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中考历史 全国专用 考点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五年中考 1 2018北京 1 1 5分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见右图 的主要依据是 a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b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答案c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中 头部复原像 据所学可知 这是考古学家根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制作而成的 2 2018福建 1 2分 据考古发现 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种植水稻b 种植粟c 建造干栏式房屋d 使用青铜器 答案b半坡远古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主要种植粟 使用的生产工具有骨器 角器等 知识总结 3 2018广东 1 3分 考古挖掘发现 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 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 答案c通过题干中的 密集的房屋 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可判断出半坡原始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并过着定居生活 故c项符合题意 b项错误 刀耕火种是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排除a项 春秋时期才出现铁犁牛耕 d项错误 4 2017江苏南京 1 1分 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 据此 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 种植粮食作物b 制造陶器c 发明舟车d 铸造青铜器 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西安附近 原始农耕 大量的粟粒 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以判断出该处原始居民是陕西半坡原始居民 正确答案是a项 题干中没有涉及陶器 舟车和青铜器的信息 故排除b c d三项 5 2017福建 1 2分 据考古发现 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建造干栏式房屋b 种植粟c 铸造司母戊鼎d 使用甲骨文 答案a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长江流域 主要种植水稻 能够建造干栏式房屋 故a项符合题意 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 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司母戊鼎铸造于商朝 是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被称为 甲骨文 排除b c d三项 6 2017云南昆明 1 2分 据 史记 夏本纪 记载 他 劳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 过家门不敢入 终于治平了洪水 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 黄帝b 炎帝c 蚩尤d 大禹 答案d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传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 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 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故选d 疑难突破本题以 史记 中的记载为情境 考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把握 夏本纪 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等信息 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7 2016广东 1 3分 2015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 距今约6000年 同一时期 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 答案c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 联系所学可知 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 故选c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 因此排除a b d 方法技巧巧妙记忆半坡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 想象房屋像7一样用竹竿架起来 半坡文化距今约6000年 想象房屋像6一样在地面挖一个坑穴 8 2016河南 1 1分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演进b 生产工具的进步c 耕作技术的发展d 古代纹饰的演进 答案a鹳鱼石斧纹陶缸腹部绘的 鹳鱼石斧图 是原始社会绘画艺术的杰作 司母戊鼎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杰出的技术成就 铁犁铧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故a符合题意 误区警示此题容易误选生产工具的进步 陶缸是生活中的器皿 铜鼎是祭祀用具 不属于生产工具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9 2016山东聊城 1 2分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 从采集到种植 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 建筑技术的进步b 人工取火的发明c 饲养水平的提高d 生产工具的改进 答案d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演进 主要因素 依据所学可知 推动这种演进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故正确选项为d 10 2016山东临沂 1 2分 右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治理洪水 发展生产 使人民安居乐业 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 创造了奴隶制国家 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 他 是指 a 黄帝b 舜c 禹d 启 答案c相传 大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中国的原始社会结束 奴隶社会开始 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c 黄帝和舜都属于部落联盟的首领 并没有建立国家 排除a b 启与治理洪水 建立国家无关 排除d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考查学生的识记 辨析能力 难度较低 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与每一个人物有关的标志性事件 11 2015江苏连云港 19 1分 古代这里土质虽不好 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这里描述的可能是 a 河姆渡遗址b 大汶口遗址c 北京人遗址d 半坡遗址 答案a依据材料信息 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可知是河姆渡遗址 故选a 12 2015湖南娄底 30 2分 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各种小吃 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 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 答案d本题关键信息是 最早享用米饭 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 因此最早食用水稻加工出来的大米饭 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的时代还未出现原始农业 半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小米 故正确选项为d 1 2018北京 2 1 5分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 下启青铜铭文 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 材料中的 它 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 考点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答案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 下启青铜铭文 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 故选a 2 2018安徽 1 2分 王国维说 自周之衰 文王 周公势力之瓦解也 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 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 上无统一之制度 下迫于社会之要求 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崩溃b 商鞅变法的作用c 兼并战争的后果d 百家争鸣的原因 答案d据题干 自周之衰 上无统一之制度 下迫于社会之要求 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联系所学作答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各家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 角度出发 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非意在说明分封制的崩溃 排除a项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 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排除b项 材料没有说明兼并战争的后果 排除c项 方法技巧本题以史学大家的观点论述为情境 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材料信息进行准确的解读和概括 准确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解答就很容易了 3 2018湖南长沙 13 3分 周朝分封的齐鲁两个诸侯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 