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祭十二郎文教案教学目的: 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祭文的写法。 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在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祭文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录音,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五、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概括这三段的意义: 答: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 依;第三段叙述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第二课时 一、分析四六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答: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答: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之意; 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2这三段中,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是在叹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一)分析段落意义: 概括段意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四、分析篇章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五、总结特点: 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探究学习(做为学生课下自主探究之用) 祭文中“直抒胸臆”的常见方法研究 研究方法: (1)泛读名篇:祭妹文(袁枚)、祭石曼卿文(欧阳修)、哀盐船文(汪中)。 (2)比较阅读: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进行比较阅读。 (3)初步归纳:回忆与逝者交往之事;设想自己本应早亡,反跌出对逝者的悲痛之情;对逝者后事的交待和安排等。 比较袁枚祭妹文与韩愈祭十二郎文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袁枚祭妹文 (二)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 “性灵”的内涵与写性灵的标准探究。 研究方法: (1)精读名家作品:如杨万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化肥厂复合肥存储管理办法
- 2025借款合同(个人与个人)范本
- 2025面的销售代理合同(广德恒盛)
- 阳光心理健康成长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 活动1 策划迎新联欢会并认识MindMapper Jr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黔科版
- 公司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集合14篇)
- 中医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主任上岗培训内容课件
-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无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讲座
- 碧桂园展示区品质验收评分表(2017版)
- 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工艺工程师 )
- GB/T 5845.1-2008城市公共交通标志第1部分:总标志和分类标志
- GB/T 36195-201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 GB/T 12008.3-2009塑料聚醚多元醇第3部分:羟值的测定
- 风障、阳畦、温床及遮光设施的性能及应用课件
- 外科缝合技术课件
-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