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5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5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5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5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5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通过共同进化会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答案:d2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由题意可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为40%40%16%,aa个体的百分比为60%60%36%,aa个体的百分比为48%,a的基因频率为16%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为16%48%1/428%,aa个体的百分比为36%48%1/448%,aa个体的百分比为1/248%24%,a基因频率为28%1/224%40%。答案:c3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a项中,b和d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b项中,由于a1和a2的地理隔离,d和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d项中,a1中外迁群体与当地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c和d可能是一个物种。答案:b4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关于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0%、8%b80%、92%c78%、92%d92%、8%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联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5)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为遗传多样性。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基因频率(5)遗传1(2011广东高考)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选)()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解析: 突变是不定向的,超强耐药基因的获得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中获得。答案:bc2(2011海南高考)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3(2011上海高考)鸟类喙的大小和外形与食性有关。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四种地雀(见下图),其中喙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昆虫的是()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鸟的喙细长,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的昆虫。答案:c4(2011江苏高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种群数量减少易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c5(2010海南高考)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不发生_、不发生、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和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会、不会)发生改变。解析:(1)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 0.4和0.3, a基因的频率为0.40.30.5。(2)遗传平衡满足的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由于保持遗传平衡,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进行交配,若某一个体是aa的可能性为0.3,与之交配的个体必然是aa,即0.3aaaa,子代为0.3aa;同理0.3aaaa,子代为0.3aa;0.4aaaa,子代为0.4aa0.1aa,0.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