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曲折发展和历史命运.doc_第1页
【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曲折发展和历史命运.doc_第2页
【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曲折发展和历史命运.doc_第3页
【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曲折发展和历史命运.doc_第4页
【三维设计】(浙江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史料链接+解题技巧+教师选粹+经典习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曲折发展和历史命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曲折发展和历史命运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说明1.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和逐渐解体的原因与作用;知道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关系;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主要表现;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体会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评价历史人物,懂得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最深刻的变化,复习本讲时应当在把握本专题总体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展开 2.知道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知道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体会民族经济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道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包括民国初年、抗战前夕和国民党统治后期三个阶段,要注意把握这三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3.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这一道理本讲重点是“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史实的掌握是探讨的前提,因此,复习中要重视联系前面的有关内容历史广角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地域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以轻工业为主。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技术、设备;由于近代中国缺乏资本,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气息。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历史广角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271937年是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历史广角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凭借其在华经济特权,占据市场优势,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极大地排挤和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国近代始终不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经济形态也严重束缚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是民族工业萎缩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要走上民族工业独立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浙江乡土历史浙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诞生浙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887年,浙江慈溪人严信厚联络专做日本生意的宁波新生泰洋布店老板汤仰高,集资5万银两,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的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接着,1889年宁波商人在慈溪创办了慈溪火柴厂,1892年杭州开办了蒸汽石印厂。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了。严信厚(18281906),字筱舫,慈城东乡人。曾创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近代商会组织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是公认的“宁波帮”的开山鼻祖。主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展示更丰富见课件光盘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材料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现代化史观下,洋务运动是如何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教你读史据现代化史观,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关系应该从政治、经济(江南制造总局)、文化(外语学校)方面联系材料概括。结合洋务运动的目的认识其在政治上的局限性。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1)经济上: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有利于抵制西方经济侵略,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文化上: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近代中国社会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3)政治上: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朝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经济、文化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近代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有向下沉沦的一面,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但又有上升的一面,这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言而喻,在封建社会中新生的资本主义,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历史的进步。历史研究材料二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为什么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上升的一面?近代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教你读史材料一强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上升的一面;材料二反映国民党统治后期,滥发纸币使市场一片混乱,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近代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政府的政策:民国初期和国民党统治前期都采取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2)人民群众的斗争: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求生存,人民群众的反帝斗争,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3)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名师归纳清理过关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命题趋向关注社会热点,命题贴近生活典例(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定时空:1895年,甲午战争后二明考点:实业救国三抓关键:身为状元的张謇,投身实业,体现了什么观念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对应度理由a正确“捐弃所恃,舍身喂虎”体现了张謇在中日甲午战争后认识到兴办实业对于救国的重要性,冲破了视商为末的传统观念b有关但不准确张謇投身实业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并非为了民族工商业的竞争c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朝允许民间设厂,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与史实不符d无关张謇实业救国,并非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命题趋向呈现图文材料考查主干知识典例(2012江苏高考)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bc d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定时空:洋务企业兴办在19世纪6090年代二明考点:洋务运动三抓关键: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 “官员”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对应度理由正确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的说法错误“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但与外国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正确洋务派将林则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说法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课堂感悟高考1(2012安徽高考)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选d材料主要说的是商人从上海购买洋货,a、c两项未在材料中体现,b项“中外贸易”范围太大。2(2012上海高考)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a石油化工业b冶金采矿业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解析:选d中国民族资本家由于资金少、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因此多投资于轻工业。a、b、c三项属于重工业,d项属于轻工业。3(2012浙江高考)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解析:选b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表述,依据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工厂数量的增减,细致全面的观察图片,抓住关键的时间信息“1937.71944”进行思考。a项“逐年增加”表述错误,c、d两项不能从图中得出,故答案选b。4(2011山东高考)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 b31c73 d193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关知识。18721911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初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业、面粉业等,重工业发展缓慢。从表格信息看,矿冶业数量为72家,纺织业工厂的数量肯定远远超过这个数量,故选d。5(2012海南高考)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 该文的主线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d金融资本的发展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生产关系即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材料中的(二)、(三)、(四)部分均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a项正确;b、c、d三项虽然分别与(一)、(三)、(五)对应,但与a项相比显然不是该文的主线。6(2011海南高考)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南京解放前夕”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信息是法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所以要换成币值比较稳定的银元,答案是d。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应该先去买粮食和食品,而不是先去换成银元,故排除b;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课下演练提升(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测控表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1、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3、6、13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4、5、7、8、9、10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1、12、13、14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长沙检测)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解析: 选a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店铺也改称洋货铺。这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列强的猛烈冲击。2(2012宁波模拟)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资料来源: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以下对此表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 28177969234 25010018853 071403 9235171497 70810019114 8101620 441694 4451529 696100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 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成为清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促使关税增加 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带动工商杂税大幅度上升a bc d解析:选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只能促使农业税增加,其比重应有所上升而不是缩小,所以项说法逻辑错误,可以排除。