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嘴李翠莲形象新论刘玉红(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10)摘 要:快嘴李翠莲这一形象,以往多理解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从语用学原理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分析入手可以看出:李翠莲有意打破言语交际的两个原则,要求个性解放,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她必不为社会所容,因为她的行为逸出了历史发展所要求的人际交往的正常轨道。正是由于个性的片面发展与共性制约这一矛盾,出现悲剧结局便不可避免。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个性;共性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快嘴李翠莲记原刊于明代钱塘人洪楩所编印的“六十家小说”(原书已佚,后辑为清平山堂话本1),是宋元话本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塑造了一个“年方二八”、“口快如刀”的员外小姐李翠莲形象,叙述她在出嫁前后,一系列“打先生、骂媒人、触夫主、毁公婆”,最后被休回家,又不为娘家所容,只好发愿“剃了头发做师姑”的故事。对于李翠莲这一形象的分析,历来论者多视之为封建礼教的逆者。如屈育德试论快嘴李翠莲记一文便认为李翠莲乃一敢于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妇女典型,并将其思想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记得几个古贤人:张良、蒯文通说话,陆贾、萧何快调文,子建、杨修也不亚,苏秦、张仪说六国,吴晏、管仲说五霸,六计陈平、李佐车,十二甘罗并子夏。这些古人能说话,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她出嫁前的祝祷“不上三年之内,死得一家干净,家财都是我掌管,那时翠莲快活几年”等这类不尽人情的言辞,论者则以为该小说开头已说明本文创作目的是“单取人前一笑声”,是作者加上的噱头。2啸马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审美论也认为翠莲身上有“鲜明的逆反色调,表现出妇女争取人格独立的自主精神”,她是“怀着强烈的自尊与自信,摒弃了屈从丈夫的依附意识去组织家庭生活的”,嫁前祝祷“不上三年之内,死得一家干净”这种种“基于现世生活享受欲望和不受压制的平等观念,是李翠莲性格的核心,也赋予了她向封建思想挑战的勇气。”3几部中国文学史也都将翠莲这一形象定格为封建礼教的叛逆典型。然而细读作品,我们不能不对这一形象的倾向性感到疑惑。主人公的确不愧是“口快如刀”、“出口成章”,在要求妇女柔顺沉默的封建社会里,她敢于冲破时代的禁忌,充分表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她身上,充满了一种反抗精神。然而我们也看到,其反抗似乎走得过于远了些,不仅在言辞上丝毫不让步,处处呈强,当她说的她说,不当她说的她也说,甚至蛮不讲理,动辄骂人,大打出手。随时随地,原本好好的一桩事,只要经她口出,即变了味,令听者生气难堪。这些细节大大损害了主人公反封建的思想高度,令人困惑不已。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对这篇作品重新审视,就会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二语言反映个性,个性决定语言。让我们先对李翠莲的言语行为作一分析。语用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以此二原则返观快嘴李翠莲记,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正是有意让主人公时时违背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故事情节来。翠莲的形象之所以令人感到困惑不解,正是由于她总是打破常规,言谈从不遵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下面我们先看她是如何违背“合作原则”的。首先,量的准则。翠莲说话从不遵守量的准则,尤其不遵守“所说的话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作品一开头就介绍她“姿容出众,女红针指,书史百家,无所不通”,什么都好,“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父母深知其禀性,因而在她出嫁前夕深为忧虑,提心她“到人家多言多语,失了礼节,公婆人人不欢喜,被人笑耻”,正准备嘱咐她一番,没料到她竟先走到父母跟前说了一大通,始终改不了多言多语的毛病,正如其父母所料,这一缺点最终还是给她惹下了大祸。其次,质的准则。翠莲说话常常是根据不足甚至有意说假话。如出嫁前夜,她走到哥嫂门前高叫:“哥哥嫂嫂休推醉,思量你们忒没意。我是你的亲妹妹,止有今晚在家中。亏你两口下着得,诸般事儿都不理”一开口就埋怨哥嫂不帮她做事,哥哥告诉她:“你自先去安歇,明日早起。凡百事,我自和你嫂嫂收拾打点。”于是她去睡觉,哥嫂二人替她收拾打点。可第二天一早,翠莲又走到哥嫂门前大叫一通:“哥哥嫂嫂你不小,我今在家时候少。算来也用起个早,如何睡到天大晓”这一通不问是非的话,使得“哥嫂两个忍气吞声,前后俱收拾停当”。还未出嫁,翠莲多嘴多舌的毛病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出嫁三天后,终于被夫家所休,可是翠莲毫无悔改之意,临去之前还振振有辞地为自己申辩,说自己“不曾殴公婆,不曾骂亲眷,不曾欺丈夫,不曾打良善”一席话,将连日来“打先生、骂媒人、触夫主、毁公婆”等恶劣行径一笔勾销。她说话显然无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再次,关系准则。出嫁到夫家的路上,媒婆吩咐她:“小娘子,你到公婆门首,千万不要开口。”这是叫她不要开口说话。“不多时,车马一到张家前门且说媒人婆拿着一碗饭,叫道:小娘子,开口接饭。只见翠莲在轿中大怒,便道:老泼狗,老泼狗,叫我闭口又开口,又不曾吃早酒,嚼舌嚼黄胡张口莫怪我今骂得丑,真是白面老母狗!”媒婆这里所说的“开口接饭”乃是宋元婚俗中的一道程序,翠莲这样一个“书史百家,无所不通”的员外小姐对当世风俗不可能不知,可她却故意将两个“开口”等同,违背了说话须有关联的关系准则,大放厥词,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来。最后,方式准则。方式准则要求之一是说话要简练,可翠莲总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该她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如出嫁那天清早,父母睡醒来问她是什么时候了,天晴还是下雨,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她却罗里罗嗦地说了一大串:“爹慢起,娘慢起,不知天晴是下雨。