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文本.doc_第1页
第一章1-1文本.doc_第2页
第一章1-1文本.doc_第3页
第一章1-1文本.doc_第4页
第一章1-1文本.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第1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 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1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不正确;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 k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B不正确;NO的摩尔质量为aNA gmol1,NO2的摩尔质量为bNA gmol1,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ba)NA gmol1,D也不正确。答案C2下列图示中方框代表容器,上方黑球为氦原子,下方白球为氢原子,中间为忽略质量的隔板,则代表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为解析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21,He为单原子分子。答案A3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ABC D解析硫原子的摩尔质量应为a NA gmol1;a g硫原子含电子数为16。答案C4(2011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选项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与8 g甲烷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B18.0 g重水(D2O)与20 g Ne所含有的电子数C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与14 g CO、C2H4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解析在A中,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不能依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也不能计算其共价键的数目,A错;在B中,18.0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而20 g Ne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B错误;在C中,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与14 g CO、C2H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其含有的分子数相等,但原子数不等,故C错误;在D中,等物质的量的Al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其化合价均升高至3价,故转移的电子数一定相等。答案D5(2011潍坊教学质量监测)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H2含有10NA个电子B32 g甲烷中含有2NA个CH键C5.3 g Na2CO3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溶液中CO32的数目为0.05NAD1 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解析32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 mol,共含24 NA个化学键;5.3 g Na2CO3即0.05 mol配成100 mL溶液,因CO32水解而使CO32数目小于0.05 NA;Na2O2与H2O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1 mol Na2O2只转移1 mol电子。答案A6(2010江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NA解析A项,NH4N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氮原子数为0.2NA,尽管NH4水解,但氮原子数不变,A项正确;B项,羟基中电子数为9,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9NA,B项错;C项,KI中的碘来源于HI,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C项错;D项,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D项错。答案A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A. B.C. D.解析a g该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的分子数为,可得b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答案D8(2011天津杨村四中第二次月考)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解析根据mV,由题目的条件可知,O2和O3气体的质量相等,但O2的摩尔质量小于O3的摩尔质量,故O2的物质的量大于O3的物质的量,所以A、B、C均错误。因二者的质量相等,而O2与O3均由氧原子构成,所以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正确。答案D9m g某金属M溶于盐酸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n L,并生成氯化物MCl2,则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n/m B2m/nCm/22.4n D22.4m/n答案D10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M(甲)M(乙),则分子数:甲乙B若M(甲)M(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C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D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甲乙解析若M(甲)M(乙),则质量相等的情况下,n(甲)n(乙),分子数:甲乙,A不正确;V,质量相等,密度相同,则V(甲)V(乙),D不正确;若M(甲)M(乙),根据同温、同密度情况下,M与p成反比可知p(甲)p(乙),C正确;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气体摩尔体积越小,则甲乙,B不正确。答案C11(1)2 mol O3与3 mol O2的质量之比_,分子数之比_,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_,含氧原子数之比_,体积之比_。(2)O3与Cl2具有相似的性质,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已知二者在消毒时均被还原为最低价态,则相同状况下10 L O3与_ L Cl2的消毒能力相当。(3)气体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 mL F2,则A的化学式为_,推断的依据为_。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的应用,根据物质的量与其他量的关系把物质的量转化成要求的量,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运用,运用时注意所给的条件。(2)此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用O3与Cl2消毒后分别转化为、,若设Cl2的体积为x 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10 L30(2)x L20(1),解得x30。(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写出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xFy3O22F2,则A的化学式为O3F2。答案(1)1123321123(2)30(3)O3F2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12(2010北京崇文区模拟)(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和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气体的化学式是_。(2)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已知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可能是_或_,B可能是_。(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36 g,体积为22.4 L, 则CO所占的体积是_L,质量是_g。答案(1)XY3(2)N2COH2(3)11.2141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CO的体积分数是_,CO的质量分数是_,C和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解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0.3 mol,28x44y12 g,解得x0.075 mol,y0.225 mol,从而顺利解决本题。答案1325%17.5%47402014在120 、101 kPa条件下,由H2、CH4组成的混合气体a mL,通入一定量(设为x mL)氧气使其完全燃烧。(1)若a m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也为a mL(即xa),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是_。(2)若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g)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为2a mL,则原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是_。(3)若原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中只有CO2和H2O(g),则x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1)设H2的体积为x,CH4的体积为y,则xy2y,解得yx12,所以CH4的体积分数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