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爱莲说预 习 案、教材助读1.作者链接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2. 背景链接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擢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了著名的爱莲说。3.文体链接“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整体感知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品格?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预习自测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蕃( ) 淤( ) 濯( ) 亵( ) 鲜( )2.解释课文重点词语。(1)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之: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外:中通外直 ( )遂与外人间隔 ( )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不复出焉 ( )远:香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蔓: 枝:香远益清。 远:探 究 案探究点一文本探究1.请将匹配的相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地方。(莲的特征人的品质)a.君子 b.自尊自爱c.仪态庄重 d.美名远扬e.不同流合污 f.独立高洁g.不攀附权贵 h.内心通达行为正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陋室铭预 习 案 、教材助读1.作者链接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2.背景链接刘禹锡被贬期间,只有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3.文体链接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4.课文朗读停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2、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预习自测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1)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 )往来:往来无白丁 ( )其中往来种作 ( )(2)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无丝竹之乱耳。 乱:无案牍之劳形。 劳:3、翻译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探 究 案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3.“陋室”“陋”吗?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4.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5.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6.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7.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用意何在?8.在文章最后却又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9.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1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文本拓展学生铭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惟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训 练 案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pn ) b、出淤泥而不染(x)c、濯清涟而不妖 (zh)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l )香远益清 益:( 2 )亭亭净植 植:( 3)陶后鲜有闻 鲜:( 4)宜乎众矣 宜: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5、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7.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不同: 8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9、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二、阅读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2.翻译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面对4、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