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1)【同步达纲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1分)a蝉蜕(tu) 秕谷(b) 塑像(su) 面颊(ji)b鸟巢(cho)筋骨(jn g) 胳膊(g bo) 支撑(chng)c狼藉(j)琐屑(xio) 奔丧(bn sng)差使(chi)d惊惶(hung) 闪烁(shu) 打颤(zhn)骨碌(g lu)2为下列加黑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每题0.5分)(1)水涨起来了(a、zhng b、zhng)( )(2)黄晕的光(a、yn b、yn)( )(3)更衣室(a、gng b、gng)( )(4)随声附和 (a、h b、h c、hu)( )3为下面词语中加黑字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0.5分)准备着着火了没着了着落a、zhezhozhozhub、zhozhozhzhuc、zhozhuzhozhed、zhuzhozhozh4按句中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5分,每题0.5分)(1)一到冬天就(zh)_伏不动。(2)松鼠漂亮、(xn)_良、乖巧。(3)万条垂下绿丝(to)_。(4)也许觉得那(nio)_娜多姿的柳树。(5)顿时出现了一座(shn)_楼。(6)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pn)_中。(7)再过两个月,燕子(pin)_然归来。5选出表中全部正确的一项( )。(0.5分)字母序号字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应查字母应查部首应查笔画a 懊 a 忄12 b 妆 z 女 4 c 困 k 木 3 d 世 sh 一 4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0.5分)a、殷切 玛瑙 苦恼 莫不关心 b、草坪 蹊跷 鄙薄 感概良深c、揣测 国籍 匀称 触目伤怀 d、蹒跚 署名 诚恳 碌碌无为7解释下面加黑的字。(2.5分,每题0.5分)(1)陛下请看( )(2)皇帝赐给骗子( )(3)碧玉妆成一树高( )(4)耳目为之一新( )(5)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8写出下列各句中与“寂静”词义相近的词语。(1分,每题0.25分)(1)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3)这好地方嘛,又清静,又宽敞。( )(4)台风过后,海面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9下列形声字的形旁,声旁结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a、秧 偏劫 铜 攻 b、剿 默 救 欺觑c、磐 垡 垦 烹 息 d、闵 闻 园 匡 围10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0.5分)a、鼓动 煽动 鼓励 鼓舞b、欢乐 欢畅 欢快 欢欣c、揭穿 揭发 揭示 揭露d、表扬 表彰 赞扬 表白11选词填空。(3分,每空0.5分)(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着。a、叫 b、喊 c、闹(2)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_而和平的夜。a、寂静 b、安静 c、肃静(3)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_的声音。a、追打 b、追赶 c、追逐(4)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树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_。a、精巧 b、巧妙 c、奥妙(5)云周西村人民颂扬、学习英雄的歌声,_着汾河水,响彻了吕梁山,_着人们前进。a、激荡 b、激励12不成为近义词的是( )。(0.5分)a、勤奋勤俭 b、理解梦想c、纯真纯洁 d、犹豫踌躇13不成为反义词的是( )。(0.5分)a、善良凶恶 b、果断武断c、谦逊骄傲 d、怯懦勇敢14写出下面句中的副词。(1分,每题0.25分)(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2)这首诗的确是处处扣紧柳树来写的。( )(3)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4)定然在天街闲游。( )15找出下边句子的介词。(1分,每题0.25分)(1)诗人在后两句换了一种写法。( )(2)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4)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16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5分,每题0.5分)(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4)那细细的柳叶儿是谁裁出来的呢?噢,原来二月的春风好似剪刀就是她的杰作啊!( ) ( )(5)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 ( )(6)“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 )(7)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8)松鼠面目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9)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小孩脾气没有一点改变。(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7选择正确答案。(8分,每题1分)(1)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b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c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d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2)与“他们指着,描叙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句中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是( )a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b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c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d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3)下列各句与课文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a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b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整天嘹亮地响着。c人,最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d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4)篇名、作者、作者朝代、文章出处搭配有误的是( )篇名 作者 作者的朝代 文章出处 a 论语十则孔子 战国 论语 b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 战国 韩非子喻老 c 卖炭翁白居易 唐代 白氏长庆集 d 出塞王昌龄 唐代 全唐诗 (5)下列各句中加黑词的词类及所表示的意义,有误的是( )a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是人称代词,表示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也”是副词,表示同样。“一条”是数量词。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从”是介词,表示处所。“出来”是动词,表示“钻”的趋向。“的”是语气助词,表示肯定。c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许多”是副词,表示时间久。“为了”是介词,表示目的。“都”是副词,表示范围。d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也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着”是动态助词,表示正进行。“不愿”是动词,表示意愿。“什么”是疑问代词,在此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6)下列各组词语中,量词用的不得当的是( )a、一本书 一只军队 一把尺子b、一台戏 一棵树 一口井c、一朵花 一座山 一盏油灯d、一个人 一匹马 一条大河(7)对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好像,仿佛。表示时间长远,记忆已不清楚。“确凿”,表示非常确定。“百草园中只有一些野草”是确定无疑的,然而它是作者童年时的乐园,这就与后面的“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因而“似乎确凿”与后面的“却”连用,使语气一贯,语意重点突出。