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语文《墨子》选读《3 尚贤》教案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语文《墨子》选读《3 尚贤》教案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语文《墨子》选读《3 尚贤》教案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语文《墨子》选读《3 尚贤》教案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尚贤【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分析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用人原则。3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知识梳理】一、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庶(sh)子阖(h)门伊(y)尹 庖(po)厨 闳(hn)夭 罝(j)罔 承嗣(s)2掌握通假: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避”) 四鄙之萌人闻之(通“氓”)举公义,辟私怨(通“避”) 美章而恶不生(通“彰”)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倘”)3一词多义众本逮鄙4词类活用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使动用法,使众多)必将富之贵之(富、贵都是使动用法)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富、贵、亲、近都是使动用法)二、课堂互动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文章一开始就摆出核心观点:王公大人治理国家,是否能够通过崇尚、举用德才兼备的士来治理政事,是国家能否治理得好的关键。墨子说:“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治理国家的人都想要国家富有、人民众多、刑罚政治治理得好,可是实际上往往是国家没有变富而变得更加贫穷,人民没有增多而有所减少,刑罚政治没有治理好而一派混乱。这完全失去了治理国家者想要的,而得到了他们讨厌的。主观追求和实际结果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就不能不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以尚贤事能为政”就是通过崇尚、任用有才德的人来治理政事。那些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们之所以达不到目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尚贤事能这个根本。“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贤良”就是有德行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治厚”“治薄”,一般理解为治绩多、治绩少,笼统地说也就是治理得好、治理得不好。“务”就是事业、事务、紧要的事情。“众贤”就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这是墨子的进一步推断:国家德才兼备的士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德才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德才兼备的士是国家治乱的根本。所以在高位治理国家的人,他的最紧要的事情必定在于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2墨子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才?墨子认为,人才是国家富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保证。他说:“现在的王公大人都想使自己的国家富裕,人口众多,社会安定,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处处与自己的愿望相反。原因何在呢?就在于这些王公大人不重视人才,不使用人才。”墨子明确告诫当政者,一个国家的人才愈多,国家治理得就越好,反之,治理得就愈差。总之,人才是社会治乱之重要原因。墨子指出,那些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贤良之士是国家的财富,是江山社稷之辅佐。因而对这些人应当“富之贵之、敬之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就是说,对那些贤良之士应让他们得到富贵荣华,使他们受到人民的尊重,得到很高的荣誉,并且封给他们高的爵位,赐给他们丰厚的薪水,交给他们重大的任务,授予他们发号施令的权力。这样,王公大人就能得到更多的贤良之才。3墨子选拔重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墨子认为就是一个“义”字。他告诉执政者,应当做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就是说,凡是不义之人就不能让他富裕,不能让他高贵,也不能依靠和亲近他。一旦贯彻了这个原则,那些富贵的人就会思量道:“我以前依靠的是金钱和权势,如今君王推举贤士不分贵贱,所以我现在不能不行义。”那些与君王有亲属关系的人就会思量道:“以前我所依靠的是自然亲情,如今举贤士不分亲疏,因而我现在不能不行义”那些与君王关系密切、亲近的人也会思量道:“以前我所依靠的是和君王关系密切,如今君王选举贤士不分远近,因而我不能不去行义。”那些远离君王的人也会想到:“当初我与君王太疏远无所依靠,如今君王举贤士不避远,因而我不能不为义。”这样,无论是郊外的官僚,宫廷的宿卫,国都的民众,还是四野的农夫,都知道了天子推举贤人的标准是“义”,于是全国上下都争先恐后行善为义,积极向上,这样天下便人才济济,贤士辈出,国家富强的大业就可实现了。4作者写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善射御之士”与“国之良士”有什么区别?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有人会说,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墨子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5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6在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典型例题】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奈何:怎么样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社稷:土地神c然后国之良士亦可得而众也 然后:这以后d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 是故:因此【答案】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社稷是国家的代称)2下列句子中的“且”字,和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a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 b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c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答案】b(a况且,b和例句都当“将要”讲,c况且,再说,d连词,又)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b.c. d.