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25分)1、空气是气体有 ( 占据空间 )、( 有质量 )、( 有流动性 )、( 可以被压缩 )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 轻 );热空气会( 上升 ) ,冷空气会( 下降 )。4、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 热空气上水道原理制成的 )的原理制成的。5、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风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 氧气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氮气 ) ,大约占空气体积( 78 %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 氮气 )、( 氧气 )和少量的(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等。9、(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0、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制作( 灭火器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 污染了 )了。12、森林有( 氧气制造厂)( 天然空调器)( 绿色蓄水)( 空气净化)等美誉。二、判断题。(30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2、空气很轻,但可以占据空间。 (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4、空气和水都可以被压缩。 (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6、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 )8、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9、空气污染只对人有害,不危害其他的生命。 ( )10、早晨大雾弥漫时最好不要到室外锻炼。 ( )三、选择题。(15分)1、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C )。A、窗边 B、地面上 C、天花板上 D、门口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A )。A、孔明灯 B、竹蜻蜓 C、风筝 D、氢气球3、( B )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A、醋和铁 B、小苏打和醋 C、水和小苏打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D )。 A、篮球 B、空气枪 C、轮胎 D、热气球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罐上有小水珠,那是因为空气中有( D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三、问答题。(30分)1、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答: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 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人类可以为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答:(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30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2、( 温度计 )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先快后慢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 高温 )处向( 低温 )处传递。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 对流 )的方式传递的。太阳光的热是靠( 辐射 )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传导 )、( 对流 )、( 辐射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7、糖受热会熔化成( 液体 ),冷却后又会结成( 固体 )。8、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膨胀 );冷却时,体积会( 收缩 ),这种性质叫做( 热胀冷缩 )。、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态 )、( 体积 )。10、水和沙子相比,( 沙子 )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 快 ),散热也( 快 )。12、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气体 )形态的( 水 ),这种现( 蒸发 )。13、水蒸气遇( 冷 )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14、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原理做成的。15、( 云 )、( 雾 )、( 雨 )、( 露 )、( 霜 )、( 雪 )、( 冰 )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二、判断。(16分)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错 )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错 )7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8、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三、选择题。(24分)1、深色物体升温 ( (1) ),降温 ( (1) );浅色物体升温 ( (2) ),降温( (2) )。(1)快 (2)慢2水( (1) )变成水蒸气,( (2) )变成冰。水蒸气( (2) )变成水或冰。冰( (1) )变成水或水蒸气。(1)受热 (2)受冷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 (1) )(1)变大 (2)变小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 (1) )。(1)热水 (2)冷水5、( (1) )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1)黑 (2)白6、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 (2) )的热胀冷缩。(1)固体 (2)气体 (3)液体四、问答题:(30分)1、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2、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3、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46分)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声音能在( )、( )、( )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3、声音可以向( )传播。4、声音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 ),最慢是( )。5、耳廓有( )的作用,鼓膜有( )的作用。6、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 )鼓膜( )耳蜗( )大脑。7、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是( ),它和( )、( )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8、声音的强弱叫做( ),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9、声音的高低叫做( ),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10、振动物体的长短、( )、( )会影响声音的高低。二、选择题。(20分)1、说话声音的大小是( )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 )。A、音量 B、音调 C、高 D、强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快。A、空气 B、水 C、钢铁 四、连线题(18分)。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 听神经 收集声波( ) 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 ( )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 ) 耳廓 传递振动( ) 鼓膜 传送声波( ) 听小骨 产生振动五、问答题。(16分)1、用那些办法可以使保鲜袋发出声音?(4分) 答:( ) 2、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声音高低的认识。(6分)(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2)、弹松弛的橡皮筋,我发现(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 3、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6分)答:( )一轮月牙 一弯月牙 一块面包 一颗星星 一个影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题 (9)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一、填空题。(45分)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 )( )和( ) 。足 足字旁(跳 跑) 亻单人旁(休 体 何)2、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 ),它是一种( ),可以改变食品的( )和 ( )。3、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 ( )和 ( ),要多吃 ( )食品,少食( )食品等。4、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和( )期。一( 座 )房 一(个 )苹果 一(片 )树叶 一(群)鸭子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 )、( )、( ) 三种指纹。6、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 )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 )方式使食物前进的。情(亲情)(友情)(爱情)(热情)(情意)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8、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 ),但不能多吃。9、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 )变成糖的缘故。10、排序和分类是( )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 )或 (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 )设计了“ ( )”给生物分类。二、判断题。(20分)兴冲冲 红润润 懒洋洋 慢吞吞 静悄悄(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 )刂 立刀旁(别 剑 到) 灬 四点底(热 熟)(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 )三、看图、填图。(35分)1、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器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