更不闻,鸡不语,街坊寂静无人语。只听得,隔壁白嫂起来磨豆腐,对门黄公舂糕米。若非四更时,便是五更矣”这样的例子通篇皆有,不烦多举。如果说对“合作原则”的违背造成了翠莲多嘴多舌的性格,并最终使之遭致不幸的话,那么,对“礼貌原则”的违背更令人无法容忍,从而也就进一步促成了她的不幸。下面我们来看她是怎样违背这一原则的。一、得体准则。这一准则要求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可是翠莲说话从来无所顾忌,根本不在乎听者的感受。如举行结婚仪式时,她本向西而立,先生说今日福禄喜神在东,请她转身向东,惹她不耐烦,开口就是一串埋怨之辞:“才向东来又向西,休将新妇便牵笼,转来转去无定相,恼得心头火气冲”甚至说出了极不得体的话:“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这种话语咋不得罪公婆?二、慷慨准则。慷慨准则要求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然而翠莲说话却是尽量使自己多得益,少吃亏。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出嫁前夕她在祖宗面前发下的极端自私的誓愿:“不上三年之内,死得一家干净,家财都是我掌管,那时翠莲快活几年。”三、赞誉准则。它要求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翠莲说话却恰恰相反,总是一有机会就贬损他人。她数落哥嫂不帮她收拾嫁妆,骂媒人是“老母狗”,说“公婆性儿又莽撞”,骂丈夫“堪笑乔才你好差,端的是个野庄家”,又怨“阿伯三个鼻子管”、小姑“你好不贤良”话本中人物,没有一个不被她骂过或数落过。四、谦逊准则。翠莲太不谦逊,自吹自擂是她的一大嗜好,如公公让她烧盅茶吃,她出来以后就是一大套:“公吃茶,婆吃茶,伯伯姆姆来吃茶。此茶唤作阿婆茶,名实虽村趣味佳。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柤”分明是在自夸。至于出嫁前在家里说的一番话:“女儿不是夸伶俐,从小生得有志气。编得纱,绩得苎,能裁能补能绣刺”等就更不用说了。五、一致准则及同情准则。翠莲自己说话刻薄,却丝毫受不得别人的气,出嫁第三日,大伯被她话语相激,说了声“去告诉她那老虔婆知道”,她便不依不饶,威胁道:“亲家不曾惹着你,如何骂她老虔婆?等我满月回门去,到家告诉我哥哥。我哥性儿烈如火,那时叫你认得我。巴掌拳头一齐上,着你旱地乌龟没处躲!”姆姆出来相劝,道声“好鞋不踏臭粪”,她便以死相胁:“左右百岁也要死,和你两个做一做。我若有些长和短,阎罗殿前也不放过!”小姑实在看不过去,便要母亲出来主持公道,她于是又将矛头指向小姑,道:“小姑你好不贤良,便去房中唆调娘。若是婆婆打杀我,活捉你去见阎王。”全家大小,几乎被她得罪遍了。翠莲就是这样不懂得建立统一战线,这怎能不引起众人对她产生反感呢?诸如此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违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例子通篇皆是,充塞了话本故事情节发展的每一环节。由此,我们也就真正明白了翠莲的个性。从翠莲这些出格的言行中,我们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反封建的正面形象。的确,她身上具有强烈的反抗性,但与其说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还不如说是她在言语交际中具有违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性格特征。众所周知,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离开了这些原则,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言语交际活动。话本中翠莲那些出格的言语行为,有许多即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不会为人们所容忍。因此,我们认为,翠莲“口快如刀”,敢于抨击一切人物的过激言语行为并不是出于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违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已成为翠莲性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话本作者正是抓住她这一性格特征,有意使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违背交往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行为,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故事情节,并最终导致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三从翠莲的言语行为可以看出她的个性。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可以说是社会的共性,而翠莲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系列行为却是要将这些原则打破,因而可谓是人的自由个性。共性与个性是什么关系?共性包含了个性,但只是包含了个性的共同本质,即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即两个原则是由组成社会的人约定俗成的。从这个关系来说,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的共性,是对人的普遍本性的规定,尤其是对人际交往关系的规定。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学说,生产形式的进步与人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社会对人际交往关系的规定,对个体的人来说,构成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象化客体,并对个体的人起着客观的历史强制作用。不必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李翠莲对两个原则的打破是其张扬人的自由个性、要求个性解放的表现方式,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这样的表述:“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4(P18)请注意,“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因此,我们必须把李翠莲的行为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又,这儿加进了“交往状况”,这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的自由个性及其发展程度,是人类争取自身解放的标志之一。