【答案】a(a本: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正常用法,根本。b至,到。c作坊,店铺。d勉励,鼓励)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d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答案】ac(都当“主张,学说”讲)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b.c.d.【答案】c(a疏:疏远的人,臣下向皇帝上奏的文体;b鄙:边疆,以为鄙,意动用法;c美:美好;d行:品行,实行)6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必将富之贵之 b不义不富,不义不贵c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答案】c(c是形容词作状语,abd是使动用法)7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b此何难之有?c何谓德不形? d唯命之从。【答案】c(abd都是宾语前置,c不是)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8对下列“而”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美章而恶不生a不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 d相同,不同。【答案】b(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都表并列关系。)9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a必将富之贵之 b然则我不可不为义c无能则下之 d不义不亲,不义不近【答案】b(例句和a、c、d项都是使动用法。b项是形容词用作名词。)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c(“辟”都通“避”,丢开、抛弃。a项,举荐;拿。b项,相应的位次;排列,陈列;d项,功劳;劳累。)11下列有关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与建设,这样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b其实,墨子在这里说的“贤良之士”就是指那些“国之善射御之士”,因此说墨子的人才观是有很大局限性的。c在第二段里,墨子分别指出了富贵人、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王“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从而亮明了自己“尚贤”的观点。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开头用善射御之士的故事作比,说明举贤的途径;第二段又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即“尚贤事能”。【答案】b(“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之士。)三、读写创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520年以来,世界上共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个是大学。大学依靠梦想、依靠希望生存下来;千千万万学子的大学梦延续着大学的历史。请以“大学梦”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写作指向】作文材料中有两句话是学生选材立意的主要依据,一句是“大学依靠梦想、依靠希望生存下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写作的内容应是“大学机构本身的梦想”,考生可以谈大学的发展、前途和希望;还有一句话是“千千万万学子的大学梦延续着大学的历史”,可以理解为学生上大学的梦想。如果紧扣材料和命题来写作,把“大学机构本身的梦想”和学生的“大学梦”结合起来,那么考生写作不容易切入,写作的内容也会变得散乱。还有,考生如果大谈大学的发展、前途和希望,写自己所不熟悉的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考生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望自己的大学梦想,这样,作文的内容也会比较充实。【佳作赏读】大学梦遥想那玉砌雕栏,干净无尘的石阶弯弯曲曲地延伸,更有亭台楼榭,和那迷人的花草相映成趣,外加几只蜂蝶,在那番静谧中翩翩而舞,随便拣一块光滑的石块,静静地坐在上面,轻吟诗词篇章。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那个醉人的园地啊!给了我多少的依恋和爱慕,像热恋的男女一般。梦中那园地就像一位绝代佳人,那丰姿绰约的形象,那秀色可餐的妩媚,那含蓄深沉的气质,留恋我拳拳的心事。想象在她身畔倾吐那恳切如一的初衷。那是一块圣洁的土地,那是我心灵的依托,想像一泓泛着涟漪的湖水,有无限美丽的憧憬。想象那一树盛开的棠棣花,在和煦春风吹起的时候,那般轻盈地飘落,那般浪漫的情节,那样凄美无比。忍不住我的向往之情,想要寻找最美丽的词汇来赞美,亲自赋一首隽永的诗歌,轻轻吟唱,献给最美妙的圣地。我想,在那满天繁星的春宵,在那风雨交加的夏夜,在那月光皎洁的秋夜,在那白雪飘飞的冬天的夜晚,我一定吐露了许多呓语吧!那份真诚的话语,要向我梦中的大学吐露最诚挚的信息。我的那些思绪,重重叠叠,就像那满地的落红,任风吹,任雨淋,我自始至终,都将坚持我那纯洁如一的信念:与梦中的大学相约。我从来都不怀疑,我一定会与梦中的园地相约,在某个凉风习习的清晨,或在某个红霞满天的黄昏。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梦想,唯有这样,我才不会停下我的脚步。在向梦想园地进发的时候,我会加快我的步伐,去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奔跑之中,我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像是在履行一个诺言,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很好。不是无心的邂逅,而是准时相约。想象一群好友在梦想的园地谈笑风生,想象一起携手走过那通幽曲径,想象一番热烈的讨论,想象一起朗诵好文章,一起做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