而山东简称 鲁 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密切 a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损害了周王的威信b 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c 鲁国人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d 鲁国人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答案d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省曲阜市 人 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故选d项 a b两项属于知识性错误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是号召诸侯国尊奉周天子 抗击夷狄 春秋战国时期 鲁国实力根本不能和齐国相提并论 c项中的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是春秋后期楚国 今湖南 湖北等地 人 知识拓展春秋时期鲁国虽然不及齐国强盛 但是鲁国代表的是山东和整个中国的礼仪和文化 有 周礼尽在鲁矣 之说 中国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就是鲁国人 儒家学说更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 也是姬姓 与周王室关系更近 在礼法地位上比姜姓齐国和后来的田姓齐国要高很多 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4 2017山东潍坊 1 2分 一同学学习 潍坊历史与文化 时 总结了四句顺口溜 太康失国 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 无人复国 顺口溜 所指的朝代是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 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桀失其国 无人复国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夏桀实行暴政 被商汤所灭 夏朝灭亡 故正确答案为a 5 2017江苏南京 2 1分 武王 封功臣谋士 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 a 周初分封b 商鞅变法c 秦设郡县d 汉初分封 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武王 封功臣谋士 结合所学可知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实行分封制 故正确答案选择a 知识归纳分封制 县制 郡县制 6 2017重庆a 1 1分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右图所示文物的发现 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 答案a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它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a 知识归纳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商周时期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 被称为 铭文 或 金文 金 即青铜 周朝由于诸侯割据日久 字形差异越来越大 秦统一六国后 统一文字 制定笔画规整的 小篆 并以此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7 2017安徽 1 2分 据 史记 载 商鞅治秦 集小都 乡 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a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答案b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故选b项 审题方法本题以史料记载为情境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 集小都 乡 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这一信息 回顾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联系备选项对比思考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8 2017山东潍坊 3 2分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 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 倾力向外发展 自然战无不胜 这是因为秦国 a 鼓励农业生产b 承认土地私有c 建立县制d 奖励军功 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秦国 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 联系所学可知 商鞅变法中 奖励军功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故正确答案为d 9 2017重庆a 2 1分 秦孝公即位时 秦国 兵弱 而商鞅变法后 秦国人 勇于公战 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奖励农耕b 按军功授爵位c 推行县制d 抑制商业贸易 答案b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其中一项措施是奖励军功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这一措施的实行使秦人 勇于公战 故选b 知识拓展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 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 在这一背景下 各国纷纷变法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 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0 2017福建 2 2分 下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 答案b图中文字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 道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且能够相互转化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主张 兼爱 非攻 法家主张改革 提倡法治 只有b项符合题意 11 2017江西 1 2分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 克己 修养 认识 道 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的素质 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 进而推己及人 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 他 是 a 老子b 孔子c 韩非子d 墨子 答案b题干信息 提高自己的素质 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 主要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品质 根据所学可知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且能够相互转化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主张以法治国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兼爱 非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提出 仁 和 礼 的学说 主张克己复礼 故b项正确 知识辨析孔子关于 道 的学说 主要涉及人的自身素质 修养等方面 而老子关于 道 的学说 主要涉及宇宙万物的演变 客观的自然规律等 12 2017山东潍坊 2 2分 战国时期 有一学派认为 明主象天 因为他依法行事 公正无私 明主有权威 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 这一学派是 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道家 答案c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战国时期 依法行事 明主有权威 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 并结合所学可知 战国时期 法家学派的韩非子提倡法治 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正确答案为c 评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主张 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难度适中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的含义 并熟记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3 2017山东潍坊 5 2分 右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 答案b阅读理解题中诗句 可体会出该诗反映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这符合儒家思想中 仁政 的理念 故选b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法家主张 法治 和中央集权 墨家主张 兼爱 非攻 故a c d都不符合题意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难度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诗句的含义并准确识记各家学派的主张 14 2016安徽 1 2分 书 洪范 记载 武王既胜殷 邦诸侯 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科举制 答案a 武王既胜殷 邦诸侯 反映了周武王灭商后 封邦建国 分封诸侯的情况 故选a项 b项为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c项开始实行于元朝 d项开创于隋朝 15 2016广东 2 3分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下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a 墨家b 儒家c 道家d 法家 答案b据题干关键信息 礼仪规则 父母健在时 要 尊敬和爱戴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提出 仁 的学说 主张 爱人 同时重视 礼 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故选b 知识拓展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其主要主张有 