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doc_第1页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doc_第2页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doc_第3页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doc_第4页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华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二0一0年六月连云港华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王晓峰审核:钱志明批准:边旭华目 录第一章 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第二章 危险辨识与评价第三章 溴素仓库应急设备与设施第四章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第五章 保护措施与控制程序 一、预防保护措施二、控制程序第六章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第七章 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第八章 培训与演练一、应急救援培训计划二、应急救援演练计划附件第一章 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职能小组1、我公司成立了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实施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由总经理和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质检、机修、保卫、车间、运输、仓库、食堂、后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名单及联系方式见后附件)。指挥部下设通信警戒组、抢险灭火组、救护疏散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处理组等五个应备有内外线联系电话。3、指挥部设于厂部办公楼,配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4、指挥部日常工作由生产安全科负责。5、设立备用指挥部,一旦第一指挥部受到事故影响,可以转移到备用指挥部继续运转工作。6、指挥部主要负责人不在现场时,按照名单顺序依次为总指挥,全面负责指挥部应急救援工作。7、指挥部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避免贻误战机,失去事故救援的最佳时机。二、指挥部组成人员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总 指 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指挥部成员:安 全:1、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2、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生 产:1、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调度工作;2、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3、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设 备: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生产部:1、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2、受伤、中毒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行政后勤:1、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2、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的运输工作三、组织指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1、组织机构:总指挥:边旭华副总指挥:钱志明安全员:王晓峰生产科黄东设备科吴月忠技术科丁晓燕车间秦武锅炉房邵伟仓库吴炳兴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详见应急救援网络图:日常安全工作由安全科负责,当发生重大事故时,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处理。当组长不在企业时,由副组长全权负责处理事故事宜。以最快速度、最佳手段减少和避免事故的扩大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第二章 危险辨识与评价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和表。(表1表2见附件)1.2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确定;)未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2.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计算,若满足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Q1,Q,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三、连云港华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情况评价物质名称甲苯溴正庚烷乙醇乙苯临界量(吨)5002010005001000实际量(吨)20.61326.72.93.210.73注1:本表中临界量资料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和GB20592-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急性毒性。根据(1)式计算:20.613/500+26.7/20+2.9/1000+3.2/500+10.73/1000=1.396259 1 , 其中溴 26.7/20 =1.335 1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该建设项目预计储存和预计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以溴应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式进行严格管理。第三章 溴素仓库应急设备与设施应急设备设施名称配置数量消防栓一套消防沙500KG碳酸钠150KG5%硫代硫酸钠100KG监控设施一套防毒面具三套铁锹三把急救药箱一个第四章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1 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指挥部成员每人手机一部,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联络方式见下图序号姓名手机号码备注1边旭指挥2钱志总指挥3王晓全员4秦间主任5吴月备科6吴炳库7黄产科8丁晓术科9胡国务科100518-88586939办公室1.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设施(1)发生事故或灾情,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2)办公室电话3)对外报警:火警119、急救120(4)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色、警戒哨人员佩戴臂章,救护车鸣笛。通讯联络号码于办公室和生产车间墙上各张贴1份。第五章 保护措施与控制措施一、 预防保护措施1、通常采用的几种保护措施:(1)隔离 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2)通风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溴素储存场所的挥发气体浓度在安全浓度范围之内,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发生。(3)个体防护当溴素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4)保持卫生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化学品的危害。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2、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a、替代b、密闭c、惰性气体保护.d、通风置换.e、安全监测及连锁。(2)消除点火源能引发事故的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做法有:a、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b、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c、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阻火设施、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二、控制措施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应该遵守下列规定:(1)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门地点,且单独储存,不得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储存。