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2015年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要从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出发;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国外物种的引进要谨慎,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进更不可取,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混合树种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丰富,抵抗力稳定性较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强,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2(2015年江苏高考改编)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数量会有所增加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答案】d【解析】根据柱形图分析,藻类的种类的大小依次是:夏秋冬春;数量的大小依次是:秋夏春冬。据图分析,取样季节是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说明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a正确;若该水体富营养化,则藻类大量繁殖,数量增多,b正确;夏季藻类的种类最多,而藻类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说明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c正确;图中无法判断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进入浮游动物的比例,d错误。3(2014年江苏)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答案】b【解析】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创造出更多空间,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使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能具有间接价值或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清除农田中的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4(2013年上海)据研究,从来自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答案】b【解析】大熊猫是一个物种,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题意表明比较的是蛋白质的多态性,因此,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也反映不出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蛋白质多态性取决于遗传多样性,蛋白质多态性较低说明了遗传多样性较低,所以b项正确。5(2013年江苏高考改编)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土埋方式下秸秆残留量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a项正确;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受氧气和水分等条件的影响,b项正确;图中纵坐标为残留量的百分比,曲线的开始位置不变,若处理时间提前,则结合当地实际气候可知,处理期间的平均温度比原处理的平均温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秸秆被分解的量会增加,故秸秆残留量曲线将会呈现下移趋势,c项正确;与水泡方式相比,堆放时氧气较为充足,而残留物的减少速率较慢,可推测好氧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弱于厌氧性微生物,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5年山东)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保护物种及供应资源等功能。(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保护。【答案】(1)水平样方(2)bf甲(3)生产者抵抗力就地【解析】(1)由于土壤湿度、地形变化等不同导致该湿地水平方向上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对于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进行调查。(2)直线p表示nt1nt,所以直线p以上各点表示nt1nt,种群增长,直线p上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不变,直线p以下的点表示nt1nt,种群数量减少;nt小于a点时甲种群数量减少,更容易消亡。(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基石,所以要恢复生物多样性应首先增加生产者种类和数量;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最根本的保护措施。7(2013年广东)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测定项目红壤红壤污泥红壤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土壤pahs含量(g/kg)5271 079765黑麦草叶绿素含量(mg/g)2.02.12.3黑麦草每盆干重(g)1.72.32.7黑麦草pahs含量(g/kg)401651428(1)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根系细胞_加强,_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2)由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的污泥_,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_,但生物质炭的输入_,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_原理。【答案】(1)有氧呼吸atp(2)能增加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使光合作用增强升高能吸附pahs物质循环再生【解析】(1)土壤的通气状况改善,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