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人教版 .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人教版 .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人教版 .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人教版 .doc_第4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人教版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0 人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249一、选择题1“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北宋和辽的友好交流b在宋辽边境设置榷场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d北宋向辽提供“岁币”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以后 ,北宋与辽之间订立的关于如何向辽缴纳“岁币”的协议,a、b、c三项与材料主题信息不符。答案:d2辽史卷45记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材料中的“中国”可能是指()a辽河上游一带b黄河中下游地区c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d淮水、大散关以北地区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的“太宗”指的是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这段史料反映的是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这里的中国指的是幽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答案:c3.右图是长江流域出土的契丹族特有的器物之一淡绿釉皮囊壶。通过这一文物,我们能够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宋辽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替不断b宋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c宋辽之间的关系战和均占据重要地位d宋辽之间文化交流仅限于制瓷技术方面解析:这一文物出土于长江流域,且为契丹主要器物,证明宋辽双方的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从教材上看,双方长期交往是在澶渊之盟之后。答案:b4(2012武昌测试)苏轼栾城集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里反映的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辽对宋战争失败b宋辽之间订立和议c北宋政局的稳定d北宋社会经济繁荣解析:由“(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可知是宋辽澶渊之盟。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可知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故b项正确。答案:b5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段材料实质上说明了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促使宋、辽人口的急剧增长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d维持了宋、辽间长久的和平关系解析:材料表明澶渊之盟使宋辽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有利于边境地区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6北宋政府屡次下令禁止士庶和妇女仿效少数民族的衣冠和装饰。南宋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对上述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胡服丰富了宋朝人们的生活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宋朝积贫积弱,文化落后d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7岳飞的满江红一词中写道:“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所指“匈奴”创立了()a蕃汉分治制度b八旗制度c亲王议政制度d猛安谋克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匈奴”是哪个少数民族。岳飞是南宋人,是抗金将领,故“匈奴”应是创立金国的女真族。蕃汉分治制度是与北宋并立的辽创立的,a项不对;b项是女真族在明末创立的;c项是清初的制度;猛安谋克制是与南宋并立的金创立的,所以本题选d。答案:d8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有()仿唐宋王朝建立礼仪制度从游牧向农耕经济发展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民族融合是历史的主流abcd解析:本题为图片型材料选择题。第一幅图片反映出西夏仿唐宋王朝建立礼仪制度;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牛耕的使用,说明西夏从游牧向农耕经济的发展;第三幅图片反映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三幅图片的共同点是都反映了民族融合,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9郑燮绍兴诗云:“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文中“绍兴天子”是指()a宋神宗b宋真宗 c宋徽宗d宋高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即宋高宗,年号绍兴。联系绍兴和议,可知“绍兴天子”是宋高宗。答案:d10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宋朝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d南宋灭亡,国家统一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张以宁用“英雄已尽中原泪”来纪念他。而绍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无心统一,所以张以宁用“臣主原无北伐心”来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安。答案:c1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反映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其中的“胡尘”之“胡”是指()a党项族b契丹族 c蒙古族d女真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1127年,女真建立的金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因此“胡”指女真。答案:d12(2012湖北联考)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年)在注资治通鉴时感叹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此段材料反映了()a少数民族内迁,冲击了汉族的宗法制度b隋以后少数民族人物的成就超过汉族c民族融合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中国经济政治中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解析:史学家感叹的是,隋朝以后,山西、河北北部地区的人物成就突出,但没有与汉族相比,并认为这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工农业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级的国家管理技术。契丹人所以能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中华人而设。柏杨中国人史纲材料二后金兀术到中国,掠得中国士大夫,教之立制,定分陛,昔金人草居野处,今也城郭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材料三金帝国华化太深的现象之一是,政府中繁文缛节。一切以失败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国为蓝图,国家领导阶层唯一的工作是比赛谁更能敷衍。遇有事情,都希望由对方解决,以便失败时自己不负责任中国历代王朝将亡时必有的各种亡征,一一具备。柏杨中国人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人的迁入给契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政策有什么相同之处?两则材料表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有什么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的必然性。(4)材料三表明了怎样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材料二针对“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的塑像,带着对秦桧话题的共同兴趣,200多位南京市民积极参与了讨论。正方认为秦桧跪像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代社会,这无疑是侮辱秦桧人格以及侵犯其人权的举动,因此要理性地对待秦桧和他造成的历史事件,功过是非自有评说。反方认为奸臣就应该遗臭万年,给他塑跪像可以对历代当官者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让他们不敢做奸臣。材料三有关这一问题网上也进行了热评:网友一:主和是稳妥的做法,绍兴和议使宋金之间的战争宣告结束,开始了和平相处的新时期。网友二:岳飞军队一直处于优势,如果继续北进,收复北宋故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在这样的大好局面下,南宋政权不顾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