(2)危险化学品应该分类、分堆储存,堆垛不得过高、过密,堆垛之间以及堆垛与墙壁之间,应该留出一定间距、通道及通风口.(3)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该隔离储存.(4)遇水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存放在潮湿或容易积水的地点。受阳光照射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存放在露天或者高温的地方,必要时还应该采取降温和隔热措施。(5)容器、包装要完整无损,如发现破损、渗漏必须立即进行安全处理。(6)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和变质,以及混有杂质而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应该经常进行检查、测温、化验,防止自燃、爆炸。(7)不准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内或露天堆垛附近进行试验、分装、打包、焊接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8)库房内不得住人,工作结束时,应该进行防火检查,切断电源。第六章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规定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消毒等措施;2、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事故危险区(130米)。危险区即事故附近地域,此处毒物浓度指标高、地面染毒,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危害的特点是人员中毒,伴随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还可能发生人员复合伤害。事故危险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该区域主要是公司的厂区。救援工作主要是:切断事故源,立即抢救中毒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品,消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消毒。2、事故染毒区(3050米)。该区域空气染毒严重,作用时间长,可发生植物枯萎、物品被腐蚀等现象。该区域主要是周围的厂及居民受到影响,救援工作主要是:组织居民紧急疏散转移,指导防护,监测毒区边界,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毒气。该区主要是空气染毒,救援人员一般只需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即可。3、事故影响区(50200米)。该区有小剂量危害。救援工作重点是:及时组织群众进行个人防护,接收伤员,安排撤离人员的生活,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以解除群众的精神压力,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3、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本建设项目中涉及的物料溴素有一定的危害。一旦搬运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泄漏、中毒等事故。防止发生泄漏、外溢等事故的有效手段,首先是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失误导致泄漏事故。3.1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方法1、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纯碱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冲洗水排放入应急池,最后用污水泵抽入废水处理池处理。第七章 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一、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1 、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扩散情况或火灾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事故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2 、事故中心警戒区域边界上设立明显的黄黑警戒标志,并且派通信警戒组人员专人值守。 3 、除消防人员、应急救援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各级警戒区域内。4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撤离现场,并且将相近的危险化学品疏散到安全地点,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 、如果事故物质有毒时,警戒人员需要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自身保护和相互监护措施。 6 、在我公司的高层建筑物上设立风向标,发生事故时人员向上风方向转移,要有通信警戒组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指定安全区域,在疏散线路上设置疏散方向标志并设专人指明方向。7 、各类人员不可在低洼处停留。 8 、要问清楚事故区及相邻区是否还有危险化学品,可转移的组织人员转移,不可转移的视事故性质及情况采取必要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后要问清楚事故区是否还有其他人员滞留。9 、各小组发现现场出现异常情况下要立即汇报指挥部,指挥部视情一况通知各小组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在相互联系协调好现场情况后,按照正确的方法、指定的方位紧急撤离,撤离前清点本组人数。 10 、通信警戒组人员指示正确的撤离方向后最后一道撤离现场,撤离前清点本组人数。 11 、非紧急撤离情况下,通信警戒组人员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控制事故扩大及疏散人员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12 、及时组织人员收整器材。对在波及区使用过的空气呼吸器、通信器材、照明器材等不能用水洗消的器材,应擦拭干净。对水带、水枪、防护服装、洗消帐篷、警戒标志以及流进洗消污水的管线设备等进行集中,进行反复清洗。二、 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1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负责人应该由抢险灭火组组长担任,在事故抢险灭火工作完成后进行现场洗消工作。洗消作业是消除化学灾害事故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2 、洗消主要包括对人员的洗消和对事故现场及染毒设备的洗消。洗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大量的清洁热水,通过特殊的洗消设备对人员和设备进行喷淋和冲洗。 3 、在清水无法达到实施洗消的效果时,必须用洗消药剂均混后的水进行洗消。洗消按照接待检查、除污更衣、喷淋洗消、检测更衣、转送医院的程序进行洗消作业。 4 、现场洗消应该及时,防止对人体或设施继续产生危害。对有可能对人与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要予以清除,防止对人二次危害。三、 事故现场的清理1 、事故处置工作完成以后,要及时搞好现场清理,消除危险后果,组织收整器材、洗消受污染的车辆和设备,填写事故现场记录,做好撤离现场的准备。 2 、及时组织人员收整器材。对在染毒区使用过的空气呼吸器、照明器材等不能用水洗消的器材,应擦试干净后装车。对水带、水枪、抽吸泵、防护服装、警戒标志等进行集中,进行反复清洗并确保达到下次使用要求。 3 、做好事故现场的处置情况记录,统计参战力量,画出现场力量部署图,为搞好战评总结积累资料。四、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根据检测部门测得的大气中有毒气体含量数据,已确认对人体无害,现场事故抢险抢修任务已经完成,经消防抢修现场检查报告,已无有毒气体和其它危险品外泄。在事故后期,由每个救援小组组长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结束,人员疏散撤离、伤员现场急救后送医院、现场抢险和堵漏、灭火、洗消处理完毕,集中到安全区域后,全体人员经通信警戒组授权人员点名,必须确认人数无误。人数不对的要立即问清情况,查明所属部门、去向,开展寻找工作,直到找到为止、人数确认。 五、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人员事故危险已经解除指挥部发布命令宣布结束事故紧急状态,终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本单位各部门、周边友邻单位及相关人员事故危险已经解除。成立恢复生产小组,负责人由抢险灭火组组长担任,进行全面有序的维修工作,争取及早恢复生产。第八章 培训与演练一、应急救援培训计划培训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授课、组织参观、进行安全卫生知识竞赛、职工间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平时可以利用会议、橱窗、板报、广播、电视、宣传小册子、标语、图片等方式,以加强、加深印象。