b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迷茫”,指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作者正是无聊,才观赏起窗外视线所及的浓雾中的模糊不清的山景,只有在重庆才能见到,因而心情豁然开朗。c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毫无”,丝毫没有。“毫无”限制了“利己的动机”,在为自己的打算方面,作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却一点没有。由此高度概括了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揭示出他身上最本质东西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d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横着心”,下决心,不顾一切的意思。在路面只有一尺来宽悬崖峭壁上睡觉,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横着心”表明了战士不顾一切危险,对待艰难困苦的态度。18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3分,每题0.5分)(1)春这篇课文描写了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富有生命力的春天的赞美之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2)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两个骗子骗人,皇帝及大臣们既受骗又骗人,只有老百姓既不受骗又不骗人。( )(3)皇帝的新装是童话,天上的街市是诗,松鼠是记叙文,大自然的语言是说明文。( )(4)赏析咏柳这篇文章,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在揣摩咏柳诗句的含义时,再现诗中的形象。并运用想象、联想,感受诗人赞春的思想感情,把读者引入诗的艺术境界。( )(5)“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句在全词中起过渡作用。( )(6)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往往借助想象和夸张等手法,通过典型形象的刻画,从某一侧面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爱憎之情。( )19整理句子顺序。(1分)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植物转入孕育果实的时期。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果实成熟后,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簌簌的落下来。正确的顺序_阅读(34分)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0分)1这段文字分层正确的是( )。(1分)a、|b、|c、|d、|2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 )(1分)a、春雨 b、春树c、春夜3文中正面描写春雨的句子是_,侧面描写春雨的句子是_。(1分)4这段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1分)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c、由下至上 d、由右向左5这段描写所形成的意境是( )(1分)a、幽静昏暗 b、安静肃穆c、僻静凄然 d、恬静和平6文中第句运用了_、_的修辞方法。(2分)7写出小草青、新、嫩的特点的词是_。(0.5分)8下列语句各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5分)(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2)像牛毛( )(3)像花针( ) (4)像细丝( )(5)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8分)1作者让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这说明( )(1分)a、小孩子不懂事,破坏了游行大典隆重的气氛。b、小孩子天真、直率、无私无畏。c、小孩子是个愚蠢的人。d、小孩子有敏锐的观察力。2皇帝“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的目的是( )(1分)a、保持皇帝的尊严。b、老百姓对新装的称赞,使皇帝有勇气坚持到底。c、为了掩饰内心极度的恐慌。d、证明自己不是愚蠢的人。3文中描写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描写皇帝神情的句子是_。(2分)4对皇帝的心理和神情的描写揭露了皇帝_的性格特点。(1分)5“似乎”二字说明皇帝这时觉得_,却又_,其作用是_。(3分)三、丑 石贾平凹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啥时把它搬走吧。”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n洗)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从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的伟大。(7分)(节选自丑石)1文中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哪些人?选择答案中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分)a、村里村外的人b、看热闹的人c、关心丑石命运的人d、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丑石“无用”的语句。(1分)3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分)a、表明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4对文中加黑字“屈”做出准确解释的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分)a、理亏 b、弯曲c、屈服 d、委曲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分)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b、我感到自己的无知。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6文中加黑词语“小心翼翼”修饰“运”,用得好,为什么?(2分)答:_.四、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a.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b.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c.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d.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9分)1文中a.b.c.d.处的词语应是( )。(1分)a、益 复 益 恐 b、益 又 益 恐c、恐 复 益 益 d、恐 又 恐 益2扁鹊第一次会见蔡桓公完毕之后,蔡桓公对扁鹊的评论的原句是( )。(1分)a、医好治不病以之为功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d、医之好治不病为之功3对文中加黑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2分)a、“立有间”:有间,有一会儿。用来说明站立的时间,从“君有疾在腠理”一句可知,扁鹊在利用时间进行望诊,即观察病情。b、扁鹊三次会见桓公,三次陈述诊断结果,第一次用“君有疾”,第二、三次用“君之病”。“疾”与“病”是同义词,文章为避免语言重复,因此第一次用“疾”,后两次用“病”,显示了当时词语的丰富。c、扁鹊第二、三次劝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先后以“不应”、“又不应”加以拒绝。拒绝的理由有二,一是固执、自信;二是对医生反感。d、扁鹊第四次“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的意思。但并非说明桓侯觉醒,只是对“还走”不解而已。4与“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1分)a、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b、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c、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d、臣是以无请也。5对扁鹊逃秦的原因,分析不当是( )。(2分)a、蔡桓公病入膏盲,扁鹊知道不可救药,为避免治而不愈招来横祸,才逃往秦国。b、扁鹊既深知桓公蛮横、残暴的为人,又了解桓公病情的严重程度,才决心回避,逃到秦国的。c、扁鹊为医实事求是,既知桓侯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便不愿再冒任何风险而逃往秦国了。d、扁鹊身为医术高明的医生,不愿为抢救蔡桓公不成而影响自己的名声,因而逃往秦国。6对本文内容概括最正确的是( )。(2分)a、本文叙述了扁鹊为蔡桓公看病、治病的过程。b、本文叙述了扁鹊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的事迹。c、本文叙述了蔡桓公因讳疾忌医而致死的故事。d、本文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