仁 义 礼 智 信 恕 忠 孝 悌 本题中的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的是礼 孝 忠 16 2016河南 21 5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图1至图3呈现的文字和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记述了历史 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3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图1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 图2和图3的作品在记述风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分 答案 1 图1 内容主要是记事 载体为兽骨 1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图2 内容是系统编修 记载 历史 载体为书 纸 体例为纪传体 1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图3 民间口头创作 体裁为诗歌 1分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 图1 甲骨文是我国信史 文字记载历史 的开始 1分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图2 图3 均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1分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1 图1把事件记录在龟甲与兽骨上 图2把历史按纪传体体例系统地写在纸上 图3以口头方式创作 体裁为诗歌 三者特点不同 只要合理地分别写出一点即可得分 2 图1反映的甲骨文是我国信史的开始 图2和图3有非常强的文学性 评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欧洲对历史的记载方式和特点 并考查学生对图片和文字材料的解读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 中等难度 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 疑难突破材料中的图片资料虽为考生所熟知 但此题难度在于考生从未考虑过它们在记述历史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记述的风格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内容丰富 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记载的历史还不成体系 如材料中的甲骨文只记录了日食一件事 但其真实性超过 史记 对商朝的记载 属于第一手资料 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 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荷马史诗 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史诗 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价值 其原始材料是长期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 至今仍是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的珍贵文献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7 2017山西 1 2分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蕴含着 凝聚血缘 合家团圆 的寓意 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 答案b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威和财产的继承权 有 凝聚血缘 的寓意 故选b 禅让制是一种推荐继承制 郡县制下的官员是由皇帝任命的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们与 凝聚血缘 都没有直接关联 18 2017云南昆明 2 2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仁 和 礼 b 无为 c 兼爱 和 非攻 d 法治 答案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仁 和 礼 故a项正确 b项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张 c项是墨家创始人墨子的主张 d项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 均排除 19 2016山东青岛 2 1分 史记 记载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b c d 答案b通过材料可以看出 平王东迁之后 周天子地位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他们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本身表述没有问题 但是材料中并未提到秦的统一 故排除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中的文言文加大了试题难度 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并严格按照材料表述进行分析 20 2016山东临沂 2 2分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 名叫 春秋 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 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a 国人暴动b 周平王东迁洛c 齐桓公成为霸主d 韩赵魏三家分晋 答案b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继位后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 即平王东迁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 故选b项 国人暴动发生于西周周厉王时期 a项排除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c项排除 韩赵魏三家分晋发生在战国时期 d项排除 21 2016江苏苏州 3 1分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育哲学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 a 仁者爱人b 因材施教c 有教无类d 为政以德 答案c在教育上 孔子兴办私学 广收门徒 主张 有教无类 即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故选c 在思想上 孔子提出 仁 的学说 主张 仁者爱人 孔子注意 因材施教 对教育学生具有指导意义 孔子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 提倡 为政以德 22 2016山东聊城 2 2分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中的核心主张是 a 无为而治 b 法不阿贵 c 重农抑商 d 施仁政于民 答案d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 理解材料 要在认真阅读 分析题目所给史料的基础上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据此可以判断材料中的核心主张与仁政有关 故选d 23 2015重庆 3 1分 列表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图所示为小张同学的学习笔记 其中的 处应填写的人物是 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韩非子 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诗 书 春秋 等是由孔子整理修订的作品 故选a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材料的能力 难度较低 解答此题目 关键是全面 正确地分析 理解材料 24 2017山西 19 2分 节选 和谐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 某班同学以 和谐之光 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 并提出了如下问题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搜集名言 汲取思想智慧 2分 1 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 请你任选其中两位 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 兼相爱 交相利 墨子 答案 1 老子 主张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孔子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体察民意 自己不希望的事情 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 墨子 主张互爱互利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孟子 主张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 分别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 共2分 解析第 1 问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掌握情况 回顾所学回答即可 25 2017重庆a 25 2分 节选 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及文化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 孔府 孔林 是后人纪念和缅怀孔子的重要场所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 创立了哪一学派 2分 答案 1 学说 提出了 仁 的学说 1分 学派 儒家学派 1分 解析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核心思想是 仁 26 2017湖南长沙 40 4分 节选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北辰 北极星 居其所而众星共 共即拱 围绕 之 论语 为政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主要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2分 这一治国思想在汉 唐时期被统治者采用 举一例说明 2分 答案 1 为政以德 2分 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的徭役 兵役和赋税负担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出现了 文景之治 唐朝时 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发展生产 