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 (6).doc_第1页
第一次抱母亲 (6).doc_第2页
第一次抱母亲 (6).doc_第3页
第一次抱母亲 (6).doc_第4页
第一次抱母亲 (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交流感受,触发情感1、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课,来了解母亲。(生齐读课题)。同学们,老师告诉你:强调不同的词语,读出来的意思也不一样。你再来读读这个题目,你可以读出几种意思呢?(强调第一次:从来没有抱过母亲,初次体验。强调抱:这个姿势很特别,小孩子才会用这个词语。强调母亲:抱得不是别人,而是母亲,一个生我养我的人。)根据你的理解,我们再次读一读课题。2、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可以圈圈、画画、批注一下。(生读书)读完全文后,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吗?生回答。(母亲了不起,感动)师:相信学了课文后,每个人不仅仅是感动,而是对母亲的由衷地敬意。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循题入文,探寻爱的足迹师: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文中有两处直接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他们画出来,读一读。(生边读课文边找句子)师:大屏幕出示句子:(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到。”(2)“我坐在床沿上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指名读这两处。短短几十字,字字含情,句句有爱,这两次抱母亲有何区别呢?(第一次重,第二次轻)为何有这样大的区别呢?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仔细品读。2.“轻重”对比,体会“我”的难过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两个问题:(1)一开始“我”在什么情况下要抱母亲?(2)划出“我”抱母亲的动作,你能看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生:“我”一开始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病了。生:母亲不仅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护士来换床单,母亲连起身下床都很吃力。师: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确实需要有人抱她下床,“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义不容辞了。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动作词:左手托住,右手托住,使劲一抱)你能模仿这个动作做一做吗?生:从“使劲”“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可以看出,“我”当时以为:母亲一定很重。师:(追问)“我”以为有多重?生:100多斤重。师:可实际呢?生:只有89斤重。师:是吗?生:(略一沉思)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重。师:是啊,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母亲可能连89斤重也没有。咱们同学体重超过80斤重的请举手!(有六、七位学生举手)师:天啊,母亲的体重竟然跟十岁的小学生差不多!课文中用一个词语表达了我知道这个真相的感情!(难过)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师:竟然”是什么意思?(居然、出乎意料,没想到)“我”为什么难过?生:“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竟然不知道她这么轻,“我”太不关心母亲了,所以难过。“我”还难过些什么呢?3.透过“回忆”,感悟母亲的无畏慈爱师: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连母亲的体重也看不准呢?生:(读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屏幕出示)师:一个字,一句话,往往就是一幅鲜活的画面,学习语文,要善于把文字想象成画面,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大屏幕出示:连绵起伏的大山,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一位母亲肩挑重担,带着两个孩子在艰难地走着)师:(深情地)你看到山了吗?什么样的山?生:连绵起伏的大山。生:又高又陡的山。师:山路呢?生: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是石头。生:山路很远,一直看不到边。师:你看到担子了吗?里面是什么?生:里面可能是玉米、小麦等粮食。生:还可能是喂牲口的草。生:是石头。(余生笑)师:母亲挑石头干什么呢?生:挑回家盖房子、垒院墙。(余生点点头)师:这担子有多重?生:(齐回答)100多斤。师:(追问)母亲肩上的担子只有100多斤吗?生:后背还背着妹妹呢!师:你看到妹妹了吗?(深情描述)她哭着喊着:“妈妈,我饿!”母亲会怎么说?生:她会说:“别哭,回到家我给你做好吃的!”师:此时,母亲多想“飞”回家为女儿做顿虽不丰盛,却可口的饭菜呀!可是,“我”拉着妈妈的手,使劲往后拖,边哭边说:“妈,我累了,走不动了!”生:母亲说:“孩子,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生:母亲笑着说:“我给你唱支你最喜欢的歌吧,这样,你就不累了!”师:(动情描述)其实,母亲比我们还累,比我们还饿,可她把委屈放在心中,把眼泪咽到肚里,面带微笑,一边翻山越岭,一边给我们唱歌。就这样走哇,走哇,走过了一个个春秋与冬夏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坚强的母亲,慈爱的母亲。再来读这段话,告诉大家,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的心?生:“年复一年”说明母亲一直这样劳累,几十年如一日。想象:每年春天来到的时候,青黄不接,家里没粮食了,母亲就会怎么样?夏天来的时候,酷热难挡,蚊虫叮咬。母亲就会怎样?秋天来了,丰收在望,可是要下雨了,为了抢收粮食,母亲赶紧怎样?冬天到了,寒风凌冽,这样穷苦的家庭,没有取暖的东西。我们冻得瑟瑟发抖,母亲就怎么样?好不容易等到我们长大后能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叫我们放下,由她来挑,在她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永远需要她的关爱。生: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吃了很多很多的苦。生:母亲太无私了,重活都留给自己干。师:你能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吗?(指名有感情朗读)读到这里,你觉得“我”除了感动,还会有什么样的感情?(难过)为什么难过?(联系上下文)生:母亲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还误认为母亲力大无穷,把重担给母亲挑,让我很后悔。师:是的,母亲身上的担子太重了,请问:文中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指母亲肩上的扁担吗?生:这是生活的重担。生:这是生活的压力。生:母亲得日夜为我们操劳。师:(追问)母亲都操劳些什么?