个体发展的自由度,不论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历史的。从一个方面来说,整体的人类的历史进步,通过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取得的自由程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个体的人的自由度,为整体的人类的实践水平所限制。这里存在着一个为历史进步要求的辩证矛盾。5李翠莲要求个性解放,但当时的历史决定了她必不为社会所容(甚至包括今天的社会),因为她的行为逸出了历史发展所要求的人际交往的正常轨道。可以不受约束地张扬个性的时代远远没有到来。正是由于个性与共性的矛盾,悲剧结局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因此,对于快嘴李翠莲这一形象,我们既要看到她要求个性解放的一面,又要看到她片面发展个性、逸出社会共性的一面。再强调一下,我们对于李翠莲这一形象的重新阐释,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人的自由个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也是历史的、发展的。也就是说,对于人的自由个性的原始丰富形态,既要给予肯定,又要给予历史的扬弃。同样,对于人的自由个性的片面发展形态,也要给予历史的肯定和历史的扬弃。如果我们离开了历史发展对人际交往所提出的原则,来侈谈人和自由个性及其解放,来谈李翠莲所谓反封建的高度或进步,只能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情感性满足,而不是对这一形象的理性观照。注释: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逻辑与会话一书中指出:为使谈话能顺利进行,人们必须尊守“合作原则”。这一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为方便下文分析,兹一一列出):A 量的准则: 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B质的准则: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C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练(避免罗嗦);d井井有条。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G)效法格赖斯划分合作原则范畴,对“礼貌原则”也划分出六类,每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准则:A得体准则: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让别人得益。B慷慨准则:a尽量少使自己得益;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C赞誉准则: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D谦逊准则: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自己。E一致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F同情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详见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74-111页。翠莲是话本小说中的人物,由于通俗文学的功能之一是娱乐,因此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话本开头已经说到,是“单取人前一笑声”,正因为如此,作者就让翠莲不停地违背两项原则,从而塑造了一介典型的“口快如刀”的文学形象作者的出发点也并不是要塑造一个反封建形象,翠莲实际上也达不到这一高度。参考文献1洪 楩清平山堂话本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2屈育德试论快嘴李翠莲记A.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鉴赏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3啸 马中国古典小人物审美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杨 霞历史进步与人的解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Analysis of the Figure of Li Cui-lian from the Point of PragmaticsLIU Yu-hong(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为什么中国大量使用自行车11篇
- 我的朋友250字7篇
- 流浪地球观后感3550字10篇
- 纪检办案经验课件
- 早癌筛查教学课件
- 企业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模板
- 庐山谣的文化内涵与自然美景:高二语文课文深度解读教案
- 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竞赛》教案
-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8篇范文
- 纪念刘和君课件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设计
- DL∕T 1721-2017 电力电缆线路沿线土壤热阻系数测量方法
- YYT 0660-2008 外科植入物用聚醚醚酮(PEEK)聚合物的标准规范
-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 玉米运输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版)
- 异常工况安全处置管理制度(根据导则编写)
- MTT 386-2011 煤矿用电缆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非正式版)
- 食堂培训卫生防疫课件大纲
- 2024年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单片机的看门狗
- 外贸委托付款协议书WORD模板(中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