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课练.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课练.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课练.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课练.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课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课练(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 禅让制的结束 b商王朝的发展 c 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2、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它们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3、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建立了秦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利于郡县制度的推行a b c d4、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 太尉 b廷尉 c 丞相 d御使大夫5、汉武帝以后,汉朝刺使的主要职能有( )a 监察地方高官 b 管理地方行政事务c 举荐官吏候选人 d 征收地方赋税6、汉初实行的治国措施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甚至尖锐对抗的是( )a 休养生息政策 b 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d 对匈奴的“和亲”政策7、我国古代设置过的地方行政区中,州、道系由监察区演变而来。最初设置州道为监察区的两个王朝分别是( )a隋朝、南宋 b 东汉、北宋 c 元朝、明朝 d西汉 、唐朝8、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 集中军权 b 集中行政权 c 集中财权 d 集中司法权9、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 )a 陕西 b 湖北 c 河北 d 河南10、“廷寄”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机构行政运作的重要制度,该制度始自( )a明太祖 b明宣宗 c康熙帝d 雍正帝11、下列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 d 三司制二、材料分析:12、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问题:材料一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会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13、秦朝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代替其他文字c 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 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14、秦朝统一后,为革除东周以来的政治弊端所采取的重要决策是()a 建立皇帝制度 b 确立三公九卿制 c 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d 用法家思想治国15、下列各项中,揭示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a 官僚机构不断膨胀 b 皇帝专权达到顶峰c 官场腐败之风盛行 d 君臣关系变成主奴关系16、辽朝“因俗而治”,指的是实行( )a郡县、王国并行体制 b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c 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制 d 北面官、南面官行政体制历史具有继承性,各个王朝在时间上虽有先后,但相互之间存在许多内在联系。17、西汉与秦朝有直接继承关系的重要制度是()a 地方监察制度 b 地方行政制度 c 选官制度 d 户籍制度18、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a 强化君主专制 b 减少决策失误 c 提高行政效率 d 笼络科举世子19、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 设立特务机构 b 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利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官制度20、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设三司”a b c d21、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检察职能的是()秦朝的御使大夫 两汉的刺使 北宋的通判 清朝的军机处a b c d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开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扰,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北宋初期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并分析其背景和利弊。23、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书扬尚希传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福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署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侯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包拯奏报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比已增加一倍,为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加到2.25万人,官民比为1:2613;清康熙初年时,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比已高达1:911。江淮论坛1982.2问题:据以上材料概括历史现象。材料二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则材料反映的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24、皇权至上,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请回答:隋唐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明清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又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25、有人认为:中华帝国中央集权及其官僚结构,从秦汉历经隋唐宋,而及于明清这三个历史阶段,几乎系于一根脉络,它是破除了先秦封建制而建立起来的。你对这一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史实简单说明你的观点。2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从秦到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逐步走向顶峰。我国现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与专制主义有什么样的区别?请了解我国现行政治制度,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并考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可借鉴之处。参考答案1 d 2 c 3 b 4 c 5 a 6 c 7 d 8 a 9 c 10 d 11b 12、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制无关。指西汉初年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王国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甚至爆发了“七王之乱”。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夺王国封地爵位,分散其力量使其无法对抗中央。13 b 14 c 15 b 16 d 17 b 18 a 19 b 20 d 21 d22、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 背景:前代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导致社会动乱。 利弊: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使得机构重叠,财政拮据,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连连失利。23、政权官吏日见增多。材料二发生在北宋时期。宋太祖建国后为了削夺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改派文官管理地方,地方设路、州、县三级制。在中央,为了削弱宰相职权,以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以三司分割财权。另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政机构。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巩固皇权。危害:官民比例过高,加重人民负担。教训:改革同时应该注意精兵简政。24、隋朝时以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