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整合: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思想和成就: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2)孟子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3)荀子思想:强调 “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1)诸子百家的代表和主张:派别主张或特点代表代表的思想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见上面见上面道家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影响了古代文化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转化是无条件的阐发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原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消极态度庄子认为万物没有界限与差别,主张逍遥自得法家主张奖励耕战,推行严刑峻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从而增加国家田租收入用严酷的刑罚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以加强君权。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定爵;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吸收道家学说,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墨家推崇夏朝政治,学习大禹刻骨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墨翟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尙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认识论“三表法”和逻辑学“察类明故”(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 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3)百家争鸣的意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十院校中国古代史: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史先秦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或见人民版教材7页知识链接最后两句)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原因(了解):秦依法治国,却因暴政速亡;汉初实行黄老无为的方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解决不了王国势大、土地兼并等问题;战国以来各家学派出现融合趋势,董仲舒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创立新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要求,以文化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儒家提倡仁政、倡导礼制,着眼于社会和统治的长治久安,适合国家正常发展的需要。(而汉初经济恢复后,国家生活逐渐转入正轨。)(2)表现: 汉武帝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太学建立的意义: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使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机会,一定改变大官富子嗣垄断教育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入学的传播和发展。(3)影响:结束了各派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汉朝也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理学兴起的原因(了解) 东汉末年以后,由于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北宋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导致理学的产生。(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或贡献: 北宋周敦颐:构建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北宋邵雍:重新排列周易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北宋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 宗旨和精神;北宋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认为天理的最高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核心也是“仁”。 南宋朱熹:理气关系:理先于气,理不离气; 修养论: 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审思明辨和格物致知。 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敢于政治的天然权力、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四书集注(3)陆王心学: 特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人教版:强调内心修养)意义:心学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心即理也; 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王守仁(阳明)主张: 灵明是天理、是本心、是良知;灵明产生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即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主张修养的关键是“致良知”,并强调“知行合一”。(4)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即理学的特点和评价: 发展特点: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主张;(即“三教合一”)把儒家传统道德修养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有机结合起来,(即将儒家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高度)使儒家思想深入到哲学层次,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客观评价:(来自岳麓版教材:)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5.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人名时间主张文章李贽明朝中后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即理存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以孔子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事之至论”。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文学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摹古文风。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黄宗羲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君主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权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学校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认为工商皆本。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明清之际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即“以天下之权,奇之天下之人”;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明清之际政治观:主张“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哲学观:在“气一元论”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船山遗书唐甄清初批判专制君主:自秦以来,凡为天下帝王皆贼也。寄托贤君明主: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潜书6.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发展特点: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主要主张: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要求限制君权甚至实行“众治”; 反对理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最求个性解放; 反对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和空谈,提倡唯物论和经世致用。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根本动摇其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2)明清之际思想活跃或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层壮大,要求自由和精神解放。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明朝后期政治黑暗,阶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等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2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3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5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墨子 荀子 告子 苏格拉底a. b. c. d.6“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7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b百家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彼此水火不容 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百家争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8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接服务于( ) a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b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 c“百家争鸣” d分裂割据10隋唐时期,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时期,其原因不包括( )a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b唐太宗尊孔倡儒学c佛教、道教被禁止传播 d出现儒家经典标准读本11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12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3王阳明和二程、朱熹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相联系 d宇宙便是吾心14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 )封建制度的衰落 封建专制的加强 商品经济发展 封建制度的完善a b. c. d.1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6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18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制集权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20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 b. c. d.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0分,23题16分,40分)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古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非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李贽藏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儒、法政治主张各是什么?两种主张在目的上有何相似?(4分)(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3)以上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沉浮。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其真实用意何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有何积极意义?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6分)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敦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又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3分)(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与材料二有何不同?(4分)23(16分)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回答:(1)列举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4分)材料一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4分)材料二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8周年盛大祭典于山东曲阜举行。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了五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2007年9月30日星岛网(3)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的奥运会迎宾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4分)(4)综上所述,扼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5 abadd 610 dbdbc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