社会环境安定 出现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等盛世局面 任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分 解析第 1 问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回答即可 27 2017山西 17 2分 节选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不阿贵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1 材料一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答案 1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被秦始皇采纳 成为秦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共2分 解析第 1 问 结合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主张改革 提倡法治 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归纳其对 后世 的影响 28 2015江苏南京 26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 时期 更替示意图 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 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 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 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系 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 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 之梦 请回答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 处应该填写的朝代 时期 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据材料二 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 5分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秦朝统治者用以 规范 整齐 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汉武帝选择的 统治思想 是什么 举两例 说明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 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4分 3 综上所述 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1分 答案 1 东周 战国 周武王 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 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5分 2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 西晋统一等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4分 3 追求大一统 1分 解析 1 西周之后是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 西周政治制度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中 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 紧密地联为一体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进行归纳即可 2 秦汉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都加强了思想控制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自秦统一全国以来 统一成为我国历史的主流 如西晋结束三国分立局面统一全国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3 根据材料一中朝代更替史实 材料二中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和材料三中 维系 大一统 追求统一 等信息可归纳出答案 29 2015湖南郴州 31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 反对暴政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 孔孟之道 材料三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应当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 国家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他还主张以法治国 材料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以上材料皆摘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1分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你是否赞同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孔孟之道 1分 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分 3 根据材料三 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韩非子的哪些主张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 2 分 请列举两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主法制建设中颁布的新法 2分 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你觉得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2分 答案 1 仁 1分 秦始皇 焚书坑儒 1分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分 2 同意 1分 理由 因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或答因为儒家思想宣扬男尊女卑 君父臣子等观念 维护的是封建专制制度 2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或 不同意 1分 儒家思想中有许多可取的思想精华 如 仁 等 不能全盘否定 或新文化运动并未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2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 坚持改革 1分 以法治国 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或 民法通则 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或 刑法 1分 其他如1982年宪法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等符合题意的答案每个1分 4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2分 或答批判地继承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 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儒家思想的核心根据材料一中的 主张人们相互爱护 反对暴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截然相反 根据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回答 2 第一小问 要求表明态度 可以同意 也可以不同意 第二小问 持 同意 态度的可从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或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方面回答 持 不同意 态度的 可从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或新文化运动的不足方面回答 3 从材料三中 应当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 和 还主张以法治国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韩非子的主张 注意列举的 新法 必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 4 学习历史要培养正确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要用辩证的历史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并考查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难度较大 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考点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三年模拟 a组2016 2018年模拟 基础题组 1 2018湖南醴陵模考 1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最早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 北京人b 半坡人c 河姆渡人d 山顶洞人 答案c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 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场景 故选c 2 2018北京西城区统考 1 观察下图 导致两地房屋建筑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习惯b 劳动技术c 自然条件d 生产工具 答案c依据所学可知 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 生活在陕西西安 地处黄河流域 气候干燥 冬季气温较低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生活在浙江余姚 地处长江流域 地势低洼 多雨潮湿 住干栏式的房屋 导致两地房屋建筑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 c项符合题意 3 2018广东普宁模考 1 周围一带系沼泽地 建造住宅时 先打下1米长木桩 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 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材料所反映的原始居民应该生活在 a 北京周口店b 浙江省余姚c 陕西省西安d 云南省元谋 