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旧人教版.doc_第1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旧人教版.doc_第2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旧人教版.doc_第3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旧人教版.doc_第4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考试题旧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九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考语文试题第卷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锭壳(din) 巷道(hng) 螳臂当车(dng) 少不更事(gng)b.狩猎(shu) 倾圮(p) 强词夺理(qing) 翻箱倒箧(qi)c.俨然(yn) 龃龉(y) 请君入瓮(wng) 繁文缛节(r)d.漪澜(y) 赍赏(j) 各奔前程(bn) 一塌糊涂(t)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为迎接亚运会,广州市各类整饰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荔湾骑楼的柱体横梁用青灰色的文化砖点缀,传递着岭南悠久的历史;滨江路上那简约的欧式风格景观,与波光粼粼的珠江交相辉映人们在使出浑身解数装扮自己家园的同时,也在提防着小偷借助整饰工程的脚手架登堂入室作案。 a.如火如荼 b.交相辉映 c.浑身解数 d.登堂入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奥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举办城市乃至整个奥林匹克运动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b.国庆60周年庆典北京市筹委会新闻发言人向记者介绍,今天零时,天安门地区举行了包括阅兵、群众游行和背景表演内容的国庆庆祝大会首场联合演练。c.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使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于是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新能源受到极大关注,由此也带热了国内多晶硅的市场,甚至出现了有价无货的状况。d.三鹿奶粉属于低端品牌,食用者大多是农村婴幼儿,因此,国务院宣布因服用三鹿牌奶粉而患结石病的患儿实行免费治疗。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 。 。 。 。 。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无论是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的著作,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a. b. c. d.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小题。包容性增长周建军 当前之所以要大力倡导包容性增长,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尚有14亿人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虽然比1981年的19亿贫困人口有所下降,但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2005年,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而且,目前全球有超过八成的人口居住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的经济发展,既有违社会公正,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当前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意义重大。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等的内涵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包容性增长首先是一种“增长”,这就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仅有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因此,还必须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使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不论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 包容性增长应该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包容性增长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 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有关国际组织认为,机会公平对实现包容性增长非常重要。胡锦涛同志更是强调了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因为机会不公平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过程。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我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既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下列对文中有关“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生活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b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c目前全球有大多数的地区财富分配不合理,生活在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比例较大。d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能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有违社会公正,经济不可持续发展。6下列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既不能把“包容性增长”等同于“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也不能使其与之对立。b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两个因素等同对待,使经济增长成为基础广泛且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多数人口的增长。c包容性增长关注人的就业、发展,使其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d包容性增长关注人人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使其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使其从经济发展中受益。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过多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使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b在一个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并都得到保护,免于被歧视和被排斥。