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嬉闹 股份制 劳燕分飞 骨鲠在喉b编纂 笔杆子 各行其是 竭泽而鱼c狂躁 白内障 前倨后躬 唉声叹气d赝品 摄相机 要言不烦 磕磕绊绊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台湾当局以“元首级”规格接待达赖,其“台独”、“藏独”之心昭然若揭。b、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百无聊赖,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c、从京剧泰斗马连良的朋友汗牛充栋,在本文中不再一一列举。d、桂林的山水真实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3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与“生产”应换位b我校校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作物栽培等课程,使教育直接为现代化服务。/应在“开设”前加上“分别”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改为“提高思想认识改正错误”d李建平和徐阳一路回家,他先告诉他前天他在书店买了一本全唐诗问他要不要看。/可改第二、四个“他”为“徐阳”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4,6a拾级(sh) 镌刻(jn)气氛(fn) 量体裁衣(ling)b埋怨(mn) 刊载(zi) 暴殄天物(tin)戛然而止(ji)c纸锭(dng) 应届(yng) 盥洗(gun) 擢发难数(zhu)d熨帖(yn) 熟稔(rn) 相形见绌(c) 徇私枉法(xn)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雷雨(节选)巧妙地采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深深吸引了读者。b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夏日景物的特征。d欧阳修的秋声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是文章在立意上的创新。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涌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和“部分地区有重度霾”等报道,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尤其是霾的问题。霾和雾有所不同。“雾”是一种自然天象,古人有“薄雾浓云”“雾失楼台”之类吟咏,从诗画的角度看,雾柔美、朦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虽说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天象,却全然无此美感,而且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现代辞书因此释义为“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按当下民间流行的通俗说法,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这是霾给人的一种很形象的视觉感受:阴沉沉的,灰蒙蒙的,满天烟尘。近来竟与“雾”组合成“雾霾”而频频见诸报端。词典中不见“雾霾”这个词,只有“霾雾”(如后汉书郎凯传“霾雾蔽日”)和“风霾”(如魏书崔光传“昨风霾暴兴”),此外还有“尘霾”“沙霾”“黄霾”等。虽然词典中不见“雾霾”一词的身影,但它却在2013年“荣升”为年度热词。从形式上看,热词“雾霾”是旧词“霾雾”的倒序,但词义的重心却因此起了变化。“霾雾”原是“夹杂有尘霾的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就成了“霾”。“霾”并非新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和“贞兹雨不霾”之类的记载,可见霾很早就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了。前人对霾的认识,从尔雅到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释义几乎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汉刘熙释名释天的释义相对比较全面:“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雨”在这里读为y,作动词“降下”讲,意谓大风扬起的尘土从天而下就是霾。因为空中满是尘土,所以刘熙说霾的天象是“晦”,天色像物体被蒙上了尘土一样昏暗。晋书艺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满天尘土的“霾”,与雾不同,可以持续多日,甚至长达一个月。元史也有至元六年(1340)腊月“风霾蔽都城数日”的记载。“霾”字从结构上说,是“从雨貍声”。义符是“雨”,说明是一种天象无疑。只是为何要叫“霾”?表声的“貍”是否也有什么特殊含义?字汇补雨部说:“霾,与埋通,瘞(y,掩埋)也。”“霾”之尘土蔽物,有似掩埋,所以古籍多有借作“埋”的,如楚辞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之“霾”。“霾”与“埋”是可以互相通用的。“貍”现在的读音是l,是“狸”的异体字,指一种野猫。原来的读音为mi。原来,表示掩埋义的汉字,最初并非“埋”,而是“貍”。据说,“貍”之有“埋”义,是因为野猫善于藏伏的缘故。后来,又另造“埋”字,于是“貍于草中”就变为“埋于土中”,“埋”也由此替代了“貍”,而成为表掩埋义的规范字。就“霾”字而言,之所以借“貍”表声,恐怕也是因为“貍”原有的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吧。(选自2014年第7期咬文嚼字,略有删节)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霾是一种天象,它不仅毫无美感,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介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污染。b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的问题,由此可见,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的身体健康。c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霾的这些称号与霾给人的视觉感受有很大关系。d“雾霾”是个新词,在以前的词典中见不到它。但“雾霾”近来频繁兼职报端,并在2013年成为年度热词。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雾与霾虽然同是自然天象,但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雾柔美朦胧神秘而霾没有雾的这种美感。b热词“雾霾”与旧词“霾雾”,虽然只有次序的颠倒,但词义重心却因此起了较大的变化。c“霾雾”是“夹杂有尘的霾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成了“霾”。d“霾”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的记载。这说明“霾”在商代就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尔雅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它们对“霾”的释义几乎是一样的。b晋书艺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这句话意思是说,“霾”尽管持续时间长短不同,但尘土中夹杂着未能湿透衣服的小雨。c“霾”是个形声字,义符为“雨”,说明是一种天象,声符为“貍”,说明“霾”的读音。d“霾”借“貍”表声,除了取其声音外,也可能是因为“貍”有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俄国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b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731”。