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高二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2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到k值时数量不变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4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a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b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c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d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6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b.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c.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7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 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c. 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d. 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8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 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9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绘制马尾松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曲线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e年份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b. f年份两种树的有机物积累量相等cof年份两种树始终存在竞争的关系dof年份该地区物种的多样性不断下降10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11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1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某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先对该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该林地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种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1油松0.130.811刺槐0.140.760.841a. 耕地逐渐变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c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林地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d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所提高1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能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4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15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b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c在25、小麦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16如图为某一环境中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率高于乙种群的增长率b甲种群和乙种群属于竞争关系c由于某资源条件的改变,乙种群的k值提高,则甲种群的k值也会随之提高d图示增长曲线的形成可能与这两种生物的天敌有关1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18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 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 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19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c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d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0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1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 )a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c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2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能量的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c碳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dd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2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图中a、b、c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之间的循环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24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能量数值(千 卡/m2年) 动物种类 摄取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黄鼠(植食)5.603.803.690.11a. 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2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2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27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是对该图的分析( ) 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 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二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 d都错误2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29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不包括( )a复杂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近b物种多的生态系统中包含着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30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 该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 调节。若该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此生态系统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种群甲乙丙丁戊0.00280.0270.0270.350.34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4分)(2)由于湖泊上游污染严重,工作人员在湖水上游修建了厌氧沉淀池等,污水先经沉淀处理,其主要通过池中的 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物被植物利用。此湖泊的污染和治理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 。32(每空2分,共14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619(1) 从表中数据可知,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 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 变化影响较大。(2) 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 曲线增长,原因是 。(3) 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量增加。(4) 经研究发现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田野菟丝子不会致死其他植物。使用田野菟丝子对付薇甘菊十分奏效。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 。33.(每空2分,共10分)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 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杂草密度(株/m2)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草龙节节菜稗草陌上菜异型莎草常规区4012.00.2470.1890.1000.1020.094稻鸭区2.35.300.2590.2710.0890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1)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 有不同的影响。(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34(每空2分,共6分)2006年10月2日至6日,我国黄海一海湾发生赤潮,科研人员对赤潮爆发期及前后的表层海水取样分析,结果如下表(1) 表中细胞密度代表浮游植物的数量,它们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成分。测量密度时,海水样本要先 ,再用吸管吸取,滴加于血球计数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兵器装备集团湖南云箭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煤化工专业人才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大数据行业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营销行业全球数字营销平台服务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深度调研报告
- 2025年机器人产业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自动驾驶与交通安全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科技行业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居环境行业智能家居与城市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半钢轮胎市场白皮书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章节练习试卷
- 金缕玉衣教学课件
-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SMS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电子商务运营推广数据化分析模板
- 北京外汇交易知识培训课件
- 喷漆技师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