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建筑.doc_第1页
磁器口建筑.doc_第2页
磁器口建筑.doc_第3页
磁器口建筑.doc_第4页
磁器口建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磁器口建筑古镇磁器口,从老人们的叙谈中得知,古镇昔有“三多”:庙宇多、名人足迹多、茶馆多。在磁器口,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九宫十八庙”之说,宝轮寺、云顶寺、复元寺、文昌宫不一而足。在小巷穿行,只要发现残墙断垣,向居民打听,准会得到这样的答复:“这里原来是个庙子。”昔日,在这里香会、庙会、花会,以及正月龙灯、清明风筝、端午龙舟、七月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一年到头从不间断。在老百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初一十五庙门开,烧香拜佛请进来。”现在得以保存下来且较完好的只有“宝轮寺”,“宝轮寺”建于唐初,大雄宝殿正梁上刻有“尉迟恭建修”字样。寺地范围较大,由大雄宝殿,至马鞍山,一直到童家桥,都是宝轮寺范围,到处都修建有神殿庙宇,气势恢弘。有僧侣300多人,香火旺盛。此寺毁于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时,把庙宇几乎烧尽,仅存大雄宝殿。后经培修川主殿、观音阁、天王殿及禅房。大雄宝殿的殿柱是约两人合抱的马桑树,其余殿宇的柱子直径不过一尺大小。而大雄宝殿的建筑内外结构未用一颗铁钉,且是全木结构。殿中两桩刻有盘龙抱柱,栩栩如生。最奇的是两柱基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许,一柱凹下几寸,但两柱平衡,历时千年之久,全殿无歪斜之影,真可谓天工巧匠,堪称一绝。大雄宝殿佛爷座像前一井,可通嘉陵江河边的“九石缸”,曾有人以鸭投入井内,事后在“九石缸”发现。此井在平时用石鼓盖上的。最使这千年古镇增色不少的是,有不少的名人来过磁器口古镇,不少已成为老人们回忆的佳话。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发为僧来重庆,隐避于宝轮寺,天王殿墙上有“龙隐禅院”四个大字。故将原“白岩镇”改名为“龙隐镇”。龙隐镇方园三十余华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坝为界。到20世纪初四川总督刘湘到磁器口,开办了炼钢厂、机修厂,成为四川最早的炼钢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省立教育学院在磁器口办学时,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吴宓在这里任教,除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之外,偶尔也会到镇中心的茶馆去坐坐,一边品茶,一边与茶客摆摆“龙门阵”,了解民情与社会。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抗战时期就曾就读磁器口正街宝善宫内的嘉陵小学。磁器口凤凰山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美术委员会驻地,聚集了徐悲鸿、傅抱石、王临乙、张书族、丰子恺、宗白华等众多的全国知名的美术家及美学家。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更是家喻户晓,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动的足迹。据老人们讲,华子良经常到镇上买菜,担盐巴,挑酱油,买完东西就走,老辈人都见过,而且与地下党接头的地点便在磁器口的一栋穿逗房子里,只是说不清是那一栋了,这更增添了古镇神秘色彩。 磁器口的街区小巷均为长条石板铺成,石板依地势而建,所以高低不平,陡缓不一。镇内街道自然舒展,布局灵活,顺应地势,不拘一格,街道巷道宅院构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的三级空间结构。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竹木结构的房屋居民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的穿斗式房屋。建筑特点是灶壁粉白墙,手拱架挑梁,木柱雕龙凤,房屋盖青瓦,中间青石板,房屋立两旁。主要建筑1、 宝轮寺。它坐落在白岩山上,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为重庆市最负盛名的佛教名刹之一。传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燕王朱棣逼迫退位而辗转流落到磁器口避难时,曾在此隐居,又称为龙隐寺。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斗拱木架结构,宏伟壮观,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钟家院:钟家院建成于1890年左右,主人是在磁器口长大的钟云亭老先生。整个院子既有北方四合院韵味,又极具南方民居精致典雅的特色。院内展示的明清古床、花好月圆桌等古代文物,是清代民居的重要展示场所。3.吊脚楼。吊脚楼外形灵巧,一江两溪三山四岸的地理条件,屋顶高低错落,造就了丰富的吊脚楼景观,她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显然很不相同。今天,吊脚楼不再是重庆人居住的处所。而磁器口吊脚楼,作为生态符号的建筑形式,供人们观赏回顾,透射着老祖先顽强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4宝善宫:是磁器口九宫十八庙的著名道观,是善男信女祈福求愿之地。在民国期间改为嘉陵小学,丁肇中先生曾就读于此。现该院改建为陶瓷馆,系统展示陶瓷与磁器口文化发展的历史轮廓。5.文昌宫古寨遗址:现存一段古寨墙,一道古寨门。建文帝雕像为其离开磁器口时形象。其头上已长头发,包扎头巾。正面看是位满目忧患、凝神沉思的僧人;侧面看却是风骨绝佳、胸藏万千兵马的皇帝。6.黄桷坪牌坊、磁器口赋和石碑:牌坊由古代“衡门”演变发展而来,最初仅起空间分界、标识导引和装饰美化作用,宋代发展为独立建筑形式。磁器口赋由磁器口的民间书法家、乡土诗人朱墨先生撰写的,展现磁器口的发展历史,展望磁器口辉煌的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