培训主要的两种途径为:一是职工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各种原料的物化性能,并可将其作为职工上岗考核技术等级考核的内容;二是班组安全学习,学习内容必须包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使相关人员必须清楚自己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角色和应尽的职责。使广大员工能够熟悉整个程序并且掌握其要领。应急救援的培训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重点,对各类人员教育培训后,才能了解事故的性质、危害、自救互救方法、处理方法等。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教育在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中起着关键、重要的作用。培训主要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重大危险源系统知识,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个体急救为主。事故调查、评估和预案内容及程序为主。每年培训课通过培训,让应急救援人员能够了解预案内容和程序,了解所接触危险化学品爆燃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应熟悉应急救援计划、了解生产工艺、掌握重点危险部位的设备布置及仪表、电气等配置情况,并且充分掌握各类物料的物化性质、应急处理方法,掌握自救、互救措施,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维护保养,掌握特种设备和材料的消防、急救、泄漏控制和设备的应急使用等。 2、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主要以预案内容和程序、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火、防爆、防毒知识,自我个体防护知识及应用和自救、互救技术为主。每年培训不少于两次。二、应急救援演练计划1、演练目的 1 、保证本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做到用得上,救得下,通过演练一方面可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救援体系,掌握应急救援工具、设备、器材,另一方面可以检查指挥部的应急能力,通过演练来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2 、各应急救援队伍应付可能发生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3 、各职能小组之间相互支援和协调程度;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修订预案提供第一手的实际资料。 4 、演练主要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 l )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够运作;( 2 )人员是否能够安全撤离;(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能否及时参加事故抢救;( 4 )能否有效地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持续改进这一过程必须是在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基础上,演练结束后,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或者组织指挥者应当组织评审,组织评审实际上也是一次再学习和全面提高的过程。对于组织指挥者,通过评审可以发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存在的战略和战术上的缺陷,并可以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及时优化和修订,使应急预案始终处于编写一学习一演练一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状态,不断消除薄弱环节,从而使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的水平稳步提高。 2、演练准备1 、各部门应针对不同的物料,配备有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数量要求能满足关键岗位人员的应急使用需求,并放置在明显位置。2 、仓库要备有足够备用滤毒罐、防护设施和其他辅助个体防护用品。3 、操作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各种有害物质通过皮肤、呼吸等进入体内。 4 、各部门应针对不同的物料,配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数量要求能够满足各类物料应急使用的需要,并放置在相应明显的位置。5 、演练前必须组织参战人员先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按照分工对应急救援预案作好摘要、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6 、演练前应进行实地查看,熟悉重大危险源所在地形、通道、水源、建筑以及附近相应的应急器材、设施。3、演练范围与频次定期组织各应急救援队伍和全体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演习,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每年至少一次。演习后进行总结,发现预案中有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通过渠道修改应急救援预案。 4、演练组织1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由指挥部负责总调度,现场总指挥负责演练的实施,各组织机构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原定方案执行。2 、在演练前对各级各类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先熟悉自己的分工,熟悉演习内容,熟悉地形、通道、水源、建筑、应急器材、设施等,确保演练的安全。 3 、演练可以邀请政府、安监部门的领导及管理人员、友邻单位等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演练组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且存在大量有毒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模拟演习。主要演习专业救援队伍防护器材的使用,火灾控制,现场环境状况测定,周围容器的隔热降温保护,受伤人员的搜救和现场急救救援,人员疏散、撤离及安全警戒区的设立等。 b、发生同时火灾、爆炸、有毒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事故的模拟演习。 c 、主要演习专业救援队伍防护器材的使用点火源的控制,现场环境状况的测定,泄漏区域防爆隔爆保护,泄漏点堵漏,中毒人员的搜救和现场急救救援,人员疏散、撤离及安全警戒区的设立等。4 、模拟演习必须与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一起演习,演习前要制定周密的演习计划和程序,检查演习所需的器材、工具,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参与演习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附件1、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总指挥:边旭总指挥:钱志 员:吴月丁晓秦建国139613410462、值班联系电话:值班联系电话:0518-885869393、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上海市的中毒咨询电话为:02162951860;627587104802162563255(国家经贸委上海化学毒物咨询中心)02135120528(网络医院)国家中毒控制中心的电话为:01063131122,83163338分中心及网络医院的热线电话为:北京 01066932472河南 03716967348(日),6959721(夜)广东 02084198181辽宁 02423381129,23385336(24小时值班电话)沈阳02425718880,25718881河北 03116836424天津 02227306362徐州 05163575037石家庄市0311120,6066666(调度室)4、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灌云县公安局消防大队 88851900 119 灌云县公安局 88812593 110灌云县供电公司总调度室 88812308灌云县人民医院 88812440 120灌云县临港产业园变电所钱书记),88583017灌云县燕尾港自来水厂潘厂长)灌云县临港产业园消防支队 88585119灌云县公安局燕尾镇派出所 88583098 5、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青岛 (0532)3889090、3889191 上海 (021)62533429国家中毒控制中心 (010)63131122、83163338连云港市政府值班室 85803024连云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85515976灌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88997022灌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88817410 灌云县政府 88812362 灌云县环保局 88812331 灌云县临港产业园管委会 88584455 附表危险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