c在提倡包容性增长的社会里,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机会。d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也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明史列传第七十三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于:到 b恪言非便,遂寝寝:停止c恪素刚正素:向来 d其党密构于帝构:勾结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 )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 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事最终被罢止了。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第卷四、(23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5分)(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5分)12.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问题。(8分)上太行(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共5分)(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韩愈师说)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 。”(苏轼赤壁赋)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您的“消息”到处流传 -怀念史铁生王岩2010年,12月31日,您沉静地走了!我刚看到这个消息时,并不惊讶,只感到沉沉的、闷闷的。心想,这一天还是来了!关于生和死,您已思考了大半辈子,也许您理解得比谁都深刻。人如其名,您的生命力的确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但我们又一直担心,您毕竟是人,不是神,截瘫、尿毒症一直在折磨您,随着年龄的增加,您又的确随时都可能离去。可以说,您继续活下去是完全正常的,同时,您在某一刻突然离去也是正常的。您发表的新作品和去世一样,都不会让人惊讶。肉体的存在和消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您的思想早已成为我们人生观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追问您的追问!您不曾离去,谁也不能靠肉体的长生而永恒,我们无需悲伤。正如您自己所言:“肉体不过是一个消息的载体,如此而已。然后这个肉体消失了,这个消息却还在传扬。人们获得永恒的方式不是生孩子,而是这种消息能够传扬。”我们发现,您是这一哲学最生动的诠释。您的作品和人生总会让我们深深感动和无比清醒。感动,是因为作品中充满了浓浓温情,它拨动的是心底那根最动人的心弦。清醒,是因为作品中贯穿着发人深省的哲学沉思。情感和理性常常在您作品中共鸣,震撼读者的心灵。我与地坛中有两个细节让我潸然泪下,终生难忘。一个是母亲送“我”出门去地坛,半路“我”想起一件事情,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保持着送“我”走时的姿势,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此刻,任何褒扬母亲的语言都那么苍白无力!另一个是母亲到地坛公园找“我”,由于树丛很密,她没找到。而“我”已看到母亲,由于倔强,竟没有喊她,眼睁睁地看着她从“我”身旁焦急地走过和茫然远去的背影。“我”的悔恨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您的“过程哲学”仍发人深省。记得第一次看命若琴弦,读到老瞎子得知师傅传下来的所谓秘方上空无一字时,相信所有读者的大脑,此刻也像那张药方一样,一片空白!我愣了很久,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头昏目眩,激动、害怕、过瘾、彷徨一时涌上心头。一个“天机”,就在此刻被道破了。我完全折服于文学的魅力和作者洞悉人生的能力。过程,的确就是目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些语言不知曾沸腾过多少人的热血,感激史铁生!著名学者赵毅衡曾说,史铁生在中国思想界、文学界是孤独的。尤其是在后期,身体的残疾和病痛限制了您与生活的接触面,当有限的经历和记忆被书写完之后,您将主要精力用于哲学上的深刻思索,您作品中常弥漫着幻灭、苦痛、迷茫的情绪。过多的哲学思索和议论,的确给读者介入带来一定困难。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您“证明神性之路,太靠近我们”。太多终极的道路被揭示,反而让我们感到恐惧、不安。您的许多作品,我不敢读第二遍,因为难免“曲高和寡”。但“爱愿”哲学无疑是您点亮的一盏长明灯,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爱愿”才是真正的终极关怀。您说:“那无限的消息不把任何一尊偶像视为永恒,唯爱愿与人间翱飞飘缭历千古而不死。”只有“爱愿”才能看见“一条永恒的道路”。您做到了。为保护生态环境,您呼吁发起“百名文化名人拒穿羊绒衫运动”,从衣食住行开始,真正履行公民的环保责任。您的“爱愿”是毫无保留的,彻底的。虽然青年时双腿残废,中年肾功能丧失,上帝连一副完整的身躯都吝啬给您,但您对这一切竟报以最慷慨的“爱”!您生前多次留下遗愿,将身上对人有用的器官毫无保留地、无条件地捐出。就在去世后三个小时,医生冒着寒风护送着您的肝脏到天津武警总医院,那里,一位等待肝脏移植的病人,正躺在水银灯下做手术。您的“爱愿”已经超越生死,超越你我。您曾说,自己像是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玩了很久的孩子。也许玩累了,要回去了。如此面对生死,何其洒脱轻盈!然而,您的生命“过程”并不“轻”。您用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思考“怎么活着”和“如何面对死”这两个无比沉重的终极问题。在您的引领下,我们开拓了思想的版图,丰富了生命的内涵,作为后辈,我们将继续追问下去。而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位坐在轮椅中的老人,您去哪儿了?哦,您又上路了!就在您离去后的第二天,即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 (选自散文,有删改)14作者为什么说史铁生“继续活下去是完全正常的”,同时,“在某一刻突然离去也是正常的”?(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您是这一哲学最生动的诠释。 (2)但“爱愿”哲学无疑是您点亮的一盏长明灯,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16文章采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行文,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效果?(4分) 17.文章结尾“就在您离去后的第二天,即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6分) 六、(15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星堆研究的三个难点。要求每条不超过18字。(6分)三星堆祭祀坑内各种奇诡怪异的形象从未见于著录,至今我们还不得不主要借助于有关中原文化典籍的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三星堆遗物的风貌和内涵。如关于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鸟等形象的认识,就不得不借助于我们已知的关于司神巫师、建木社树和龙凤等中原知识,来对三星堆遗物加以猜测性的对比,这就难免发生歧义,难以准确认识其真谛。