生:担心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生:怕孩子营养不良,身体太差。生:担心孩子学习不好。4.抓住问句,体悟母爱的无私师:这担子太重太重了!可“我”却认为母亲身强体壮,力大无穷,这让我愧疚万分那!愧疚什么意思?(难过,不安)连护士也动情地说生:(齐说)“大妈,您真了不起!”师:我也想说,作者的母亲真伟大!可如果我说,只有作者的母亲伟大,你同意吗?生:(异口同声)“不同意!”师:请你用母亲的话来反驳我。生(读):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师:母亲这话是什么意思?生:母亲不让我提“那些事”!师:为什么?生:母亲觉得自己做这些是应该的,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母亲可能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像还亏欠孩子似的。生:每个母亲都是这样的,所以“那些事”不值一提。说明了母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师:同学们,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师:“谦虚”这个词用在母亲身上都太浅了,最能表达母亲胸怀的这个词应该是“虚怀若谷”。听过这个词吗?最能准确表达母亲胸怀的应该是这个词虚怀若谷母亲的胸怀像小山谷一样宽广。但是我又觉得这个词还不足以表达母亲。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人的胸怀。确切地说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同意吗?生(齐点头说):同意。师:是的,这就是母亲。“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是母亲的无比宽广的胸怀母爱的无私。我想。每个同学读到这句话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妈妈因为每个母亲都是这样的。请你带着对母亲的理解。对自己母亲的理解来读一读这段话。自由读。(生自由读第三段。)5.联系生活,产生情感体验师:(动情地)母亲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慈爱与坚强,更重要的是,她们无私奉献,无悔无怨,连提都不让提,更别说求什么回报了。这就是母爱的伟大,这就是伟大的母亲!你,想到你的母亲了吗?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享受母爱的温暖。(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学生在歌声中回忆自己的生活)师:说说吧,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生:我只要一生病,妈妈就连饭也吃不下。生:妈妈总是把我的衣服分类放好,叠得整整齐齐。生:每天,妈妈都在杯子里倒半杯开水凉着,说我渴了,加上一半热水直接就能喝,不需要再等了。6.“抱母亲入睡”,体验母子亲情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们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可正因为报不了,才更得报啊!于是,“我突发奇想”生:(异口同声)要抱母亲入睡!师:这时母亲需要抱吗?生:不需要。师:那为什么还要抱?生:“我”想:妈妈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从没好好抱过妈呢,所以,“我”要抱她入睡。生:“我”是要回报母亲对我们的爱。生:“我”要让母亲体会到儿女对她的爱。师:这一幕多感人呀!你能读好吗?师:我看到了你眼中的泪花,我看到了母亲眼中的泪水,母亲为什么会流泪呢?生:母亲操劳一生,儿子知道回报,让母亲太激动了。生:这是幸福的泪。生:这是自豪的泪,母亲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感到自豪。生:这是心满意足的泪,儿子抱她这一回,她一生都没有遗憾了。三、真情告白,深化情感师:现在,我也是一位母亲,“养儿方知报娘恩”哪!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要把一首诗送给她,送给全天下的母亲!(配乐诗朗诵母爱)师:此刻,你有哪些事要为母亲做?你有什么话要对母亲说呢?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别忘了在开头深情地喊一声:“妈妈!”(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响起,学生动笔抒写心中的情怀)师:回家后,把你写的话读给你的妈妈听。推荐课外阅读:慈母情深梁晓声,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板书设计】第一次抱母亲难过愧疚回报谁眼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学反思】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内容真切感人,语言朴实明快,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否能真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博大,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本文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朗读,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产生对母亲的孝敬之情。文章的情感是躲在文字背后的精灵,要触摸到它,想象和朗读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何通过朗读和想象引领学生透过纸面,看到文字的背后?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先让学生围绕“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我出示这个句子后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为“出乎意料,没想到”,我再引导:“作者没想到什么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我认为母亲很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抓住关键词语“使劲一抱、用力过猛”体会我原以为母亲很重。然而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才89斤”,抓住“最重的时候”“我这一生”体会到母亲辛劳了一辈子,这一生中,母亲的体重就没有超过89斤。为什么母亲这么瘦弱,几十年来做儿子的却没有发现呢?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文字,这是本节课花时较多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想象母亲肩上所承受的分量“拉着我背着妹妹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我又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展开想象,理解“重担”一词包含的意蕴,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层,体会“母亲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担子”,因此,“母亲在孩子心中才会那么重。”还有“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这些重点词语的感悟,充分感受母亲一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