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优化方案】高二下生物电子题库 人教版 第七章知能过关演练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基因频率解析:选d。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就一定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2“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b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灭绝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解析:选a。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但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所谓有利是指这种变异性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在自然选择中,通过生存斗争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形成新的物种。因此,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始选择材料,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3(2011年高考广东卷)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选)()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解析:选b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错误;滥用抗生素时,抗生素对细菌进行自然选择,导致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可产生耐药性,b项正确;超强耐药性基因编码的金属内酰胺酶水解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c项正确;细菌没有染色体,所以d项错误。4(2010年高考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选d。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要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条件,便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因此两者方向并不一致,b项错误。冬季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能有效地抵御冻害,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并非生物的定向变异。d项中抗药性强的个体具有对农药更强的抵抗力,因此这样的个体更容易在农药环境中存活下来,其抗药性基因也将遗传给后代。5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a8% b6% c4% d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该等位基因的总数xbxb20022001600(女性每人含两个基因,男性每人含一个基因),色盲基因的总数为xb1515211136(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患者都有一个xb,而女性患者含两个xb),因此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36/600100%6%。6(2011年绵阳高二检测)下图为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1)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0?_。(2)曲线回升是通过_之间的_来实现的。(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作用,这种作用是_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_。(4)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_,_。针对这种缺点,你认为消灭害虫应采用的较好方法有(举出在生物学 中所学过的两种方法):a_,b_。答案:(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部分甲虫有抗药性(2)甲虫与杀虫剂生存斗争(3)选择定向增强(4)使害虫抗药性个体增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激素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或答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农作物)1一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可能是()a该性状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b该种群中的全体成员都是该性状的纯合子c该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解析:选a。现代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适应环境,有的不适应环境,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淘汰后者而保留前者,从而使适应环境的变异基因被保留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基因频率将不断增加,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也增加。2(2010年高考山东理综)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选d。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而不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决定的;通过自然选择,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被保存下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3(2011年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二检测)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aa(%)aa(%)aa(%)第1年304030第2年25502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解析:选b。第1年a基因的基因频率(302401)/2000.5,a基因的基因频率0.5;第2年a的基因频率(252501)/2000.5,a基因的基因频率0.5,由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得出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4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解析:选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了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5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解析:选d。与原产地相比,自然环境一定会有差异,会进行新的自然选择,从而改变性状,向新的方向进化,两者因为有了地理隔离,基因库变化不会相互影响,但是不会很快产生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般是要经过漫长的年代才能形成。6(2011年格尔木高二期末)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解析:选d。该题考查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地理隔离导致相同物种进化方向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生殖隔离,最终导致物种形成。7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观点的主要差异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解析:选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吸取现代生物学多学科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这一理论融进了基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观点。8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很多,如自然选择、突变、迁入、迁出等;只要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就会变化;只要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就在进化;变异是不定向的,并具有多害少利性,此处的“害”和“利”即指能否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进化改变的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研究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在个体中没有基因频率的说法。9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解析:选b。由于整个柱形图表示aa、aa、aa三者的比例关系,而且三者的比例之和为1,由于aa个体中繁殖成功率最高,而aa个体中繁殖成功率较低,所以会使aa的比例上升,aa个体比例大幅度下降,而aa个体变化居中。10(2011年武汉三中高二期末)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a1/88 b1/22c7/2200 d3/800解析:选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因此隐性基因频率为1/10,显性基因频率为9/10。丈夫为该病携带者可能性为,妻子必携带致病基因,该夫妇后代患色盲的几率为1/4,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1(2011年杭州二中高二检测)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其产生的方向是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解析:(1)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会使生物产生多样性,但它们都是不定向的。(2)由于每个个体含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105,而整个种群中含有的个体为107个,所以突变数目为:21041051072106个。(3)a100%100%65%,由于a与a两者基因频率之和为1,所以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5%。(4)生物进化的实质即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变异不定向的原材料(2)2106个(3)65%35%(4)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2如图为某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e、f为六个物种,请据图回答:(1)假设已知甲岛上b物种为有翅蝉,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逐渐演化成了残翅蝉e和超长翅蝉f,请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甲岛上多风的自然条件,推测甲岛上b物种演化的过程。(2)甲岛上的b物种偶尔有一次乘着季风,飞到了乙岛上居住,试分析b物种进入乙岛后可能会给乙岛上的c物种带来的影响。(3)怎样验证e和f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简述你的思路和依据。答案:(1)甲岛上b物种通过大量繁殖,产生了大量的个体,新个体中含有许多新的变异性状,其中,具有超长翅的物种f和残翅的物种e。在甲岛多风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其他的则被淘汰。(2)甲岛上的b物种到达乙岛后,可能面临以下情况:一是与c物种和谐相处,种群共同发展。二是与c物种形成竞争,并被淘汰。三是与c物种形成竞争,最终处于优势,淘汰c物种。(3)选择e、f物种的适龄雌雄个体若干,放养在一起,观察e、f物种间个体的交配或繁殖情况。若出现e、f个体间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可育,则说明e、f为不同物种。依据是不同物种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生殖隔离。13(创新探究)在生产中人们发现,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害虫时,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即害虫群体抗药性越来越强。为探究害虫群体抗药性的增强,是否是农药对害虫选择的结果,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材料用具:家蝇若干,一定浓度的敌敌畏、相同培养瓶若干(提示:群体抗药性的强弱可用死亡率代表,死亡率高则抗药性弱)方法步骤:(1)将家蝇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雌雄混养、自由交配,使其繁殖到第10代,作为_。(2)乙组家蝇也是雌雄混养、自由交配,繁殖出第一代后,对第一代的家蝇用_进行处理,保留存活的雌雄个体,再把它们混合培养繁殖出第二代后,对第二代再用_处理,保留存活的雌雄个体,如此重复进行下去,直至得到第_代家蝇。(3)用_敌敌畏分别处理甲、乙两组的_家蝇,统计比较两者的_。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1)_,则说明害虫群体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2)_。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站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扶贫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
- 儿童学宪法题库及答案
- 法律基础自考试题及答案
- 碳酸泉温泉管理办法
- 2025年聚碳酸酯原料双酚A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三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 2025三门县国企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颈椎科普小知识
- 川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5-2030红色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四川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人工智慧和配送服务融合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弓箭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