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 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 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 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 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设计】2013版高考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 内、外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下列风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解析:根据这四幅景观图可知,甲、乙、丙、丁所示的景观分别是河流流水侵蚀而成的峡谷,冰川侵蚀地貌、桂林山水、瀑布。其中只有桂林山水是由流水溶蚀了可溶性岩石而形成的。答案:c2有关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乙图上的雄伟山脉是由内力的挤压、抬升而形成的,而角峰、冰斗等地貌则是由冰川侵蚀而形成的,故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答案:b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数十千米,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此回答34题。3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解析:由材料可知,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强劲的冬季风携带大量沙石对坚硬的花岗岩不断打击、侵蚀,形成了状似“蜂巢”的风蚀地貌。答案:c4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解析:花岗岩是风力侵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答案:a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56题。5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6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根据剖面图中未变形部分的岩层可判断侏罗纪早、岩层老;第三纪岩层晚、岩层新。所以岩层由中心向两侧由新变老,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答案:5.d6.b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据此完成78题。7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a bc d解析: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图中处是上升岩块。答案:c8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a bc d解析: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是背斜构造。答案:a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为向斜成岭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c处有可能找到石油d处岩石比处岩石坚硬解析:图中处为向斜未形成山岭;图示区域主要为褶皱而没有断层,故地质基础较为稳定;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可能找到石油;处为背斜顶部,处为向斜槽部, 后者岩石更坚硬。答案:c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甲处地势高,气温低,可能形成冰川地貌();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可形成冲积扇();丙处位于河流中游,可形成冲积平原;丁处位于河口,可形成河口三角洲()。答案:a11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解析:植物根系撑大岩石裂隙属于风化作用中的生物作用;暴雨冲刷侵蚀地面,形成冲沟,属于流水侵蚀作用;风蚀作用形成风蚀城堡;起伏大的河床,由于不同区域岩石硬度不同,经过河水长期侵蚀,某段河道形成陡崖,河水飞流直下,形成瀑布。答案:a12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河面变宽,水流速度减缓,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再加上海水对河水的顶托作用,因而流速更缓,常在河流入海口形成“水下沙坝”。答案:b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22分)(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处的地形属_山地。(4分)(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6分)(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4分)()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填数码)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8分)解析:第(1)题,背斜构造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图示中处与此相符。第(2)题,处为地垒,为岩块断裂上升。第(3)题,处为断裂下陷的地堑,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均属于地堑。第(4)题,处为向斜,地层中最佳储水构造为向斜。答案:(1)块状(2)中间岩块箭头向上,两侧箭头向下(绘图略)(3)ac(4)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14用地质作用解释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图片。下图是某旅行社制作的几幅简易宣传图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6分)a长江三峡_b楼兰古城_c天山一号冰川_d西北“魔鬼城”_e“鱼米之乡”_f“黄土高坡”_(2)请你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6分)a_b_c_d_e_f_(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的具体名称。是_,是_,是_。(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具体景观的分析如下:a流水侵蚀而形成的长江三峡b河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