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二三四五六在高一物理新教材中,编者为了降低难度,将运动学放在第一二章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中所涉及的公式太多,学生识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想要哪个公式能信手拈来且准确无误。笔者在参考了一些教辅资料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这部分内容总结如下:一个核心:加速度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特征就是加速度恒定,关于加速度应该理解以下内容:1、 质点在某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跟所用时间的比值是该过程的加速度。2、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亦可采用、同向是加速运动,、反向是减速运动的规律来判断加速度的方向。3、 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量和时间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跟速度大小没有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很大;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4、 加速度表示的是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而速度变化量才是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大小。二种图像在研究质点运动的过程中,采用图像的方法可以让一些问题变得直观,简洁。常用的图像有x-t图,-t图两种。由于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只能表示出两个方向,故凡是在x-t图和-t图中出现的图线(不论曲直)表示的都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规律。x2et4t3t/st2t1ox/mabcdfx1x3图1图2v2et4t3tt2t1ovabcdfv1v31、x-t图(如图1)(1)质点在零时刻从x1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t1时刻到达x2位置,之后静止,在t2时刻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t3时刻回到参考点,t4时刻匀速运动到参考点的另一侧x3位置处。(2)任何一条直线的斜率(直线与t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大小跟质点速度的大小相等,斜率的正负(锐角的正切为正,钝角的正切为负)对应着速度的方向。(3)每一条倾斜直线代表一个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4)ab段与cd段所表示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斜率有vabvcd且速度方向相反,cd段与de段,根据斜率有vcd=vde且速度方向相同。2、v-t图(如图2)(1)质点在零时刻以v1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速度达到v2,之后以v2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到t2时刻,然后以v2为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t3时刻速度减为零,接着做初速度为零的反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到t4时刻速度变为v3。(2)任何一条直线的斜率(直线与t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大小跟质点加速度的大小相等,斜率的正负(锐角的正切为正,钝角的正切为负)对应着加速度的方向。(3)关于速度方向,凡是t轴以上的线段表示速度为正方向,t轴以下的线段表示速度为反方向。(4)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大小跟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且t轴以上的面积表示位移为正方向,t轴以下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方向。(5)ab段与cd段所表示的加速度大小不同,根据斜率有abcd且加速度方向相反,cd段与de段,根据斜率有cd=de且加速度方向相同。三个基本公式本章内容以公式多,且涉及的运动学物理量多而让学生感觉太复杂、难以适从,而找不到好的方法下手,实际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最基本的只有三个,其它公式都是由这三个公式推导出来的。1、速度公式:v=v0+t该公式是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而来。2、平均速度公式:=(v0+v)该公式是利用v-t图中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大小跟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的结论及=推导而出。3、位移公式:x= v0t+t2该公式是由x=t=(v0+v)t及v=v0+t推导而出。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在消去t后可得到一个推论叫位移-速度关系式:v2- v02=2x。在这四个公式中,关于五个运动学物理量(v0、v、x、t)每个公式都少其中一个物理量,由此可知,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物理量,简记为“知三求二”。即在同一过程知其三就可以上四个公式求出该过程的另外两个量。 四个推论在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题时,有四个推论是经常使用的,记住它们直接使用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题。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t(等时相邻位移之差如果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该质点一定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位移公式x= v0t+t2算出每一段位移后相减即可得到。2、 位移-速度关系式:v2- v02=2x(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在消去t后得到)。3、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中=(v0+v)。利用速度公式v=v0+t即可推导而出。4、 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x中=。利用位移-速度关系式v2- v02=2x即可推导而出。关于vt中和vx中的大小,不论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vt中vx中的结论成立。五个比例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许多时候遇到的题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是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亦可看成是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面是五个常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1:2:3:n。2、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1:3:5:(2n-1)。3、前1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1:22:32:n2。4、第1x内、第2x内、第3x内第nx内的时间之比1:():():()。5、前1x内、前2x内、前3x内前nx内的时间之比1:():():()。一题六解本章涉及的物理量多, 公式多,许多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在平时练习时若能经常思考一题多解,即一种方法出来后,再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坚持不懈,定能收获不小.题: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秒内的位移为7米,求物体的加速度。解法一 :利用比例关系 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有x1:x4=1:7,由题知x4=7m得出第1秒内位移为x1=1m,又x1=t2,得=2x1/t2=2m/s2。解法二 : 利用平均速度公式 第4秒内的位移为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乘以时间,即:x4=t=(v3+v4)t=(3+4)1得 =2m/s2。解法三: 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式 研究第4秒内,v42- v32=2x4,代入数据得=2m/s2。 解法四 : 利用初速度为零的位移公式 根据第4秒内的位移等于前4秒内的位移减去前3秒内的位移,x4=t42-t32代入数据得=2m/s2。解法五: 利用初速度不为零的位移公式 根据第4秒内的位移公式x= v3 t +t2第3秒末速度v3=3,代入数据得=2m/s2。解法六 : 利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公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3.5=4=7m/s,而v3.5=3.5,代入数据得=2m/s2。高一学生刚接触直线运动时,普遍感到公式多,不易牢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死期合同(标准版)
- 2025威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教育学(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2030中国固体碱硅酸盐行业供需态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双马来酰亚胺三嗪(BT)树脂行业现状调查及产能预测报告
- 2025人民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计量竞赛试题及答案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水稻螟虫绿色防控
- 2024版2025秋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 家电合伙合同(标准版)
- 血站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iptv技术考试题库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学科交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山东中专学籍管理办法
- 老年营养健康宣教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