被“731”用作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实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b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愤至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馆展和流动展出接待的人数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节选自生活报)9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10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4分)11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4分)122005年时值抗战胜利60周年,“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争论。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6分)三、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不过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c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重金征求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生活贫穷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 伏尸而哭b顾计不知所出耳 君之所知也c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如因善遇之d乃遂私见樊於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a太子迟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吾得兄事之d越国以鄙远16把文中划线句子及课外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分)(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四、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后面题目。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17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5分) 18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6分) 五、默写(5分)19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1)七十者衣帛食肉,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3)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4) 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六、语言表达(14分)20某旅游爱好者游览了各地一些风景名胜后,摘录了下面的5条历史名人联,请你仔细揣摩对联的内容以及反映的不同历史名人的特点,推测各联所写的分别是哪位名人,5联中任选4联。(4分)(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获皇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各联对应反映的历史名人: (任填4空)21请根据画面和材料内容补写漫画中的对白。(4分)近日,一张某市城管执法的照片在网上走红:该市城管队员在整治一处占道鱼摊时,采用围观的方式执法,使摊贩感到不好意思,最终主动收摊。这种执法方式被网友称为“眼神执法”。城管: 摊贩: 22下面是温家宝总理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首诗歌的其中两节,请结合上下诗意和格式,模仿补写出另外两节。(6分)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 我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 那永恒的炽热, 。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毕业那年老师站在讲台上,只问了三个问题:其一。“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其二。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其三。古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最后老师说:“这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请阅读材料,选取角度,联系实际,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文体不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a试题分析:b. 鱼渔c. 躬恭d . 相像2a 百无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精神上没有依托,形容非常无聊。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3c“有效”应直接修饰“方法”,删除“的”4b a项,拾sh、镌jun;c项,应yng;d项,熨y、绌ch5c6试题分析: “一直”错,“如今已成为污染”,说明霾以前仅仅是自然现象,而并不被人们视为污染。7试题分析:“其主要区别”是无中生有,文中无据。两者主要区别应为:霾如今是污染,而雾不是污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 “雨”的翻译应为“降下”,尘土降下,而非“下雨”。9本文主要取材于“所闻”的材料,主要素材来自于陈列馆馆长王鹏和解说员的介绍。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的素材来源是作者的亲历、亲见和所闻、所感。10一是通过与纳粹作比较,显其罪行更严重;二是通过典型事例显其无比残酷。11表明日本普通民众的正义感、与日本右翼分子形成对比,引人深思。12“731”罪行是反人类的,“731”罪证陈列馆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的地方;参观和了解“731”罪证陈列馆的外国人太少了;“二战”三大遗迹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都早已成功申报了世界遗产。13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14试题分析:a项两个“而”都表示修饰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废气治理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长期照护师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合同范本融资项目知识产权质押合同
- 2025年职业技能认证跨境培训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报告
- 压敏电阻器制造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还款合同样本
- 烟草制品转运设备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月考试题库加答案
- 妊娠期高血压考核试题(含答案)
- 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生殖医学伦理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学资料品管圈十大步骤的运用
- Q∕SY 05129-2017 输油气站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配置管理规范
- 餐饮空间设计课件ppt
- 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运营方案
-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第二学期全套电子教案(含教学进度计划)(配套教材:高教版中职统编)云天课件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综合解读
- 装饰装修工程培训课件(ppt-162页)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题库全
- 泰山版(2018版)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学计划
- 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