答案b根据材料中的描述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这个房屋结构属于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居民建造的房屋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浙江省余姚 故选b 4 2017贵州黔东南一模 1 2016年12月31日在陕西举行了 黄陵谒祖 祈福中华 2017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 系列活动 旨在号召全球华人缅怀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a 炎帝b 蚩尤c 禹d 黄帝 答案d黄帝被后人尊为 人文初祖 故选d 5 2016安徽合肥十校联考 1 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存的实物资料 如工具 生活用品等 下列选项中 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有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绘有稻穗纹的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a b c d 答案b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 会烧制彩陶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故选b 考点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6 2018福建晋江模考 1 柳诒徴说 自唐 虞至周皆封建时代 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材料中 分而治之 的办法是实行 a 分封制b 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 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根据题干材料 自唐 虞至周皆封建时代 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可知 这论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故选a 7 2018北京门头沟区一模 2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说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 答案a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a 8 2018江苏扬州高邮一模 1 商鞅变法是我国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说法正确的是 发生在公元前4世纪 秦孝公支持其变法 变法体现了儒家思想 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 b c d 答案b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 据所学可知 商鞅变法是商鞅于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在位期间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实施的改革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展开的变法运动 排除 故选b 9 2018山东济南一模 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论断 新观点 新思想 专家们一致认为 法学界从十九大报告中感受到这些年依法治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战国时期 主张依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 孟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 答案d此题考查法家学派的相关知识 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主张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d 10 2016江苏扬州一模 1 商鞅在变法中规定 对下列哪几类人有奖励 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a b c d 答案c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措施的理解 商鞅在变法中规定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故选c 11 2016广东深大附中等五校联考 4 田律 规定 从春季二月开始 不准进山砍伐林木 不准堵塞林间小道 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 不准捕捉幼鸟或掏鸟卵 不准毒杀鱼龟 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 以上禁令 到七月才能解除 田律 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 a 法家b 道家c 儒家d 墨家 答案c由所学可知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 要按时令进山伐木 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发展 故选c 12 2016江苏苏州一模 21 节选 史料与推论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 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正确的填 a 错误的填 b 1 史料 东流不尽秦时水 润泽天府两千年 都江堰南桥楹联推论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消除了岷江水患 灌溉了大片农田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誉 答案 1 a 解析 1 据史料中 秦时 润泽天府两千年 都江堰 等信息 联系所学可知推论正确 b组2016 2018年模拟 提升题组 时间 30分钟分值 27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 2018山东曲阜模考 1 2017年底 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国家宝藏 播出第三期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贾湖骨笛惊艳亮相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 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 是中华文明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见证 它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 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下列关于贾湖骨笛断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应该晚于河姆渡原始聚落b 它应该早于北京人时期c 它应该晚于炎黄时期d 它应该早于夏朝 答案d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 北京人距今约70万 20万年 传说中的炎黄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故符合题意的答案是d 2 2018山东胶州一模 2 山海经 中写道 蚩尤作兵伐黄帝 请风伯雨师 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b 雨止 遂杀蚩尤 该材料描述的是 a 牧野之战b 涿鹿之战c 长平之战d 城濮之战 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战 涿鹿之战是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 跟蚩尤部落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进行的一场大战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 晋 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 故选b 答案b根据所学可知 我国的青铜时代指的是夏 商 西周时期 殷墟是商朝都城遗址 甲骨文是商朝文字 礼乐文明是商周时期的文化 封建 源于西周的封邦建国 即西周的分封制 所以 材料涉及的是我国夏商周时期的文明与社会发展 b项符合题意 4 2018广东普宁模考 3 史记 商君列传 中记载 集小都 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 共 三十一县 商鞅的做法 a 增加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b 维护了农民的利益c 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题干材料反映了确立县制的变法内容 确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故选d 知识拓展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 先后确立了封建制 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与养士制 尤其是商鞅变法 在选官方面施行奖励军功 按军功授爵 规定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的势力 士 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政治上具有较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 是当时新型官员的主要来源 军功制和养士制的推行 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5 2018山东胶州一模 5 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 儒墨争雄 儒道争锋 儒法争用 可谓纵横捭阖 机锋迭起 智慧纷呈 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跨世纪大辩论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的急剧变化b 私学兴起 人才辈出c 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答案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 据题干可知 这场 跨世纪大辩论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在这样的形势下 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 他们相互争辩 相互学习 各自提出关于自然 社会和人生的主张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故选a 6 2018广东韶关模考 4 百家争鸣时期 各派学者著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