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0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0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0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0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1(2012庆阳模拟)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2(2013福建六校联考)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3(2012上海高考)小球每隔0.2 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度为6 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 m/s2)()a三个b四个c五个 d六个4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a10 m b20 mc40 m d50 m5在某一高度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6(2012石家庄模拟)人民广场上喷泉的喷嘴与地面相平且竖直向上,某一喷嘴喷水流量q5 l/s,水的出口速度v020 m/s,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a5 l b20 lc10 l d40 l7(2012天津统考)一条悬链长7.2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a0.3 s b0.54 sc0.7 s d1.2 s8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a150 m b75 mc15 m d7.5 m9(2013皖南八校联考)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t图象如图1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图1a8 m/s2,20 m/s b10 m/s2,25 m/sc8 m/s2,25 m/s d10 m/s2,20 m/s10.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2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图2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11(2012海口一模)2012海口热气球旅游婚庆节于6月9日至12日在海口市举行。假设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 m/s2)12.如图3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x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1)a、b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图3答 案课时跟踪检测(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1选ac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方向向下,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正确,d错误。2选d设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自由下落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可得g(5 s)2g(4 s)218 m,解得g4 m/s2。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vgt8 m/s,选项a错误;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8 m/s,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是g(2 s)28 m,选项c错误;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g(5 s)250 m,选项d正确。3选c小球在抛点上方运动的时间t s1.2 s。因每隔0.2 s在抛出点抛出一个小球,因此第一个小球在1.2 s的时间内能遇上n15个小球,故只有选项c正确。4选ad物体在塔顶上的a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 m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a点之上,另一处在a点之下,在a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0 m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x1的大小,即x110 m;下落通过时,路程为2xmx1220 m10 m30 m,在a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为2xmx2220 m10 m50 m。故a、d正确。5选acd小球被竖直上抛,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规定向上为正,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上10 m/s时,vt10 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 m/s,方向向上,a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下10 m/s时,vt10 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5 m/s,方向向上,c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 10 m/s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x15 m,d正确。6选b设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t,则t4 s,而vqt20 l。故b正确。7选b设链条的长度为l,经t1链条的下端经过该点,经t2链条的上端经过该点,则hgt12,hlgt22,tt2t1;解得t0.54 s;选项b正确。8选a磕头虫向下运动末速度大小与向上运动初速度大小相等,向下运动过程v122ah1,反弹起来过程v122gh2;人向上加速运动过程v222ah1,离地上升过程中v222gh2,代入数值得h2150 m,故a正确。9选a由题图已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m25 m,上升和下落的时间均为t2.5 s,由hmgt2可得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8 m/s2。由t可得:v0gt20 m/s,故a正确。10选b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36 cm、60 cm、84 cm,满足1357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a项错误,b项正确。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项错误。11解析:物体从气球上掉下,做竖直上抛运动。因为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所以没有必要分段求解,完全可以对整个过程直接求解。以向下为正方向有:v010 m/sa10 m/s2t17 s根据公式xv0tat21017 m10172 m1 275 m。答案:1 275 m12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