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2013届中考化学摸底考试(一模)试题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注意:答题前请先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卷(选择题,共4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cl:35.5 k:39 mn:55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盐 b雪碧 c酱油 d干冰22013年1月份,保定市出现了持续雾霾天气,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天气无效的是a增大燃煤供暖力度 b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炮竹c禁止露天烧烤、焚烧垃圾落叶 d鼓励市民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图13. 图1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空气的某些性质能反映出其组分气体的性质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导致石灰水试剂瓶内壁附着白膜5. 2013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的黄金首饰中掺杂铱元素。铱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最耐腐蚀的单质之一。图2是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图2a铱是一种金属元素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7c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7d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176. 因果关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因果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a. 金属单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b铵盐能和某些碱反应,所以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化肥一起施用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图3d.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饱和ct 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t 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甲物质,只可以得到130g甲溶液8.下列活动不是由化学变化提供能量的是a蜡烛照明 b使用天然气做饭 c利用电熨斗熨烫衣服 d利用火药爆破拆除楼房 9. 善于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原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逐渐变稀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c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10.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 b石蜡是晶体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常温下铝的导电性比铜好 11.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正确的是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大于声速c暖气片上涂铝粉防腐铝的化学性质稳定d食盐水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图412图4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3. 学习科学知识可指导生活实践,从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潮湿的手去拔掉电源b. 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c. 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d发生煤气中毒后应立即服用鸡蛋清减轻毒性14图5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2013年保定市初中毕业生模底考试卷(非选择题,共76分)题 号二三四363738得 分可供解题时参考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k:39 mn:55 cu:64 得 分评卷人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24小题4分,其余小题每空1分,共34分)图1227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图12是某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u型管液面左端高,右端低,说明铁钉生锈后使试管内气压 。(2)铁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怎样转化为铁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13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填字母序号)。图13图1428. 图14是化学实验中常被称为“万能瓶”的装置。用途一:做储气瓶。若要排水集气,此时气体应该从 端进入。如果需要测量所收集气体的体积,可将排出的水直接引入 (仪器名称)即可。用途二:做洗气瓶。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往往在氧气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盛有水的该装置,既可以过滤杂质,又可以达到 (答出一条即可)的目的。 29. (6分)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1)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央视新闻曝光的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和“毒酸奶”震惊全国。其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 (填“元素”、“单质”或“离子”)。日常饮用水的硬度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 区别软水和硬水。(3)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请举出“三大合成材料”中的一种 。 (4)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5)市面上出售的饮用水分为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两种,实验室可以用 (填字母)测定溶液酸碱度。a紫色石蕊试液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6)最清洁的化石燃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1530图15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插有一根上端系有一小气球、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的玻璃管。(1)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后,又看到气球变瘪,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玻璃管上方系一气球的主要目的是 。图16(2)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16所示,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 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31图17所示的是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省略),其中 甲、乙、丙、丁、戊都是氧化物,a和b组成元素相同,乙和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丁常用作食品干燥剂,g为蓝色沉淀,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7(1)a的化学式为 ;(2)将甲和b的混合物先溶于水,然后经过 操作即可分离出甲物质; (3)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 分评卷人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35小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图22【实验一】同学们将稀盐酸与刚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实验二】小芳改进了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镁,没有现象,说明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22实验二)。(1)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2)请你帮他们再设计一个实验,(写出操作及现象)也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实验二给你提供的信息是: 。【实验三】小芳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黄,证明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为: 。【表达交流】有些反应伴随固体消失、变色等现象,有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杭州五校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汉字的演变课件
- 汉字思维上课课件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知到智慧树答案
- 餐饮行业OO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 2025校园文化墙内容更新合同
- 2025年密封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医院品质管理FOCUS-PDCA品管圈获奖案例-降低手术室腹腔镜器械分配缺陷率成果汇报课件
- 高标准农田大数据应用方案
- 续贷款申请书范文
- 小孩上户口民族不一致委托书
- 2025年福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
- 物业小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医院培训课件:《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 2024版《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课件
- 2024年广东湛江廉江市部分机关(镇街道)单位招聘政府雇员1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精读研讨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