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创造出新儒学体系,到北宋完成“三教(儒佛道)合一”,形成理学,说明了儒家思想( )是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堆砌 与时俱进,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不断理论化和思辨化 永远不会落后历史发展的主流a、 b、 c、 d、2.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3.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 b c d4.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5.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6.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 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a. b. c. d. 7.“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8.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经济文化压抑抹杀人性9.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材料中不能反映的是a契约立国 b人民主权 c以法治国 d君主立宪 10.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1.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无法相通 d、扬西抑中 12.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13.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14.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15.有人将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比喻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三只兔子闹中华”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作用。下列关于三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c.十月革命后,三人成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d.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6.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1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8.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学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银河”型计算机诞生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a、 b、 c、 d、1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0.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b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c动摇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21.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据材料,作为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2.“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 )a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 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 致良知 2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重视道德的力量 肯定人的重要性 强调知识的作用 推崇君主权威a b c d24.“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5.“这里有贵族的沙龙,战场的格杀,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逃,地主的庄园生活构成了光怪陆离的社会万花筒,体现了作家的广博,使得作品气象万千”。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拜伦的唐璜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26.马格利特(1898-1967年)是比利时画家。他的代表作品天降描绘了一些神情古怪、头戴圆顶高帽的人物从天而降,如同漫天的雪花飘扬在城市上空,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画家对于“反常”视觉形象的酷爱。据你的理解,天降的绘画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派绘画27.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28.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29.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30.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50分。)31.(14分)民生问题是当前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利于以史为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篇材料二: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敌国之财皆吾财也。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三: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1924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目的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32.(14分)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请回答:(1)五四运动以前,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4分)(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争”中形成的思想武器是什么?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它分别形成什么主要成果?(4分)(3)20世纪90年代,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就“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了怎样的阐述?(4分)(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2分)33.(12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3分)(2)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梭伦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4分) (3)通过梭伦改革其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是否达成,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5分)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答案1.d 2.c 3.c 4.b 5.a 6.a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