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地理一模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地理一模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地理一模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地理一模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高三地理一模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内黄一中2014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新人教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50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右图为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2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12题。1“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 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该科考基地位于 a南极长城站 b北极黄河站 c格陵兰岛 d青藏高原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34题。3.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降低 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超过27分钟 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d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4.红叶节期间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有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5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高度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 b c d如右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78题7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8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右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分别表示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10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1112题。11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1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右图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小图示意苏门答腊岛。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与风向不同大气环流不同 b与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与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d与植被相似气候类型相同14.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 其原因有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地形崎岖,坡度较大多火山灰,土质坚实 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 a b c d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1516题。1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1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18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据此回答1920题:1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20.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2122题。21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a1 000万b1 500万 c2 000万 d2 500万22从1964年以来,图中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出生率下降 男女比例不平衡a b c d下图为某地从业人员性别构成图,读图回答2324题。2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a1985年第一产业中男性人数是1965年的一半以下b1990到1995年,第二产业中男性就 业人数增加,女性就业人数减少c女性第二产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人数的时间早于男性d男性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变化幅度大于女性24图示时期内,从从业人口结构变化可以看出,该地a工业化进程加快 b人口总数在减少c从业人口总数在增加 d农业用地规模在扩大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2526题。25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旱涝台风凌汛风沙 寒潮 盐碱化 缺水 低温a. b.c. d.26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 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右下图为某企业扩展过程图,其中,按18顺序,可分为、两阶段。读图完成2728题。27在阶段i,企业扩展优先选择的是 a人口少、规模小的市场 b距离近的市场 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d无规律性28在阶段,企业扩展优先选择的是a距离远的市场 b交通便利的市场c人口少且距离远的市场 d消费规模大的市场图中横轴表示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百分比,纵轴表示人均gdp(美元),读图回答23-24题。29四个国家中,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的是a b c d30图中箭头最可能代表的是a高科技新产品b人口迁移c产业转移d资金和技术右图为“我国南方沿海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31-32题。3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北部,其有利的条件为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湿润 d.水源充足32.未来中心商务区和大型仓储式超市分别选址及理由a甲为中心商务区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b乙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多 c丙为大型零售超市交通便利 地价便宜d丁为大型零售超市交通便利 地价便宜花椒,落叶灌木或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2)素以“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3334题。33.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较优的主要原因有纬度较高 海拔较高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年温差较小 a. b. c. d.34.某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35题。3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 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右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637题。36. 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接近工业区37. 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b低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右图为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1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6%,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完成3840题。38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铁路沿线畜牧区的中心 沿海地区abcd39该国a南部年降水量比北部丰富b水库水不参与海陆间循环c人口密集,经济发达d人口增长处于现代型40下列城市最适合发展炼铝工业的是a. e b. f c. g d. h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图中数码所示)二氧化硫排放量统计图,回答4142题41图示数码标注的省区中a自北向南二氧化硫排放量逐渐减少b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多c人口众多区域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多d珠江三角洲工业二氧化硫比重高42省生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水平高 b集中供暖耗煤多c煤炭资源丰富 d生活烧柴多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4344题。43p地与q地相比,p地 年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 年降雪日数少沙尘暴日数多a b c d 44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截留水分 改变气候类型 削弱风力 改变植被类型a b c d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4546题45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 b c d46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图完成4748题。4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降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小 cpm25下降 d湖泊水质变差48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c以“农家乐”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4950题。49.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c.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d.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50.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第卷(50分)二、综合题5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甲图为、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 ,四季最分明的是 ,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 。(4分)(2)乙图中,a、b两条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2分)a , b 。(3)简述今天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2分)(4)简述乙图中,在a曲线上的ef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2分)(5)右图已绘出某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图。(2分)52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等高线和2013年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 征是 。(2分)(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1分)(3)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此区域河流径流量特征是 。(4分)(4)图中城市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_。(2分)(5)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_,图中天气系统可能给该地区带来 _、_等灾害天气。(4分) 甲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文教区 高速公路 铁路 河流 耕地图 例 荒地风频n53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理由是。(3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