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红假单胞.doc_第1页
沼泽红假单胞.doc_第2页
沼泽红假单胞.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工艺流程 前言 :光合细菌具有原始光能合作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总称。 细胞杆形,0.6-2.5微米0.5-5.0微米,极生鞭毛运动或不运动;生长有极性,不对称出芽分裂。 革兰氏阴性;片层状光合内膜位于细胞膜下且与之平行;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 利用各种有机化合物作碳源和电子供体行光照厌氧生长。厌氧条件下以氢、硫代硫酸钠、硫化氢等作电子供体、也可光自养生长。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可以作为:养殖水水质净化剂;饲料添加剂;用于鱼、虾、贝幼体的培育;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防治鱼病。 一、菌种培养基 1. ATYP琼脂 2. 磷酸氢二钾 1.0g 3. 硫酸镁 0.5g 4. 酵母提取物 10.0g 5. 蒸馏水 1000ml 6. pH 7.0-7.2 二、沼泽红假单胞的培养条件 1. 营养条件:以各种有机化合物作碳源,厌氧条件下以氢、硫代硫酸钠、硫化氢等作电子供体在光照厌氧生长。 营养元素的全面合理的配制,是沼泽红假单胞高产培养的关键,经特殊加工而成的沼 泽红假单胞发酵剂(培养基),符合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副作用,使 用安全,而且保质期较长。 2. 环境条件:有了营养全面的沼泽红假单胞细菌培养基,只是满足了其生长的内在条件, 并不能培养出沼泽红假单胞菌液;还需要有适宜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才能培养出优质的 菌液。环境条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介质: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含菌量低的清洁淡水、地下水,为最佳水源;蒸 馏水及纯净水,可用于提纯菌种。(2)酸碱度(pH)值:7.5-8.5最佳(适应范围6-10)。(3)水硬度:pH值中性时10度以下。即调节pH值至8.0左右时,培养介质中的乳白色沉 淀物不宜过多。(4) 温度:25度-34度最佳(适应范围15-40度)。(5) 光照强度:3000Ix-4000Ix最佳。即每25kg菌液需用60瓦左右的钨丝灯进行光照,当 然,太阳光最好且不需成本。(6) 透气性:密闭最佳。(7) 容器:透明或白色容器;大规模培养生产可用大缸、水泥池等。 三、接种 培养基配制好后,立即接种。接种量越多越好,在培养液中占据优势。 四、沼泽红假单胞菌生产工艺 1. 培养液的配制按培养基制作方法,扩大不同容量的配比,调节pH值至偏碱,摇匀或搅拌均匀后,接入菌种,置于光照下培养。 2. 培养生产方式(流程)的选定(1) 小规模的培养生产容器为5升-20升白色塑料桶,桶透明度好,又密封,所以培养环境好,需要接种量较少,置于实验操作台下塑钢门窗内,用钨丝灯60瓦的光照下,即达到了保温25-40度的效果,又达到了光照要求,基本上在4-6天内,每天摇晃二次,即可生长成深红色。成熟标准:以培养液生成深红色为准,一般成品所含细菌浓度可达到30-50亿/毫升。(2) 大规模的培养生产:利用太阳能或光照较强的钨丝灯大规模发酵培养生产建发酵池大约为:长5米、宽1.8米、深0.5米,内装防水灯;利用约3吨发酵罐制作 培养液,接入菌种,搅拌均匀,输入发酵池,采用日照和灯光照(冬天用蒸汽管增温), 4-5天,菌液培养成熟。 五、发酵培养管理 1. 测试:(1) 搅拌:每天定时搅拌三次;其作用:将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光照,保持菌细胞的 良好生长;(2) 调节光照度:培养光合细菌需连续进行以光照明,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能光源培养,晚 间则需要钨丝灯的光照,一般培养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IX-5000IX之间;(3) 调节温度:在细菌的培养过程中,一般在23度-39度均能正常生长繁殖,但温度过低 ,需要把培养容器置于密封的柜橱窗内,利用钨丝灯散发的热提高柜橱内温度,达到调节 温度的目的;(4) 酸碱度的测定和调节:为了延长光合细菌的指数生长期,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和单位 水体的产量,测定和调节pH值是一项重要措施。 采用加酸调节降低菌液的酸碱度,醋酸、乳酸均可使用,而最常用的是醋酸。在培养 生产中,每天应该测定菌液的pH值,当pH值上升超出最适范围,即加酸调节;(5) 测定光密度(o.d.)值:在培养生产中,通过菌液测定光密度,可以了解光合细菌的 生长繁殖状况;(光密度值常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2. 生长期的中间观察: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菌液的颜色及其变化了解光合细菌生 长繁殖的状况,菌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接种培养颜色的变化是否由浅迅速变深,其反映光 合细菌生长以及繁殖速度的快慢,必要时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了解细菌生长状况。 六、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 1. 净化水质由于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鱼类粪便和残饵,以及鱼药的残留物,它们腐败后产生的氨态氮、硫化氢和一些有害物质,直接污染水体和底泥。较度污染可造成鱼类生活不适,饵料系数增高,生长缓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使水体底部缺氧。沼泽红假单胞细菌能有效的将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吸收,组成菌体本身,从而提高水体中溶氧含量,调节pH。还可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长,从而净化水质,达到鱼类生长健康的目的。 2. 维持水体微生态平衡水产养殖场的水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也有些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叫“条件致病微生物”,即在正常情况下,这类微生物不致病,遇到水质污染,鱼类免疫功能下降时,它们便大量繁殖危害鱼类。通常人们采用消毒杀菌剂来控制,但随着施用次数的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也相应的增加,为了达到治疗和防预的效果,每次施用的剂量不得不逐渐加大,这不仅增加了 药用成本,而且还污染了水体,造成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不能食用; 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不使其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水体;用光合细菌 预防鱼病,完全可克服消毒杀菌剂的缺点,它不仅可降解或清除水体中包括鱼药在内的有 害化学物质,占绝对优势的光合细菌还可以与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空间,使其无法进行 大量生长繁殖,鱼类也就不易发病。 3. 培养蜉蝣动物作饵料 沼泽红假单胞细菌的菌体细胞营养很丰富,这正好是蜉蝣动物的优质饵料,实践证明, 水体中的沼泽红假单胞细菌越多,蜉蝣动物生长也就越旺盛,以蜉蝣动物为食的鱼类增产 效果也就越明显。 4. 作为饲料添加剂 沼泽红假单胞菌体细胞,并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可直接拌入饲料中和与多种有 益菌混合(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拌入饲料中,其除增加营养、降低饲料系 数外,还可起到剌激动物免疫系统,增强消化和抗病能力,促进生长的作用和能力。 七、沼泽红假单胞细菌液的应用 1. 用量(1) 苗种池:150ml/m3,每5天一次;(2) 成体池:第一次5ml/m3,以后每m3水体用量2ml,每10-15天一次;(3) 拌饲料:苗种料按5%,成体料按3%,拌和饲料投喂; 2. 用法(1) 外泼洒水体:将菌液用水稀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