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桔园学校 刘伟卿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 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 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集合 课题 教材第104-105页。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 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 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 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1方法一。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 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及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 去3人,所以是9+8-3=14(人)。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生:14人。 2、方法二。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的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 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活动,站到相应的位置。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厢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参加踢毽的同学,中间就是两种训练都参加的同学。 3、方法三。 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高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跳远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 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及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的 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展示。 4、方法四。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与多少人 ? 2、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数学广角集合的 教学反思 桔园学校刘伟卿我所执教的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五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谈话部分安排学生猜脑筋急转弯,主要是让学生在这样轻松的谈话中初步感悟“妈妈既是外婆的女儿,又是女儿的妈妈”这样的道理,孕伏了后面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这次设计,是让学生经历“思考演示画图用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学生思维的难度提高了,但思考的空间增大了,学生能真正自主探索。一、演示促进学生理解 课开始部分我是设计让学生当场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为的是后面可以真实有效地演示喜欢吃苹果和喜欢吃西瓜的情况,学生站到每个地方,都是有目的的,要说说站这儿表示什么?在动态的演示中,参与的学生和下面的学生很清楚地明白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如果单单用课件演示,我觉得学生对于“喜欢,只喜欢”感悟不深,还只是教师在台上指挥。 同时,在演示中,我故意让学生先站一堆,然后我再把圈套上去,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它所表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这节课虽然不要求学生用数学术语去理解什么是集合,什么是交集。但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感悟到集合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这个圈套上去,这整个就是一个整体。所以我觉得用圈不但直观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在学生画好图后,最后再配上课件,我觉得这样能促进学生更直观有效科学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二、表达让学生不断提升1、自己画 我们常常说,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我觉得让学生自主探索,就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经历“思考演示画图用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自己显然也意识到,表示这组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简单直观正确的图。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画下来:有些学生画线段图,有些学生画统计图,有些学生画集合图虽然有的学生把集合图画错了,但他们想出办法来了。随后,在交流比较中他们感悟到用椭圆画是比较直观方便的,能很清楚得看出这个组有多少人。 这里只是初步感知,尽管学生画得图不是很准确,但至少感知到这样画,都喜欢部分很容易看出。随着课堂的继续,学生会逐渐完善对这个图的认识理解。当然学生也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去画,但我们知道集合的形象表示用椭圆是最合适的,因为椭圆相交部分大,而且清楚,画起来也简单。2、自己说 画图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让学生离开图后能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让学生说说演示圈中每部分的意思,说图中每部分的意思,说算式中每部分的意思,这样一个数形结合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所理解,好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的数学语言流畅,思维活跃,困难学生从说的过程中慢慢感悟到这些图和算式的意思。学生在自己说的基础上理解了整个算式的意思。3、自己辩教学过程中我不是要求学生去强行理解集合思想,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为自己辩辩,还可以怎样计算?每一步表示什么?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逐步理解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实践运用让学生不断升华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很流行的话语。作为一节新授课的尾声部分实践运用,应该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端酒店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推广服务协议
- 2025年互联网企业信息资产保密协议及网络安全承诺书
- 2025年度婚姻财产评估与离婚协议定制服务协议
- 2025年专业护肤品牌化妆品定制生产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参展商权益保障及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物流配送系统环保改造合作协议
- 2025高端医疗设备产品注册及市场准入策略咨询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养护劳务合作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校园节能照明系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孕期离婚财产合理分割与子女共同抚养协议书
- 绿色建筑概论 课件全套 第1-11章 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
- 202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
- GB/T 35267.4-2025清洗消毒器第4部分:内镜清洗消毒器
- 职工安置方案模板
- DB45T 1056-2014 土地整治工程 第2部分: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ISO9001工厂质量体系文件
- 2025年春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讲稿第五讲-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柴油发电机组操作培训
- 体检中心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