其他三项皆是对材料的合理解读。3(2012南通调研)“(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选b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的产生,排除c、d两项,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选择b项。4(2012威海一模)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解析:选b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5下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b爱国人士进行“实业救国”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选b时期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爱国人士提倡的“实业救国”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和“实业救国”思潮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6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解析:选c广东南海知县代表的是封建势力,查封民族企业说明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7(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1911年10月12日,武昌街头出现了一则公告: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关闭店铺者,斩。繁荣商业者,奖。这则公告体现了()a清政府的“求富”新政b湖北军政府的重商政策c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实业措施d南京国民政府的倡导国货运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有关史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联系材料中10月12日的时间,这应是军政府发布的公告。本题选b项。8(2012金华期末)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1936年1937年1938年棉纺织业10081.769.8面粉业10077.572.5机器业10099.656.0各业平均10085.574.9民族工业逐步萧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抗战前期的民族工业,从材料可解读出,民族工业逐步萧条,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本题选b项,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9(2012嘉兴测试)对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地区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解析:选b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美国对中国经济掠夺。从材料可以看出,到194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当时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这一情形是在抗战胜利后,故b正确。10(2012杭州师大附中质检)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a b. c d.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1911年1937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项符合这一时期特点,第项“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只在一战期间,一战结束后列强又卷土重来,所以这一说法不符合1911年1937年这一时段。11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a工业化的实现b发展资本主义c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d实现民主政治解析:选c1895年后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在其推动下,收回利权运动和创办实业活动蓬勃发展。故在18951927年间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实业救国”,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12(2012杭州师大附中质检)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与社会团体有()天厨味精厂保晋砂务公司保兴面粉厂宁波旅沪同乡会a bc d解析:选d本题根据教材可知,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并且参与救济难民,维持上海的社会治安。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捐赠巨款以作训练航空人才之用;天厨味精厂捐购“天厨”号战斗机一架;宁波旅沪同乡会等五团体捐购飞机五架,并声明该机不供内战之用。选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苏州模拟)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4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第(1)问,实际要求回答清政府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第(2)问,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本问实际要求回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第(3)问,注意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进行回答;第(4)问,既要看到其先进性,又要看到其局限性。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2)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国的侵略。(4)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三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清史稿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陶煦租核材料二18721894年各类企业厂数与资本额年代商办企业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外商企业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设厂数(家)资本(千元)18721894年534 6971916 19610328 000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省份工场数(家)职工数(万)人口总数约(万)动力使用(机器动力)不用动力合计山东1218159362.477 43 792江苏1491 1391 28814.267 82 588安徽3863862.4681 622湖北175155323.6793 414云南932贵州17170.060 6966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这些现象出现的条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认识。(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第(1)问中新现象的概括可依据材料一中的“染工”“机工”“数千人”等信息组织答案,阻碍因素则从经济政策、对外政策及传统观念等方面回答。第(2)问中工业特征的概括则须对材料数据信息与文字信息进行对比,从企业的类型实力与地区分布等方面组织答案,原因分析可从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与地理条件等方面进行归纳。第(3)问条件则联系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苏联援助等史实即可,认识必须从党的领导、民族独立等方面展开。答案:(1) 新现象:当时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因素: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地主富商把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2) 特征:中国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处于弱势;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沿江地区发展较快;近代工人占总人口比例小。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民族资本处于弱势地位;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开放较早,受西方影响较大,发展较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近代工人比重小。(3) 条件:新中国的建立;“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苏联的援助。认识: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保证。高效学法集锦1列表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特点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统治者思想的转变(清末新政) 表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受重大打击;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外贸中心由广州转向沿海开放城市,特别是上海,买办商人开始出现;近代机器生产开始出现,使得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陆续兴起特点生产方式的改变;产业资本构成的变化;主要生产部门的变化;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生产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2洋务运动中的一、二、三、四一个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两类企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四大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改革教育。3归纳概括近代中国出现的三类企业类别性质出现时间分布地点外商企业外国资本19世纪四五十年代通商口岸 洋务企业官僚资本19世纪60年代沿海、沿江地区民族企业民族资本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地区4图示解说民族资本主义的“三起三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中日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暂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抗日战争期间遭到空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三起三落”体现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特点。5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3)四个阶段:“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相关资料选编1自然经济以及其解体的表现 所谓自然经济,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是依据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的生活需要,在自然状况的资源条件下而组织其生产活动的。其劳动不必通过劳动互换,就直接在原本形态上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产品也不需要当做商品和经过市场交换,就直接在孤立状态下成为社会总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劳动产品就是劳动产品,它既不采取其他形式和作为其他东西,也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质,充其量只是在本经济单位的成员之间消费时认可就行,劳动产品的生产者和劳动产品的消费者是直接统一或等同的,劳动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直接进入消费领域,无须任何中间环节。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民族资本的不断发展,逐步受到冲击而逐渐解体。它的解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 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2“实业救国”的由来“实业”一词是康有为首先提出的。1898年,他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可见,康有为当时所说的“实业”特指工业。后来,随着实业一词开始流行,其含义逐步扩大。如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实业在大农大工大商”,他所说的“实业”泛指工业、农业和商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3张謇生卒年代:18531926年。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与教育。曾先后兴办大生第一、第二、第八等纱厂、广生榨油公司、复兴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大达轮船公司等一系列工矿企业。另外又建立了一系列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与此同时,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事业。他先后在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在南通以外的其他地方,张謇还倡议并资助建立了一些学校。在清末立宪运动中,他曾任江苏咨议局局长。民国初年,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来先后任袁世凯政府农林、工商、农商部总长。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称帝活动辞职回籍,继续从事实业活动,但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力下,陷入窘境。4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1)官僚资本是指中国近代史上,专制的国家力量扶植的垄断资本。有的学者认为,近代洋务企业的创办,标志着官僚资本的出现。(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僚资本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他们借助政治特权迅速膨胀起来,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3)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转化为社会主义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