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老师你偏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陈先争.docx_第1页
教育叙事 “老师你偏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陈先争.docx_第2页
教育叙事 “老师你偏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陈先争.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师,你偏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陈先争“老师,你偏心!”忙忙碌碌的一天结束了,工作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晚上下班回到家,脑海中反反复复地出现的却是上面这句话。这句话起初让我有些愤怒和委屈,感觉着自己每天上课都希望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被公平对待,却不料,在孩子的心中,我居然还是那么“偏心”。真让人心寒,为什么孩子们不能理解我的“好心”?禁不住,今天的事,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位教师需要录一节公开课。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和计划,我把这个任务放在了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来完成。上课之前,我又预设了本班的学情,想到第三节课,学生学习可能已经进入疲惫状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师生互动,让学生可以“乐学”。我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准备奖励给上课积极的学生。一上课我就宣布:“表现积极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数量有数,希望大家都有机会获得!”。果然,这招很是奏效,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回答问题也尤其地积极,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连那些平日里总是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居然也纷纷举手。当然,为了不打击这些“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抓住时机地奖励他们。一节课下来,小礼物很快就发完了。此外,这节课我认为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堂教学顺利,孩子们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这一切让我心中甜滋滋的,感觉似乎天空更加明亮,孩子们更加可爱了!可是刚下课,就有两位同学跑过来打小报告。“老师”其中一位说,“他们都说你太偏心,他们举手,你都不点,点的都是你自己喜欢的同学。”另一个补充到:“同学们都说,以后数学课上再也不举手了”后面的话我已经听不进去,“都说”让我如同被泼了一头的冷水。怒火在心中也渐渐燃起:“为什么你们不理解老师?还这样拉帮结派地造谣生事?这种情况如果不压下去,以后我该如何管理他们呢?”于是,下面的过程似乎是大家都可以想到的:找出造谣者,当众批评,杀一儆百,然后将造谣者拉出来单独教育,告知其老师的用意,希望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这件事,如果是一个案子,到此也应该可以“结案”了。但为何之后满脑子都是那句“老师,你偏心!”还有“造谣者”被教育时那懵懂又哀怨的眼神?莫非是我真的偏心,提到“偏心”,记忆瞬间又被带回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是我上初二的第一个学期,那个学期来了一位新的政治老师,这位老师的特点是,每上政治课,他点名永远都是“李某某”。一学期下来,我的名字从来没被点到过,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即使有时举手希望告诉老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的更好,但是却从未得到展现的机会。课下,有的同学会满不在乎的说:“无所谓!”或者说:“最爱上这种课,永远不用担心被点名。”等话。我也说过,但是我依旧记得那时心中的不满,甚至都想过:“以后不举手不听课,反正老师的课都是上给李某某的!”想到这里,两句话如同复读机一般,在我耳畔不断的回响:“老师,你偏心!”“反正课都是上给李某某的!”瞬间,我似乎又看到了自己那时绝望的眼神,和今天的孩子是多么的像!此刻的回忆中,他的眼神居然刺痛了我,也刺破了内心愧疚之情。“李某某”是我们班的尖子生,所以老师关注他。而今天我给予奖励的大多数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是的,我希望他们得到鼓舞,于是我更多的关注了他们。而那些“抱怨”学生,是班级里的中等生,现在想想,他们平时认真完成了作业,认真的听讲,几乎不用老是操太多心,而正是这种不用操心,让我今天在课堂上也依然遗忘了他们 我突然明白了,此刻所有的委屈和生气,渐渐的变成理解和内疚。我今天是“偏心了”,而且我平时也“偏心”了。我偏心优等生,因为他们处处能够老师带来“骄傲”;我“偏心差生”,因为他们时时需要老师的关注。我没有“偏心”大多数的“中等生”,因为他们总是那么默默地存在。太恐怖,因为偏心背后,不正是我们当下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曾经有幸听过一位教授关于这方面的报告,他说,老师容易将关注点放在“优等生”和“差生”身上。以至于毕业多年,这些孩子的名字依旧可以清晰地出现在你脑海中。但是那些平时很努力,但仅仅是因为成绩平平的孩子,虽然平时表现很乖,但却始终在老师的目光之外。他们每每渴望得到关注的眼神却总是无法和老师关注的目光相对。多年之后,他们的名字也渐渐的从老师的记忆中消失了是啊!我想我的老师肯定已经将我的名字忘记了!但我不想,不想忘记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中等生”,那些“给点阳光,就会变得灿烂”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如何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是阳光而没有黑暗,如何让每个孩子的目光都能和老师的目光有一个碰撞?又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