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课时活页作业 必修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课时活页作业 必修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课时活页作业 必修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课时活页作业 必修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二讲 课时活页作业 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活页作业(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肇庆质检)根据给出资料,判断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细胞核原生质膜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细胞壁中心粒a和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结构b和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c和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d和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解析:细胞核和线粒体均是由双层膜围成的结构;原生质膜和核糖体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均含内质网,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中,因此,叶绿体和细胞壁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答案:c2肌细胞内的肌质网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由此可推测肌质网的作用是()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b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c为肌细胞供应能量d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而肌质网是由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所以推断肌质网为肌细胞供应能量。答案:c3(2012南昌模拟)“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d溶酶体解析:肽链的组装、折叠、转运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而高尔基体则是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答案:b4(2012沈阳质检)下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将胰岛素原分子的c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被包裹在囊泡中的过程。胰岛素和c段肽链在从胰岛b细胞排出前,一直储存在此囊泡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 ()a核糖体 b细胞核c高尔基体 d细胞质基质解析:在核糖体中完成氨基酸合成多肽的过程,在内质网中实现蛋白质的加工如糖基的形成、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等;在高尔基体中进行再加工,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依题意,图示过程发生在高尔基体中。答案:c5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使蛋白质形成糖蛋白,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a核糖体 b内质网c高尔基体 d细胞膜解析: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运输,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就是在内质网上完成的。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再加工分类包装。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答案:b6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氧核苷酸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b核糖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c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直接由核糖体rna决定解析:核糖体是核糖核蛋白体的简称,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分布在所有细胞型生物的细胞质中,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不含脱氧核苷酸;核糖体在病毒中没有分布;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直接由m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答案:c7(2012合肥质检)桃子等果实成熟时,向阳一面的表皮细胞会渐渐变红,经研究发现这种红色是分布于液泡中的花青素造成的。花青素可以抵抗细胞成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由此判断花青素是 ()a一种难溶于水的色素b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c光合作用的色素之一d可以参与细胞内部环境调节解析:由题中的信息“花青素可以抵抗细胞成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以确定它可以参与细胞内部环境的调节。答案:d8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结构中有几处含有放射性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a2处 b3处c4处 d5处解析:胸苷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与dna的复制有关。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含有dna的结构只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答案:a9(2012潍坊质检)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解析: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共同组成的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不是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也有酶的分布;因生物膜的种类和分布部位的不同,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有差别;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提高效率 。答案:d10将脉胞菌培养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培养基中,使其线粒体膜带有放射性标记,然后收集放射性标记的细胞,再转入非同位素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分别在不同培养时间收集菌体。而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查经过不同时期培养的细胞中同位素的分布。结果证明新线粒体是 ()标记后培养的代数1234实测的放射性2.01.00.50.25a通过分裂增殖的b由其他膜重新装配而来c重新合成的d通过复制产生的解析:线粒体膜带有放射性标记,转入非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同位素的分布随代数增加,放射性逐渐减少,说明新线粒体是通过分裂增殖的。如果由其他膜重新装配或重新合成而来的,应该没有放射性。答案:a11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是叶绿体内膜d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解析:图中是内质网膜,是高尔基体膜,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是叶绿体类囊体膜,是线粒体内膜。答案:c12(2012奉贤调研)下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b图中c指细胞膜,f指细胞器c图中d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co2解析:根据题图可推测该细胞为植物细胞;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d)、细胞膜(c)、细胞质(a)、细胞核(b)四部分;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e)和细胞器(f)构成;能产生co2细胞器为线粒体,能产生atp的细胞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故g为叶绿体,h为线粒体。叶绿体可以利用线粒体产生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6分)(2012临沂模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填编号)中。(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填编号)。(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期和_期。(4)若图乙所示的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用箭头和编号表示)。(5)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14c的co2,在结构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解析:(1)图甲代表植物细胞,图乙代表动物细胞。图甲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图乙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因此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3)图甲、图乙所示两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4)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再经内质网送至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物,由细胞膜排出细胞。因此3h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5)在叶绿体基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co2c3糖类。答案:(1)(2)(3)前末(4)(5)co2c3糖类14(16分)(2012烟台调研)下图中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1)上述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_;甲细胞可以由_分化而来。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_(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2)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上述两空填写数字符号)。(3)甲细胞比乙细胞代谢速率快,从结构方面找出一条原因:_。(4)从甲细胞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_的功能。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它可以由记忆细胞或b细胞分化而来;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之合成与分泌过程相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膜面积较大时,有利于物质的运输,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糖蛋白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密切相关。答案:(1)2、11细胞核b细胞或记忆细胞(缺一不可)4375(2)109、10(3)甲细胞中线粒体(核孔、核糖体)的数量较乙细胞多(或甲细胞与外界接触面大,或膜面积、内质网面积大)(4)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15(20分)下面是科研人员利用活细胞和从细胞中分离得到的某些细胞结构而开展的两个实验,根据实验处理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质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流动的,流动方式有环流、管状流等。为了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现按下表进行各组实验: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新鲜黑藻清水、光照、5细胞质流动b新鲜黑藻清水、光照、25细胞质流动c新鲜黑藻清水、黑暗、25细胞质流动d菠菜叶清水叶绿体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b组细胞质流动速度最快。请分析问题:(1)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原因是_。(2)若观察时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速度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细胞质流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3)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子、镊子、滴管、吸水纸、_等。(4)在d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_。.科研人员将细胞内分离出来的核糖体分别与斐林试剂(班氏试剂)、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以及二苯胺试剂进行反应,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abcd颜色变化蓝色紫色蓝色蓝色棕红色棕红色无色x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处理中所用的试剂为_,由此可判断构成核糖体的大分子化合物中必然有_。(2)b实验处理中所用的试剂为_,该处理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_12分钟。(3)若c实验处理中需要用到显微镜,可知该处理中所用试剂应当为_。(4)二苯胺可与核酸上的脱氧核糖在酸性条件下产生蓝色络合物。若已知构成核糖体的化合物中没有dna,则x应当为_色。(5)若实验证明构成核糖体的某大分子化合物中含有大量尿嘧啶,则可断定此化合物是_。解析: .(1)黑藻叶片薄,可直接用于临时装片的制作,且含水量高,细胞质流动速度快,因此适宜用于观察细胞质流动。(2)据a、b、c三组实验可知:光照、温度可影响细胞质流动。(3)制作临时装片需要载玻片、盖玻片等。(4)叶绿体主要分布于叶肉细胞中,且叶肉的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大且少,易于观察,因此应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双缩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