是某校高三(1)班历史课上,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展示的一个卡片,老师要求学生把卡片补充完整,如果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回答,你认为正确的是()(小明的回答)政治作为: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评价: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小红的回答)政治作为:建立皇帝制度;评价:使皇权至高无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但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小亮的回答)政治作为:建立三公九卿制度;评价:有利于辅佐皇帝处理中央事务,强化了皇权。(小军的回答)政治作为:率先开创郡县制;评价: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使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abc d解析:考查了学生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的叙述均符合史实。中“率先开创郡县制”的说法错误,因为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应选a。答案:a4(2013南京模拟)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与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和材料“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说明,郡县制和分封制都有其合理性,故b项正确。答案:b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分封同姓诸侯国解析:材料表明汉代的兴盛是由于采取了地方行政权归郡,牵制郡的长官,反映了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为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结合汉武帝推恩令的内涵,可知是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以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答案为b。答案:b6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君主专制b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d提高行政办事效率解析:材料中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根据所学可以理解到这一规定旨在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答案:d7(2013汕头期末)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a中书门下、枢密院 b三司、枢密院c中书门下、三司 d枢密院、三衙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抓住“持文武二柄”关键信息。宋代仍是三省六部制,但形同虚设,中书门下掌行政,而枢密院掌军事。答案:a8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c削弱了中央集权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解析:本题考查行省制度。从材料信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可知最初行省为中央派出“分任军民之事”的机构,故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答案:a9(2013福州质检)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展示的内容,空格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世卿世禄门阀地位才能道德文化文章a bc d解析:依据表格内容,如“血缘贵族”“世家子弟”首先确定对应的是“世卿世禄”和“门阀地位”;再结合战国秦汉与唐宋明清分别实行的察举制与科举制等信息,即可确定正确的顺序是b项。答案:b10下图此腰牌主人是明人王忬(15071560年),苏州太仓人,字民应。嘉靖进士。曾任御史,此腰牌即为监察御史腰牌。下面是某校高三(5)班同学对该腰牌主人的职责和当时发挥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监察官员实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b该监察官员的工作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该监察官员的工作实际效能是有限的d该监察官员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监察官员是皇帝加强统治的工具,不可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应选d。答案:d11(2013辽宁期末)“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较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的矛盾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解析: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度,皇帝提拔地位较低的官员充当自己的顾问,其实质是加强皇权,因此没有突破皇权专制的本质,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a12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 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隐患,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解析:依据所学,秦始皇与唐太宗的说法是与史实相符合的;废丞相不是明成祖而是明太祖;实现皇位世袭从秦始皇就开始了,所以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13天津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8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6分)并分析其意义。(3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概括分析历史问题。(1)问要根据材料概括汉朝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历史渊源要从汉承秦制的角度分析。(2)问根据材料中的“封建王侯”概括措施;从“自置吏”“得赋敛”入手总结具体内容;结合“七国之乱”等史实概括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危害。(3)问结合材料中的“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分别隶属于汉郡”“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措施”。“意义”从清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14(2013启东检测)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地南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材料三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赵俪生文集第三卷材料四(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顾炎武日知录卷九(1)秦王嬴政即位那一年(即秦王嬴政元年)是公元前246年,那么材料一中“二十六年”指哪一年?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7分)(2)根据材料二,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6分)(3)请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三中的信息解释材料四中“以卑临尊”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而赏厚”有什么积极作用。(7分)(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6分)解析:第(1)问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理由”在材料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封制导致诸侯分裂混战而周天子“弗能禁”;二是郡县制容易控制地方。第(2)问划界的原则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原因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的角度来回答。第(3)问考查阅读材料与分析材料能力,首先要明白“以卑临尊”的字面意思,然后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刺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拆除施工方案(3篇)
- 福田深水井施工方案(3篇)
- 咸宁庭院假山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优化钢筋(3篇)
- 二装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 新春趣味猜谜题目及答案
- 写意头像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羊和狼数学题目及答案
- 蓝色画风初中新生入学指南
- 原料药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膝关节体格检查专家讲座
- 江苏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 第4章 动车组车体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某某公司省长市长质量奖申报自述材料
- 2022年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 电影预算表格(双语)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
- 物业证明格式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