三星堆文化的族属和文化渊源,若隐若显,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振荡,使我们至今对巴蜀内部的民族关系还难以从纷繁中理出头绪。三星堆文化还以遗迹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古蜀城邦体系和错综复杂的古蜀王国体系,但我们仅凭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的蜀王世系的知识,无法为它找到文化学上的坐标定位。(1) (2) (3) 19. 从下列10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5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划线处。选词不得重复。(5分)涉及 反映 但 兼及 反应 却 关心 欠缺 关注 缺乏 最近二十年,“汉语热”在国外很多大学蔓延,形势一片大好。a值得注意的是,修汉语课的学生很多,选择中国文学作为专业的却寥寥无几,有的不增反减。这b一种大趋势,中国在迅速崛起,国外学生渴望了解中国,所以热衷于学汉语。但他们大都c经济的中国、政治的中国,而对文学的中国不太感兴趣。这与我们的文学及文化d强大的吸引力有关。政府对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的支持,应尽快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为e文学与文化的教学。答:a_ b_ c_ d_ e_20.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美好追求”这一主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例句构成排比句。(4分)示例:我若是那林间的飞鸟,我要穿越森林,迎来黎明的第一缕阳光;(1) (2) 七、作文(6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文章。有位极具智慧的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她一项诀窍,这项诀窍令她在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他告诉女儿在学校里要多举手,想上厕所时,更是要举手。小女孩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想上厕所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印象自然极为深刻。不论是发问还是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优先让她开口。因为积累了许多优先发言的机会,小女孩在学习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了其他同学。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得套作或抄袭。第卷(非选择题,11小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5分)译文: (2) 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5分)译文: 12(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共5分)(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韩愈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 。”(苏轼赤壁赋)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五、(22分)14作者为什么说史铁生“继续活下去是完全正常的”,同时,“在某一刻突然离去也是正常的”?(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您是这一哲学最生动的诠释。 (2)但“爱愿”哲学无疑是您点亮的一盏长明灯,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16文章采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行文,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效果?(4分) 17.文章结尾“就在您离去后的第二天,即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6分) 六、(15分)18. (6分)(1) (2) (3)19.(5分) a_ b_ c_ d_ e_20.答:(4分) (1) (2) 南宁九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 语文科 期考参考答案4. c (衔接点:“无论是”与上文衔接,“当做闲书来读”与下文衔接;“轻松”与上文“闲书”衔接;与对比;“不要硬读”与衔接,“先读”与“这里有一个的过程”衔接;“消遣”与下文“最好的消遣”衔接。)5b (“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错,原文为“生活在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较之1981年时至少增加了1亿”。)6c (“而不是直接通过救济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表述有误,原文为“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7c(“也不能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错,原文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贫困人口的减少”;“人人都能参与社会管理”错,原文为“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中国是最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国家”于文无根据,文中仅有“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8. d(构:陷害) 9. b(表现献计献策表现体恤民情,也有不畏朝廷之意表现百姓对他的爱戴)10.a(3分。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弘治初年,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徽王上奏徐恪侵犯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黄河改道逼迫开封,有人建议迁藩府三司到许州,徐恪说不便,于是停止。四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旧例,王府有大丧,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的做法。徐恪请求按先帝旧制,逐一列出问题,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大多经讨论而得以施行。户部督责拖欠赋税很急,徐恪以灾变为由请求宽缓其事。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不可”,于是罢止。 徐恪向来刚正。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到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平乐、义宁二王于是揭发徐恪减少禄米、改任校尉等事。经查勘没有证据,判徐恪入王府时误行端礼门,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他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吏民因此而罢市,哭着送行几十里而不断绝。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盐给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