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教案授课者:谢丽霞授课地点:高一(8)班教室授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一第5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熟知作者及其影响和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目标:合作探究,感受体验文本的语言魅力和作者的情感。方法目标:以“导”为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高审美意识和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并形成能力。2、教学难点通过诗中形象及描写(白描手法)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回顾学过的陶渊明的文来导入。二、作者简介(学生介绍)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二、 听、读课文1、 听录音范读诗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情感,解决生字词。 羁j鸟 守拙zhu 荫yn 暧暧i 墟x 吠fi 樊fn笼2、 学生齐读本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注意情感。三、 整体把握快速阅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四、设问解题(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明确:归因、归后生活如何 归前归后有什么不同四、 整体把握讨论下列问题:1、 诗人回归园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从诗中找出能表明诗人归因的诗句,并品读,明确: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2、诗人归园田后所看到的美景有哪些?找出相关诗句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看到田园的这些美景,诗人用哪个句子来形容和总结这种充满乐趣、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请你找出来。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4、在这首诗当中,诗人用一句诗将归前和归后的心情进行了明显的对比,这个句子是哪一句?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根据对诗人之“归”的脉络梳理,你认为全诗可分为几层?明确:归因:厌恶官场、喜欢自然 1-8句归后:田园美景、田园乐趣 9-18句归前归后对比: 19-20句六、研读诗歌1、女生读齐读第一层,讨论下列问题:(1)诗的前四句表现作者什么感情?这四句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诗的前四句表现作者爱丘山、憎世尘的感情。总领全篇(2)前8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情感?“误落尘网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入仕”比喻为“尘网”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喻为“羁鸟”、“ 池鱼”,将田园生活比喻为“旧林”、“ 故渊”,可见作者一直思归,厌倦仕途生活,留恋田园生活。(3)“误落”一词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你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确:“误落”一词,既是对自己出仕官职的无限悔恨和感叹,又是对尘网般的官场的蔑视。2、 男生齐读第二层,讨论下列问题:(1)归后田园生活美景有哪些?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2)第二层前八句诗句诗是如何注意动静描写?怎样从视觉、听觉来写?本层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静景,从视觉上来写。前四句近景,后两句远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动景,从听觉上来写。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3、 全体齐读最后一层,思考:这一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作者什么情感?明确:抒发了回归园田的乐趣,与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抒写自己的本性遥相呼应,使全诗有击首尾应,击尾首应之妙。 七、归纳诗歌的思想主旨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通过哪些诗句来表现?v 1.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v 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v 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 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八、总结诗歌的写作特色1.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没有丝毫的装饰之词,平易如画。 2.情景交融。(文中所描写到的景色,实际是陶渊明内心追求精神的物化,是实景和心境相结合,从课文第二层景色描写可感受到作者向往那种恬静自由生活。)3.以动衬静4.比喻生动贴切。用“羁鸟”“池鱼”自比,渴望自由九、小结全文这首诗通过写“归园田居”的归因,归后田园美景及归前归后对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病变中的凋亡
- 安全教育计划 (一)
- 【解析】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育儿测评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摘要)
- 女电工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速写考试题型分布及答案
- AbMole精讲:Ferrostatin-1如何高效阻断铁死亡
- 2025年冲压检验考试试卷及答案
- 灼烫事故应急预案演练(3篇)
- 老年肿瘤护理与风险防范
- 图木舒克市供热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档案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座椅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4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
- 公司后勤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 新生儿复苏操作规范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英语一模试卷
- 时空量子化研究-洞察阐释
-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农业》课件新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