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溪笔谈二则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梦溪笔谈作者 是我国 (朝代)的 家、 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 成就。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庆州界生子方虫( ) (2)方为秋田之害( ) (3)其喙有钳( ) (4)千万蔽地( ) (5)则以钳搏之( ) (6)悉为两段( )(7)旬日子方皆尽( )( )( )(8)土人谓之“傍不肯”( ) (9)岁以大穰( )( )(10)其虫旧曾有之( )( ) (11)方两三级( ) (12)患其塔动( ) (13)未布瓦( ) (14)故如此( )( ) (15)而动如初( ) (16)秘使其妻见喻皓妻( )( ) (17)贻以金钗( ) (18)问塔动之因( )( ) (19)此易耳( )( ) (20)但逐层布板讫( ) (21)匠师如其言( ) (22)盖钉板上下弥束( ) (23)六幕相联如胠箧( ) (24)六幕相持( ) (25)人皆伏其精练( )3通假字(要求找出通假的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土人谓之“傍不肯” 同 (2)人皆伏其精练 同 4词类活用 (1)千万蔽地( ) (2)便实钉之( )5古今异义 (1)岁以大穰 古义: 今义: (2)患其塔动 古义: 今义: (3)此易耳 古义: 今义: (4)但逐层布板讫 古义: 今义: (5)匠师如其言 古义: 今义: (6)人履其板 古义: 今义: 6一词多义 (1)方 方为秋田之害( ) 方两三级( ) (2)如 如土中狗蝎( ) 故如此( ) 而动如初( ) 匠师如其言( ) 六幕相联如胠箧( ) (3)盖 盖一癞蛤蟆也( ) 盖钉板上下弥束( ) (4)履 郑人买履( ) 人履其板( )(5)自 先自度其足(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自不能动( ) (6)为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方为秋田之害( ) 悉为两段( ) (7)之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心之所向( )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 ) 观之正浓( ) 驱之别院( ) 春冬之时( ) 方为秋田之害( ) 则以钳搏之( ) 其虫旧曾有之( ) 土人谓之“傍不肯”( ) 钱帅登之( ) 乃以瓦布之( ) 秘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问塔动之因( ) 便实钉之( ) (8)而 而置之其坐( ) 而忘操之( ) 而剑不行( ) 拔山倒树而来(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而动如初( )(9)其 先自度其足( ) 而置之其坐(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必细察其纹理( ) 使其冲烟飞鸣( ) 常蹲其身( ) 神游其中( ) 其喙有钳( ) 其虫旧曾有之( ) 患其塔动( ) 秘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匠师如其言( ) 人履其板( ) 人皆伏其精练( )(10)以 何不试之以足( ) 以虫蚁为兽( ) 不以疾也( ) 岁以大穰( ) 乃以瓦布之( ) 贻以金钗( )7翻译下列句子 (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4)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5)无可奈何,秘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6)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7)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越:越国。兵:军队。睫:眼睫毛。庄蹻( 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楚庄王欲伐越( ) 臣愚患之( ) 王乃止( ) 自见之谓明( )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b其虫旧曾有之(以虫治虫)c至之市(郑人买履) d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2分)_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以虫治虫)(2分)_11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_ (二)阅读文言文不死之药,完成1215题。(14分)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注】谒(y):拜见。中射之士:宫廷中的侍卫官。说(shu):劝说。明:表明。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谒者操以入( )使人杀中射之士( )臣故食之 ( )是死药也 ( )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臣食之而王杀臣a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b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d而动如初(梵天寺木塔)1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有 献 不 死 之 药 于 荆 王 者14翻译下列句子。(4分)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2分) 译文:_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梵天寺木塔)(2分) 译文:_15中射之士最终能逃过一死,除了他能言善辩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哪一点打动了楚王的心,从而放过中射之士?(2分) _参考答案:1沈括 北宋 科学 政治 科学2(1)地域、范围、地区 (2)危害 (3)借指虫子的嘴 (4)遮盖 (5)搏斗 (6)全、都 (7)十天 都 完 (8)称,叫 (9)年成 丰收 (10)过去,先前 曾经 (11)层 (12)嫌,担心 (13)铺排(14)所以 这样 (15)从前,当初 (16)暗中,秘密地 (17)赠给(18)询问 原因 (19)容易 (20)终了,完毕 (21)话,言论 (22)紧密约束 (23)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24)支撑 (25)精熟3(1)“傍”同“旁” (2)“伏”同“服”,佩服4(1)数词作状语,成千上万 (2)实:使动用法,使坚实 钉:名词用作动词,用钉子钉5(1)岁 古义:年成 今义:年纪,年龄 (2)患 古义:嫌,担心 今义:患病,患难,祸患等 (3)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4)如 古义:遵照 今义:例如 (5)但 古义:只 今义:但是 (6)履 古义:走,踩踏 今义:履行6(1)方 正当,正在 才 (2)如 像 像 像 遵照 像 (3)盖 连词,承接上文,“原来是”的意思 因为 (4)履 鞋,鞋子 走,踩踏 (5)自 自己 介词,从 介词,在 如果,假如 自然,当然 (6)为 介词,因为 动词,当作,作为 与“所”,表被动,译为“被” (7)之 代词,代量好的尺码 动词,到去 代词,代量好的尺码 代词,代脚 代词,代剑 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代词,代“群鹤舞空”的这种景象 代词,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代词,代“二虫斗”代词,代蛤蟆 结构助词,的或不译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子方虫”语气助词,无义 代词,它,指子方虫的“天敌”代词,代正在修建的木塔 代词,代木塔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木板(8)而 表承接连词,无意义 表转折连词,却,可是 表转折连词,却,可是 表修饰,无实义 表承接关系,便,就 表转折,但是(9)其 代词,他的 代词,他的 代词,他的 代词,他的 代词,他,指涉江的楚人 代词,它的,指微物 代词,代蚊子 代词,相当于“自己的” 代词,代想像中的山林 代词,它的,指“子方虫天敌的” 指示代词,这样,这种 一说指示代词,那,一说代词,它 代词,他的,指匠师的 代词,他的,指喻皓的 指示代词,那 代词,他,指喻皓(10)以 介词,用 介词,把 如 因 介词,用 介词,把7(1)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天里的庄稼。 (2)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以此而获得大丰收。 (3)他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4)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5)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6)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7)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相互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8想要 担心 停止 称作、叫做(4分)d(2分)9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1分)10所以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2分)11(1)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2)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